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云
体育社会学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实践
冯 云
(青海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高校体育教学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以体育社会学为视角,高校体育教学需承担起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驱动学生践行社会道德的重要任务。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依然存在校际教学水平差异大、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深度不足等问题。高校应在体育社会学视角下,不断加强理论教学、突出教学社会性价值,通过构建多维资源体系和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纵深发展创造条件。
体育社会学;高校体育;理论教学;道德教育
体育作为一项社会性活动,其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对体育事业乃至社会发展形成明显负面影响。传统体育理论无论从内容边界还是研究视角都无法对这一变化给予清晰的解释,因而,基于历史条件和社会学经验的体育社会学应运而生。体育社会学作为教育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其作用与价值已然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对科学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研究特点来看,体育社会学并非聚焦于观念性、思辨性内容,而是着眼于经验研究去丰富和完善教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做好学生与社会的连接工作,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帮助学生养成和提高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能力。而如何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效对接、怎样凸显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性价值,是当前高校与体育教师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体育社会学视角下的体育教学改革,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当前高校育人深度不足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高校体育教学应在社会学视角下,从学生身体、心理、道德等健康层面同时出发,着眼于学生当前成长与长远发展,为推动学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身体素质是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处于青春末期并逐步进入青年期的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高校体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对于稳定学生成长发育、提高学生生理机能具有积极意义。规律、稳定的体育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健身功能,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锻炼的能力和定期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稳步提高身体素质与活动能力、全面发展身体形态与机能素质夯实基础,这对强化学生疾病抵御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具有长远意义。与此同时,体育教学围绕学生展开,必然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情感意志,对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磨炼学生性格品性具有明显影响。体育具有较强的竞技性特征,各类体育赛事都有成绩高低和输赢结果,这就决定了体育及其运动过程必然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失意。很多时候,竞技实力并非输赢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心理状态、周围环境、规则指向都会影响竞赛结果。所以,一方面,体育教学的高强度、持续性练习有利于磨炼学生意志,帮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奋勇争先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体育竞技的输赢成败有利于学生学会争取成功和正视失败,使学生在“胜不骄,败不馁”的教育思想的引导下不断锤炼心理品质。从长远来看,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竞争压力持续上升,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需承担更多时代责任,面对更大成长压力。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调节和推动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拥有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是能够使大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活动。
健康的体魄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应对竞争压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形成终生锻炼意识、养成规律锻炼习惯对于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一方面,体育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个体发展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心理问题以及道德选择,有利于培育学生自我剖析、自我调适的能力与技巧,坚定学生践行社会道德的决心与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交际习惯,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科学系统的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运动项目的内容、技巧、规则,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力与美,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生活的不同乐趣,形成对自由、幸福生活的积极追求[1]。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运动项目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以更主动、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于体育运动。即使脱离固定的体育教学,学生也会出于健康考量或因为兴趣所至而利用零散时间展开体育锻炼,进而形成相对稳定、规律的锻炼习惯。学生形成的这种运动习惯不仅容易发展为终生体育意识,还能对周围同学、朋友形成朋辈教育影响,切实扩大体育运动和锻炼习惯的辐射范围。
体育运动有细致的动作规范、比赛规则、赛程赛制,每项内容都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完善的。体育赛事不仅有裁判员就比赛过程和结果做出判定,而且整个赛事过程还要接受公众舆论和大众传媒的监督,这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运动规则的认识与理解。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对运动规则的遵循将进一步内化为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理解及践行其他社会规范提供了良好示范。就高校体育教学而言,专业竞赛或学习训练面对考核与评价在所难免,比如田径类项目的速度与耐力、球类运动的协调与技巧、体操舞美的力量与美学等,这些要求都会转变为精准数据,成为成绩评定的依据。对于大学生而言,体育学习努力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其体育课成绩,而作为社会公民要想在日后获取更多资源和荣誉,也要依靠不断的自我挑战、自我突破来通过社会筛选。此外,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情绪表现,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综合作用下,出现烦恼与压力极为寻常,如何缓解和释放愤怒、失望等负面情绪至关重要,体育运动无疑为此提供了一个积极窗口。学生除了可以利用体育运动转移注意力以外,还可以通过高强度运动放空大脑、宣泄情绪,使身心在疲累之下得以放松与休整。体育学习与体育运动作为释放能量的重要渠道,能使大学生认识到自我释放与调整应选择合适路径,推动个人在规范化的言行框架下生活学习。
