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习作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1-07-20 16:32程嘉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开展活动观察生活

程嘉

摘  要:本论文提出了小学高段习作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改编任务,联系生活;开展活动,丰富感受。

关键词:习作生活化;观察生活;改编任务;开展活动

关于写作现象,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在其《关于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老师在指导写作时,通常遇到的其实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学生不愿意甚至害怕写作,他们没有写作的欲望,把写作看作是外加的负担;二是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即写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三是怎么写。”

究其原因,就是现在的教材里的习作任务,大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都存在一定的距离,有些甚至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于是,导致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要么写出的内容缺乏真情实感,干巴巴的,要么假话连篇。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的习作素材不是空想的,它来源于生活,所以,习作要有素材,必须要学会观察生活,要留心身边的人、事、物,要调动一切感官去观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最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观察后,还要养成用日记去记录的习惯,去积累习作素材。面对习作任务时,就可以通过相关的日记去回忆,去寻找写作素材。这样写的文章才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比如:当学生在日记里记录了自己的游览过程后,教材里要求写“游览风景名胜”这个作文时,他就可以先看看自己的日记,再根据日记慢慢回忆起整个游览过程。写作时,学生就不至于没有写的内容,也不至于写不出真情实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动人心灵的宝藏,抒真情实感,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真正的源泉。

二、改编任务,联系生活

教材里的习作任务,有的脱离生活,有的内容太宽泛,老师不好指导,学生也不好写。于是,教师要联系生活,对习作任务进行改编。内容宽泛的,缩小范围;脱离生活的,联系生活。

三、开展活动,丰富感受

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同时有目的地指导,能丰富学生的感受,从而写出独特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比如每年学校都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上,学生们对“拔河”比赛是最感兴趣的。在比赛之前,教师就要求学生在比赛时,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感受。比赛后,教师先组织学生交流:让啦啦队的学生谈谈自己观察到的,以及这次比赛的感受;让运动员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大家丰富了感受。最后,教师让学生把这次活动写下来。这样的写作自然真实,学生们自然能把比赛时双方运动员的动作、表情,啦啦队的情绪、场面等描绘得栩栩如生。

让習作生活化,让学生的习作联系生活实际,让它自始至终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让学生不再拒绝写作,让学生可以愉快而自由地写作,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感情,让习作教学变得轻松、有趣、其乐无穷。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对话与发现——中小学写作教育断想[J]. 教师之友,2003(02):8-21.

[2]仲锦宇. 中小学跨学科写作教学的新探索[J]. 新智慧,2020(16):128.

猜你喜欢
开展活动观察生活
基于云服务下微课、微信公众平台促进综实物理教师开展活动的转变
语文,怎样才能吸引你?
如何改变山区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现状
浅谈小学数学日记
浅谈低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试论作文素材的积累和整合
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推动物业服务创品牌
试论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