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靖娜 许琳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围绕全面提升学校美育品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瀍河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把版画艺术引入课堂,打造了“非遗进校园,一校一特色”的教育特色。
版画是造型艺术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人民大众无比丰富的情趣理念和审美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瀍河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把版画艺术引入学校、引入课堂,把版画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艺术与人文素养。
课程背景。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创办于1989年,现有25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近70名教师。学校在“以人育人,以生命润泽生命”办学思想的引领下,践行“和美育人,奠基一生”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让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的办学目标,不断加强文化创新,努力形成多元、特色、灵活、开放的办学格局。
版画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点特色。2018年7月,学校与洛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达成教学实践合作协议,建立高校与小学的教学互动模式。从此,版画在学校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近版画、学习版画、爱上版画,创作出了一幅幅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作品。2019年6月,学校在洛阳市美术馆举办“有板有眼”版画展,开创了瀍河区美术教育发展史上的先河。2020年9月,河南省版画艺委会第九届版画展在学校举行,来自河南省的版画专家亲临指导,把学校的版画课程带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课程理念。围绕学校“和美”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构建和乐课程体系。在“乐学乐做 快乐成长”的课程理念下,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培养会做人、乐学习、强体魄、能审美、爱劳动、勇创新的和美少年,围绕“能審美”的目标开设了版画课程。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四大性质: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和愉悦性。美术教育强调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探究习惯。版画因其独特的艺术性、趣味性和工艺性,成为最适合开展美术基础教育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版画过程中经历画、刻、印三大制作过程,能充分激发对绘画的兴趣,提高审美认知能力。
课程目标。版画的创作主要有三道工序:确定画稿、制作画版和作品印制。整个过程从画面创作到作品印制,学生可创设自己希望表现的画面,在经历三个富有变化的阶段后,体验版画印制后的成就感。在这种创造力得到展现和取得直接效果的前提下,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潜力得到挖掘。版画教学过程富有游戏意味,能满足学生的游戏心理,让学生学得快乐轻松。
通过版画教学,学生在体验版画实践乐趣、锻炼动手制作能力的同时,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力将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版画的学习创作中,可以了解自己的家乡,更加热爱家乡的文化。以洛阳地域文化为特色,把洛阳优秀的历史文化引入版画教学之中,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课程效果。通过开展版画教学,学校进一步创设了高品位的版画艺术氛围。学校建成了两间版画教室,开辟了一条版画长廊,打造了“有板有眼”版画美术馆,为版画的教与学提供了硬件支撑。
学校进一步开展了版画教学的实践与探究。在版画教学开展中,落实好“三个一”,即每周一次的版画社团活动,每月一次的版画教研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的学生版画作品展。学校加强对版画课程的开发,研发了“有板有眼”版画校本课程。
为进一步探索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学校与河南省知名版画专家结缘,定期邀请专家到校为学生授课,给予学生面对面的指导,搭建了师生与专家的版画交流平台。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姜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