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党课之十四

2021-07-20 00:35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教授郝栋
党课参考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共生绿水青山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郝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博士生 云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专题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4篇重要文章,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2021年6月19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格达乡境内的天然草场绿草如茵,景色优美。图:张汝锋/新华社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背景

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工业革命自18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以来,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工业文明是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所谓工业化是利用机械进行大规模生产,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生产形态。区别于之前封闭独立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因其跨文化、跨地区的发展特点,拉开了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工业现代化转变的帷幕,通过加强科技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提升了社会的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工业文明出现之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依附于自然的。随着工业文明在西方兴起,人类中心主义开始主导工业文明的思想发展。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人类活动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人类为自然立法,自然被视为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工具,丧失了整体性和系统性,导致后来工业文明的发展只注重经济增长,从而带来生态危机。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发展不加以控制,对大自然索取毫不节制,将大自然当作巨大的垃圾排放场所,直接导致了工业文明弊端的出现,同时也招致了对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环境的伤害,频繁的自然灾害宣示着大自然对人类的不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工业文明发展200多年后,西方发达国家才逐渐意识到工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调整发展思路,寻找解决方案。但他们选择的解决方案是将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工业垃圾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虽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短期的经济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不堪承受的严重环境污染。

当自然被无尽索取与破坏成为现实,作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时代的开创就势在必行。德国学者伊林·费切尔被认为是最早提出“生态文明”一词的学者,虽然最早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的是西方学者,但由于其始终无法跳出资本主义话语体系,解构式的方法与资本增值的缠绕使得西方的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无法摆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尴尬,生态文明在西方无处生根。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多次提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在中国。故此,要以东方的整体性智慧来重新定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和谐作为两者之间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探索生态发展的历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伴随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自主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早从政府层面出台的政策可追溯至1951年林垦部出台的《保护森林暂行条例(草案)》。1973年召开的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个具有法规性质的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通过横纵对比认识到生态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如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规的颁布,使我国关于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关法律建设逐渐步入正轨。从正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再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制度的提出,以及《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等环境工程规划,都体现出我国在20世纪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与探索。这些法规与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说明我国逐步着手协调生态与发展的关系。

2021年2月24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移沿山村河长带队在移沿山村开展巡河、保洁作业(无人机照片)。图:翁忻旸/新华社

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累积效应相互作用,使得生态保护在21世纪开始成为热点问题。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时期,我们党开始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探索,通过实践探索进行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已受到党中央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也迈向了新的台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第十部分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生态文明相结合,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从多方面提出多项重大举措,着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矛盾的转化对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也包括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频发的环境问题与日益紧缩的资源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生态问题,极大打击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憧憬。这些都说明新时代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要走生态良好与文明的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6月20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畔景色宜人。图:骆学峰/新华社

二、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本的发展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的思维在中国古人所从事的各种实践中已初见端倪。4000多年前,在汲取了共工与鲧治水的失败经验后,禹采取了区别于前人“壅塞”的方法,通过“疏川导滞”成功治水,顺应了自然规律,为利天下。中华文化孕育了人对自然的辩证认识和人与自然关系中所蕴含的智慧,古代众多贤哲均提出过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用以指导实践。

现代生态思想的发展主要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它为我们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与自然并不对立。历史是人与自然进行互动实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自然是人类不断在历史进程中所改造与依存的基础。人类在历史中通过不断劳动与自然建立联系,并且在其中寻找人与自然之间的存在规律。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马克思与恩格斯一道提出了主客体互相融合、和谐共生的思维方式,认为人类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界,但与此同时人类更应该依照自然规律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类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人类行为并不与自然发展完全对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强调自然条件对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影响,以此告诫人们要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提升生产力。

2021年6月19日,雨后初霁,位于陕西省华阴市的西岳华山在晚霞映照下,风光壮美。图:陶明/新华社

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不恰当行为招致的,全球生态问题的凸显严重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肆意支配还是重视保护的伦理问题使人类陷入两难选择,这给人类在坚持资源紧缩的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恢复选择中带来反思。然而,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在部分不负责任国家和地区罔顾环境伦理的行为下,面临多重挑战。2019年末,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推动气候变化的全球化进程遭遇重创。但与此同时,联合国在2016年就已经推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这一时期取得积极进展,世界多国对生态的重视日益提升。由此可见,世界性的生态问题虽愈加突出,但危机中也孕育新机,生态治理越来越成为大国治理的主要任务。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含的哲学思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哲学意蕴,体现出矛盾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等一系列严谨的哲学思维。

