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级英语故事板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20 13:58董淑萍
考试周刊 2021年50期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应用研究思维导图

董淑萍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小学英语故事板块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小学中年级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其具有好奇心强以及想象力丰富等明显特点,采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利用线条以及图画来形成一种发散式的结构,使得英语知识中的抽象思维以及形象思维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稳步提升英语故事板块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因此,文章首先对思维导图以及故事板块教学的基本概述加以明确;其次,对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级英语故事板块教学中的作用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级英语故事板块教学中主要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中年级;英语故事板块教学;应用研究

一、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部分小学生在进入中年级后,其在英语故事板块的复述方面较为困难,并且还有着很快的遗忘速度,这就给小学中年级英语故事板块教学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采用思维导图方式可以更好地将那些零散的知识有效结合到一起,使得那些放射型的思维过程以及思维结果能够转变为一种可视化的工具,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能力以及高级思维技能,稳步提升小学中年级英语故事板块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二、 思维导图以及故事板块教学的基本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述

思维导图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思维工具,其主要就是以层级作为基础所在进一步展开的,从主要的一级主体出发,展开了多种分支,并借助图形、色彩以及关键词等,将抽象的思维痕迹转变为可视化的图像结构,利用人体大脑之中的语言来更好地思考问题,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出大脑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高级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构建能力。通常情况下,思维导图就是将核心的主题概念放置在圆圈等符号之中,并将其与主题概念更好地连接在一起,在具体的连接线上标注好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思维导图的主要图表结构当中,具体包括连接词、节点以及连线这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的连接词是对节点之间关联性进行表达的文字标注内容;节点则是在方框或是圆圈之中的基本概念;连线所表示的就是不同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而借助思维导图所展开的教学,具备显著的演绎性特征,运用了左脑词语、数字、逻辑以及右脑的空间意识、色彩、符号等,能够为不同的知识构造提出完全不同的视觉表征。而思维导图的主要分类,主要有循环图、T形表、蛛状图、鱼骨图以及故事板等。

(二)故事板块教学的基本概述

故事板块教学就是利用故事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从根本上实现句不离偏、词不离句的目标,在听取故事的过程中同时听取英语,讲故事的同时讲英语,更好地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顾名思义,故事板块教学就是将故事作为主要的素材,并将故事内容的呈现、评价以及分析作为载体。而在小学英语的故事板块教学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就是在各单元学习内容的开篇部位将图文加以结合,进一步呈现出单元的新知识,也就是基于故事所展开的教学;其次就是将那些具有趣味性特征的故事置于单元的结束部位,将其作为单元知识的补充以及巩固,这种方式也被称作故事阅读教学。因此,在小学中年级的英语故事板块教学中,就要将故事作为主要载体,更好地呈现出单元内容以及学习要点,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理解故事,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 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级英语故事板块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升数据信息的获取能力,激发出学生的联想能力

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其在本质上就是在一个单一文本中提取数据信息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合理地将这一过程进行展示,为学生提供出一个在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案例,并及时观摩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深入分析所用故事材料中的逻辑关系以及核心概念,稳步提升學生自身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另外,思维导图还可以将那些较为零散的观点以及智慧更好地融合成一个系统,使得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联想,充分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二)突出重点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一方面,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英语故事板块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小学生自身的精力集中在那些关键的知识点之中,防止在那些无关紧要的教学内容中浪费时间,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重点知识;另一方面,思维导图还可以通过有效的概念意义以及概念框架的建立,进一步形成一种强有力的识记工具,为后续各项教学内容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改善信息加工方式,强化学生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其主要就是根据英语教师对于课文内部逻辑关系所进行的一种判断。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最为基本的呈现方式就是板书,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能够更好地向学生展现出其中蕴含的逻辑关系,并且学生在这种构建思维导图的阶段中,也深入体现出了自身主动化、个性化的数据信息加工过程以及知识构建过程。

(四)促进学生对故事的深刻理解

在小学英语故事板块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采用思维导图后,可以更好地将英语故事板块教学中那些较为复杂的知识内容详细划分为多个便于理解记忆的小板块,稳步提升学生自身的记忆能力。除此之外,思维导图的运用还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实际英语表达中更好地突破那些难点内容,从而获得更加优异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 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级英语故事板块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措施

(一)生长式思维导图的运用

生长式思维导图,其主要就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知识形态的绘制方式。举例说明,在小学中年级英语故事板块教学中,在对animal这类单词的教授过程中,最开始为animals on the farm,而则后是animals in the zoo,这些在本质上都属于land之中的动物,再到更高年级之中的animals in the wild,可以明显看出其呈现出一种层层拓展的状态。同时,这种生长式思维导图,还可以详细划分为片状生长以及点状生长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中的片状生长在中年级英语故事板块教学中更加适用,其在点状生长的基础之上,内部的主题词也在逐渐增加,并且在性质方面也从原本的词汇向着句式以及短语的方向发展,能够更加完整地呈现出英语故事板块的相关性以及联系性。例如Halloween,学生就完全可以将故事按照具体的层次进一步划分为多个板块,使得不同的细节能够更好地连接在一起,让学生构建出独有的知识框架,进一步优化故事模块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生长式导图也是当前小学中年级英语故事板块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方式,能够在培养学生自身发散性思维的同时,锻炼学生分清支线以及主干的基本能力,其不仅适用于复习阶段的归纳整理,同样也适用于新课时教授过程中的思路展现。

猜你喜欢
小学中年级应用研究思维导图
创新理念快乐教学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