法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卢梭曾说过:“美德是一种战争状态,我们生活于其中,就要常常与自己作斗争。”我国著名思想家、民主革命家章炳麟先生也提出:“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知名思想家、教育家普遍高度认同道德的积极价值,将道德教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高校体育尊重人体结构的合理性、遵循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在培养学生进取精神的同时,注重完善学生人格、塑造学生性格、锤炼学生品格,具有鲜明的德育价值。首先,高校体育教学体现了平等价值观。高校无论实施既定课程模式还是采用课程选项模式,每个学生都能以相对平等的机会参加体育学习,这种平等不仅体现在学生选课层面,而且细化在上课环境、教学大纲、课程进度、评价标准等各个环节,标准化的课程教学体现了一种广泛、全面的整体性公平。尽管这种公平及其量化标准以假设全体学生具有一致的身体素质和基础条件为前提,但也恰恰说明社会对其成员处于一种强制性量度状态,绝对公平只存在于理想社会,大学生需认识到每个人步入社会后都是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和发展的[2]。其次,高校体育教学彰显了社会道德。体育道德作为体育运动中各种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其作用已经延伸到整个社会层面,对广大群众形成了明显的示范效应。反兴奋剂、反虚假年龄、反权财交易等体育道德要求,本质上与倡导公平公正的社会道德一脉同源,这对高校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及其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通过近些年的创新探索,不少高校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宝贵的体育教学经验,形成了具有示范性、特色性的体育教学体系。但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水平、教学资源、教学深度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还需通过全面深化体育教学加以解决。
受办学基础和资源禀赋等条件的影响,不同高校在教学水平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特别是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校之间,这种水平差异被进一步放大,对高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像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不仅严格执行国家体育教育要求,而且探索出了具有突出优势和鲜明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优质范本[3]。然而我国多数高校不具备北京、上海高校的办学实力,部分高校甚至难以达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体育教学要求。以兰州大学为例,其体育课程项目为21项,不及发达地区知名高校体育课程项目数量的一半,且主要集中在“三大球”“三小球”、田径、健美操等传统项目领域,分班学生人数多接近35人。再如,青海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部分高校,体育课程总学时在110~130之间,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144学时最低标准。实际上,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显著差距体现了教育发展及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这也是我国推进社会公平背景下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
表1 部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教育部办公厅早在2004年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以下简称《配备目录》),对我国高校体育资源建设投入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在校生规模在10 000~20 000人的高校,其基本配备应达到生均室外场地面积4.7 m2、生均室内场地面积0.3 m2,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60块以上,武术、健身器械区若干,25 m×50 m标准室外游泳池1个、50 m室内游泳馆1座等基本必配要求[4]。尽管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资源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但是部分高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体育资源建设依然达不到《配备目录》的要求,球类场地数量不足、生均室内场地面积较小、健身区域匮乏、游泳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较为突出。另外,高校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本科院校体育师生比为1∶150左右,教学班额以30人为标准。但在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已成为众多高校的共性问题,部分高校师生比超过1∶300,教学班额超过50人,体育教师每周工作量达到20学时以上,明显处于超负荷运转。与此同时,高校有限的体育师资近90%的教师专项素质集中在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健美操、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项目,游泳、体育舞蹈、民族武术等休闲健身类体育教师占比不足10%,高校体育课程的数量和种类都难以得到有效保证[5]。
体育教学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必修内容,其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应与其他高校必修课程一样,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属性,发挥高校综合育人价值。但就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度都有待进一步发掘。理论教学方面,高校体育课课时分配总体较少,且偏重任务解说、教学意义等概念性内容,对于健康理论、奥林匹克知识、体育运动赏析、专项课理论知识等契合学生兴趣与长远发展的内容甚少涉及。实践教学方面,高校的体育课大多浅尝辄止,学生学习某项运动或技能通常出于自身兴趣考量,难以在循序渐进的课程模式下稳步提升运动水平。高校为丰富学生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学习需求,大多以学期或学年为周期开展体育课选项教学,短暂的专项学习时间只能满足基础体能训练和基本运动技巧练习,难以为竞技训练等高水平教学提供有效支持。这就使得广大学生即使对所学项目具有浓厚兴趣,也因无法获得持续性学习机会而难以得到进一步的专业指导和技巧提升。多数高校的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由于无法实现学分转换,日常训练缺乏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难以从体育课程教学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深层次体育服务。
体育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立足社会与学生的教育需求,依据自身办学特色与基础,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教育、突出教学过程的社会性价值。在此基础上,高校通过整合校内资源、开发校外资源来增加体育教学的可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全面的体育学习选择。教师也应通过改革学生考核制度,提高学生评价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体育理论课在体育教学总课时中的占比不足10%,部分高校只在运动技术课中穿插少量理论知识,以此代替专门的理论课教学,这对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形成明显制约,需从不同角度予以改革优化。首先,高校要保证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投入。高校要将体育理论课教学比重提高到20%,并划拨专门的教室、设备用于开展教学工作,杜绝以运动技术课穿插理论知识代替独立理论教学的行为。与此同时,高校也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帮助体育教师掌握授课技巧和语言艺术,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理论课教学水平。其次,高校要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工作。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尚未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和完整的理论教程,教师开展理论教学多处于摸索状态。基于此,高校要善于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积极组织教师编写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理论课教程,为自身开展理论课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和标准化流程。体育课理论教学内容应涵盖体育健康理论、奥林匹克知识、体育运动赏析、专项理论知识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基本体育知识、正确认识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事业,使学生能从美学角度欣赏体育艺术。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通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塑造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道德品质。