1.矛盾思维。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矛盾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对立与统一,看待他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就体现了矛盾思维。首先,人与自然的存在是对立的。人类与自然界之间通过人类劳动产生人对自然的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决定了人类要依靠自然而存在。但同时自然本身具有内在创造力,并不依赖于人的改造,便可以有自身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能够为人类提供资源。人对自然的作用与自然本身的自我更新是存在矛盾的,这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其次,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的。人类依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源,利用自然的资源供给得以延续并产生人类文明。现代社会的自然是被人类实践活动深刻影响的自然,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动态变化中不断地转变自身存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人与自然在对立统一的系统中维持着动态平衡。

2.系统思维。所谓“生态”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链”则是指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体现了各物种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生物链使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也让人与自然这个系统紧密互利、不可分割。人与自然都存在多样性,但能构成共同的整体正是说明了他们之间存在联系、相互作用。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的是这种相互联系的系统性,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系统思维必不可少。

2021年6月18日,游客在河北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的皇家山水院游览。这里曾是煤炭开采区,项目所在地唐山市开平区用3年时间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昔日垃圾遍地、“散乱污”企业聚集的采煤塌陷区,如今成为花团锦簇的“城市后花园”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新名片。图:杨世尧/新华社

3.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且永恒发展的,所以人与自然也是相互联系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并不仅仅简单地适应自然,还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有意识地改造自然。虽然自然界的发展受人类活动影响,但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应看到人与自然相互适应、和谐相处所能产生的更大效益。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文明时代对大自然的敬畏与依赖到农业文明时期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再到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观想要主宰与对抗自然的历史演进。而现实也给人类上了一课,对于自然的过度改造与破坏使人类遭到自然的报复,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定位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原则。既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总结,又说明了对待生态文明的科学自然观。

“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观使我们通过历史纵向对比的方法,对过去与现在文明发展进行比较。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更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发展史。面对人类过去对自然实施的过度改造所导致的自然破坏,时刻都在提醒着我们要积极弥补这段破裂的关系,开创人类生态文明发展新阶段,实现兴生态的同时兴文明,助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是对人类合理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阐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建设全过程,进而实现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民为主,重点关注对人民健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积极解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让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成为促进人民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体现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整体思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要全面,涉及生态系统与生态链中的每一环都是我们要关注的焦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实现人与自然系统的和谐相处。“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观,是从法治角度提出对已经产生的生态问题的管理与制约。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当不法分子越过环境保护的红线,触碰道德与法律的底线,就必须用最严格的法律、最科学的制度织牢织密生态文明建设的防护网。“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共治观,说明生态环境治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要让全民提升生态思维与绿色发展意识,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态势。“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观体现出中国为世界生态治理所展现的担当和形成全球共治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让各国在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中真正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为全球实现绿色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2021年5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毛乌素沙地生态治理项目区。图:李云平/新华社

三、如何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等治国理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制度安排。

(一)绿水青山如何转换为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重要科学论断。实现绿色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作为“十四五”时期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路径,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融入各项政策。在明确保证资源开发使用满足人类需求与经济增长正常生产需要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要重视以下几点。

1.守住绿水青山。守住绿水青山是保证向金山银山转换的前提。过去各地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见一些地区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道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后经济发展也出现了瓶颈。还有一些地区过度重视环境保护,因而一味追求环保,并没有为地区带来经济收益实现地区经济发展。守住绿水青山并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要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维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状态,并且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绿水青山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各地政府与相关部门引起重视,提高科学治理水平,把握开发与保护的度,摒弃盲目开发的错误思想与政绩观,对大自然进行合理开发,打破恶性循环的魔咒。

2021年6月16日,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北部干旱荒漠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经过多年治理,如今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图:范培珅/新华社

