姚平锋
如何有效开展新时期的高中德育,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与探索的问题。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余姚二中”)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汲取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 学校之中,唯以成德为事”等教育思想,开展以“成德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实践研究。此次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自觉行善去恶,最终成就君子之品,成为智慧之人。
“成德”铸魂
“立君子品、做智慧人”的育人目标
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高中学段总体要求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我们提炼王阳明教育思想中的相关论述,结合学校理念,确立了“立君子品、做智慧人”的育人目标。
立君子品。我们强调“做人比读书更重要”,强调学校教育的“价值观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立君子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追求和思想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具体呈现。让学生有“君子”之品,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做智慧人。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上的价值追求。人的智慧是快乐的源泉,智慧越发达,人生就会获得越大的满足。我们认为,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主要的是让他们练就智慧。因此,学校教育目标强调“有思想、敢创新、会创造”,从而使学生跟上时代的脚步,拥有幸福的人生。
“成德”融景
“良知生长、明理养性”的育人氛围
王阳明提出“在在处处是道场”的观点并重视社会教化,认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渗透着道德规范,可与内心的“良知”彼此照应。因此我们认为应充分利用学校环境的教育功能,营造具有学校特色和地域传统的校园环境,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校园整体规划上,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学校校训、阳明先生经典语录、“和文化”等,以“字、廊、石、亭、池、场”等载体进行展示。学生可以在校园中感受校园文化和人文气息,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局部功能区规划上,我们根据校园各功能区的划分,分别在食堂、寝室、教室、体艺馆、宣传廊等区块,布局不同的文化环境,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对班级、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体现学校关注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办学思路,彰显阳明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原则。
“成德”入行
“学问思辨、事上磨炼”的育人行动
为了凸显阳明教育宗旨,在学校德育活动内容上,我们强调既要有“开其知觉”的道德认识、“调理性情”的道德情感,还要有“发其志意”的道德意志、“导之习礼”的道德行为。经过学、问、思、辨、行等相互联系的各个阶段,将知、情、意、信外化为行动,使学校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学育情,以情促行
学校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宣传、礼仪教育等各种认知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促进良知的生长,把社会的“知”内化为个体的“知”,激发学生自身情感,促进认知发展,并将之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精心组织成德讲堂,丰富道德认知。学校通过开设成德讲堂,分年级、分学期细化主题,帮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形成关于道德规律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树立正向的三观,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传承优秀礼仪文化,培育道德情感。学校注重对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借助开学典礼、成人仪式、教师节庆祝活动等契机,让学生在仪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使其转化为自身的生长力。
●以思强意,以意促行
意志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推进器。通过静处体悟、省察克治,促使学生践行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从而提升其能力和素养,保障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学校还通过开展励志教育,让学生学会内省自我,通过“克己”“修身”,形成强大的道德意志品质,并不断深化。
励志教育,推动自省躬行。学校通过朗读励志信、填写成长记录册、召开主题班会等“三大步”体验活动,推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实施道德行为。
激情跑操,锤炼顽强意志。这一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强化学生体质,增强班级凝聚力,展示学生的青春风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设静心室(地),催生内在动力。王阳明推崇“静处体悟”,即让人抛开一切思虑杂念,体认本心。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学生放下杂念,全身心地学习和体悟,进一步认识自我、反观内省、完善自我、提升素养。学校充分利用资源,在心理辅导中心、学生服务处、校园花园,分别设置了宣泄室、静心室、静心池,让学生能够在焦虑、迷茫、情绪激动时,沉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做到有所想、有所获。
●以辩固知,以知促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代德育工作的需要。培养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会学习、会生活、有责任感、会创新的学生是未来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根据新课标要求,议题教学成为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教学方式,应贯穿于思政教学的全过程。如在高中思政课中,教师通过开展议题式教学,以“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探讨“深刻的道理”,无论是对学生个性发展,还是育人方式、育人价值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行育人,以心导行
研学体验,培育家国情怀。学校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研学体验活动,包括红色文化之旅、军事训练等。
生涯规划,设计美好人生。学校结合当下新高考改革方案,努力帮助学生确立未来的职业理想和当下的发展目标,努力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自我发展的教育。在学生选课指导、生涯规划常规课程的开发和开设、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缤纷社团,展现多元个性。学校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利于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
“成德”成人
“贵于改过、多元发展”的育人评价
我们把“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省察克治”“贵于改过”作为考核评价的具体考量,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内涵,形成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并根据“立君子品、做智慧人”育人目标定位,从家国情怀、诚信友善、自信自强、责任担当四个维度出发,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倡导过程性评价,凸显学生纵向发展。学校在评价中始终强调个体纵向比较,留下学生成长的痕迹,将常态评价、分解评价、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记录学生的个体成长。如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纵向评价的方法,记录学习成长的进步和不足,促成学生各方面的提升。又如,在生涯规划手册、励志成长册的使用上,让学生先规划整体人生目标,再分阶段总结反馈,进行及时修正,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重表现性评价,提供学生发展动力。学校制定多层级评价标准,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学校随时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努力与进步给予激励性评价。此外,我们还引导学生参加文化艺术节、组织社团活动、参加表演大赛等,为学生搭建展现个性的平台,助推学生成长。这些日常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又将成为期末评语的素材,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有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通过实践,余姚二中构建了一套具有实操意义的普通高中德育实践范式, 通过“铸魂、融景、入行、成人”四个路径,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特色性发展,提高了德育工作有效性;促进学生优秀品质形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实现多元发展;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积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队伍水平;社会关注度与学校影响力也不断提升,荣获首批宁波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作者系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王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