高校体育教学不是为了完成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教育任务,而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标,培育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应突出其社会性价值,为学生长远发展积聚力量。体育运动是一种以个人体验为重要导向的活动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由运动过程带来的成败输赢、对抗与协作等体验,使学生学会在运动体验中不断调整心理状态,与个人行为形成明显适配[6]。这一过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使学生步入社会以后能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与竞争压力,能通过自我调整、自我鼓励使自己的身体与心理处于健康积极状态。此外,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环境、人物形成各种关系,高校教育应当教会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如何在社会环境中成长与发展,作为个体怎样在组织中处理和维系好各种关系。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强化集体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开展人际交往、学会经营人际关系,特别是在组合型和团体型运动项目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能力与位置,引导学生以团队利益为导向,听从指挥、积极配合队友,为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同事关系,找准自身在社会、组织中的定位,积极承担自身责任与义务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同时存在整体性匮乏和结构性缺失的问题。要想切实改变这一局面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制约影响,高校需积极整合各方力量,努力构建多维教学资源体系。其一,高校要整合校内资源。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是广受学生欢迎并高度聚焦学生兴趣的学生组织,对于开展以技能突破为目的的深度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应当作为常规教学途径纳入体育教学资源体系。实践过程中,高校需重点解决常规教学与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一方面,高校需为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配备专业教师,以便为这类学生组织提供定期指导,促进其实现实际教学价值;另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教学对接和学分转换改革为学生提供自由流动的空间与条件[7]。其二,高校要开发校外资源。部分高校场地资源匮乏、师资专业项目单一等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但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丰富学生课余体育生活又迫在眉睫,还需通过尽快引入外部资源来解决。针对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瑜伽等对场地和设备要求相对较小的课程项目,高校可采用聘请社会专业人士到校授课的方式缓解师资紧张问题;而对于游泳、滑雪、滑冰、保龄球等对场馆设施要求较高且需要专业教师指导的运动项目,高校可与校外体育场馆、社会体育休闲企业展开积极合作,采用租赁服务的形式拓展学生体育课程类型。
在深入推进社会公平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要注重完善学生考核机制,提升学生评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考试评价模式,教师应从考查内容和考评形式两个方面积极创新。就考查内容而言,应当包括理论基础、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情感态度这四个维度。其中理论基础应涉及体育健康、体育项目概述、体育项目规则等内容,可采用口试或笔试的形式展开,着重考查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整体感受和个体认知。身体素质以考查学生耐力为主,每学期测定学生长跑(男生3000米、女生1500 米)水平,并将长跑成绩纳入学生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督促学生加强日常体质锻炼。运动技能围绕学生选定的体育项目展开,考查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运动要求、技能要领、基本规则等的掌握情况,这些应当作为学生体育评价的重点内容予以考核。情感态度主要考查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努力程度,这是针对学生个体体育运动水平差异较大、单一横向对比难以反映学生学习态度等问题所采取的调整性评价,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个体的纵向历史对比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状态。针对考评形式,教师应改变以往“一考定音”的固定模式,采用多次考核的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真实学业水平。具体实践中,教师既可以定期开展平时测验将其结果纳入学生成绩范畴,也可以在期末考试时为学生提供重考机会,帮助学生展现最佳考试状态。
高校开展体育教学应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既要着眼于学生当前的身心健康,也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成为学生强身健体、塑造性格、锤炼品性的重要途径,以便深入贯彻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发展要求。高校与教师需正视体育教学的问题和局限,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基本追求,立足学生学习需求和院校教学发展现实,着重做好内部改革与外部拓展工作,驱动学生由完成学习任务转变为培养健康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
[1] 周鹏.终身体育思想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1):126-128.
[2] 郭权.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社会理性的社会学透视[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3):107-109.
[3] 王建,唐炎.关于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基于4个个案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8(03):79-84.
[4] 张守忠.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52-55.
[5] 杨仁伟,顾雪兰.基于问题导向的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为依据[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8(3):48-52.
[6] 孙鸿,刘新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从追求体育功利转向保障学生体育权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5(2):229-233.
[7] 徐海寰,颜永君.社会化发展视角下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管理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1):119-120.
Reform Practice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Sociology
FENG Yu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Qingha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ning, Qinghai 810007, China)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growth of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sociology,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needs to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tasks of improving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helping students develop good habits, guid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sense of rules, and driving students to practice social morals.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problems in current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such as large differences in inter-school teaching levels, lack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nsufficient teaching dep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sociology,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oretical teaching, highlight the social value of teaching, and create conditions for promoting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by constructing a multidimensional resource system and reforming the stud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sports sociology;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etical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10.3969/j.issn.1673-2065.2021.04.008
冯 云(1966-),女,陕西西安人,教授。
G420
A
1673-2065(2021)04-0036-06
2020-07-14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