2.治理绿水青山。“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顺应了自然规律,这启发我们在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尤需重视自然规律,并且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蕴含的哲学思维融会贯通,切忌急功近利、饮鸩止渴。逐步建立起政府重视、社会参与、民众共建的环境保护科学治理理念,加强思想引领,从源头上摒弃过去那种片面追求GDP的错误发展理念,减轻生态环境背负的压力,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可能。要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上重点抓落实,从源头保证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参与实施山水田林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生态修复,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帮助大自然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齐心协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住绿水青山,造福人民,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愿的“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3.实现对绿水青山的有效利用。绿水青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珍贵资源和宝贵财富。片面地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作单项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无积极意义。要致力于绿色发展,做大做强绿色经济。将绿水青山作为地方发展生态的环境优势,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各产业注入生态思想。在农业经济地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并与高校及企业进行联合生产,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推动生态工业发展,借助生态系统自身循环功能,在循环中寻找创新价值与升值空间。通过“互联网+生态”进行传统经济改造,用科学制度引领新兴生态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业,发挥良好生态,形成品牌效应。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服务产业生态主线,利用开放的系统、产业内系统循环、多层次共同发展的思维引导服务业发展。

(二)生态现代化治理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建设,是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十四五”规划落地的重要内容。以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制定、完善与执行符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与法律规范,同时普及环保与生态治理法治观念使其深入人心。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有利于积极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并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全方位注入生态法律意识,为加强社会监督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积极运用法治思维,从重视立法入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让法律覆盖到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为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提供有力的法治武器。同时,要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制,让生态保护责任观在生态环保领域落地生根。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目的明晰的生态问题治理体系,及时捕捉有效信号,全面确保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建设。

“十三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并积极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总体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全面提高资源有效利用。推动绿色低碳行动需要全民参与,让生态文明治理体系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以此形成公共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治理体系,并在资源与生态之间建立精细平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要通过不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以及优化评价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治理手段,提升生态文明科学精准治理能力。要以生态治理现代化为发展目标,全面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向先进科学制度体系建设以及体制机制的创新迈进,同时实现各部分之间的协调与高效互动。

2020年8月25日,居民将生活垃圾送到海口市美兰区和平南街道爱心环保屋,用垃圾换取纸巾、肥皂等生活用品。图:郭程/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提出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中国”的目标,这为我国实现远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如何推动绿色发展提出了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不能遮蔽生态环境方面凸显的问题,虽然在“十三五”期间我们通过努力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要始终铭记生态保护任重而道远。坚定“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添砖加瓦。

(三)提升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要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来,又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将人民群众看作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势在必行。

1.建设良好生态环境,要坚持发展中的人民主体地位。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将人当作实践的主体来看待,就是要在解释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求得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解。虽然将人看作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主体,但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自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寻找人与自然共同的发展方向。在对现代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不能全盘否定科学与技术,而是要将生态文明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之上,科学利用技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嵌入人文关怀。在理性互动中使人类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事关人类自身未来的头等大事。

2.建设良好生态环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不仅是经济与生态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开发与保护之间的桥梁。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进而解决发展问题。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体现。保护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的主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直接受益者。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基础。

3.建设良好生态环境,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要在全社会积极宣传绿色生态思想,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在提倡勤俭节约方面,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积极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参与环保行动,将生产消费与个人生活消费都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文明主流。让合理适度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与全民参与的生态环保活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只有人人都崇尚生态文明,才能使生态文明在新时代蔚然成风。

(四)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目前,全世界正面临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极端天气等。为了应对世界复杂形势、解决全球性生态屏障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球化势在必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力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转化为世界共识。

1.提出中国主张。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讨论,提高国家话语权,扩大全球环境治理宣传,增强全世界全人类需要共同保护地球这个人类家园的世界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使人类更深刻认识到面对世界性生态问题,地球上的每个生命体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共建美好生活、美好社会、美好世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向往。

2.承担中国责任。生态问题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生态保护也是全球各国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发展经济助力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承担国际生态治理的责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我们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同全世界共命运、共发展的坚定决心。同时,我们呼吁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全球生态治理的建设当中,为世界生态共同负责,共谋绿色发展之路。

3.贡献中国智慧。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中国智慧所形成的文明创新道路,这种文明思想具有推广至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学习的深远价值。我们积极在全世界范围内贡献中国智慧,分享中国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以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契机,提出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构建全球生态文明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一环,是通过国际视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它顺应了世界大融合的必然趋势。因此,全人类都要树立正确环保观念,各国携起手来,充分利用国际组织的力量,通过思想引领、实践先行,共同构建生态文明新世界。

讨论题:

1.如何充分认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专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共生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创新方法 用“绿水青山”赢未来
用清廉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英国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法国作家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亮相法兰克福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