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这些振聋发聩的台词,出自于一部火出圈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
2021年,也许你没看过《觉醒年代》,但你一定为陈延年陈乔年兄弟慷慨就义流过泪。
2021年,也许你没看过《觉醒年代》,但一定萌生过效仿鲁迅先生的辞职方式。
一百年前,军阀连年混战、饿殍横死街头,国家陷入了至暗时刻,一群志同道合的热血青年为国家的前途艰难求索,舍生忘死。《觉醒年代》聚焦陈独秀、李大钊等思想先驱的人生,围绕《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过程,铺陈从新文化运动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再现那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岁月。
距离3月18日剧终已经过去多时,但仍然有众多网友自发安利(编者注: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烈推荐给别人)该剧,一条内容为“一句话证明你看过觉醒年代”的微博被转发超过7500次。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公布入围名单中,《觉醒年代》入围八项提名,最终荣获三项大奖。#觉醒年代yyds(编者注:“永远的神”缩写)#、#觉醒年代 选角#一度登上微博热搜。高考期间网友盛传:《觉醒年代》的台词就可以写一篇优秀作文。随着观看人数不断上涨,该剧豆瓣评分已经从9.1上升到9.3,而且评分人数增加了十几万。《觉醒年代》为献礼剧送上了满意的答卷。
《觉醒年代》开播后,在年轻观众群体中掀起了热议,很多人开始自发了解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峥嵘岁月。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一系列主旋律剧,不仅成功出圈,更是在国内起到了强有力的传播作用。
传播者决定传播内容
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即“5w”理论,其中第一个要素就是传播者。
1.优秀的影视团队
电视剧的传播,除了内容外,还要考虑拍摄资金、演员素质、拍摄周期、市场评估等各种因素。可以说,一部电视剧的传播者是一个庞大的团队。
《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说:“我是研究党史的,不是专业的剧作家,我觉得文艺的力量太大了,我没想到通过一部电视剧让数以亿计的人知道了陈延年、陈乔年等等烈士,知道了这些100年前的青年们,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是值得今天的青年人去崇拜、去学习、去做榜样的。我感到太欣慰了。”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新闻学副教授孙华在接受《国际公关》记者采访时说:“首先,媒体传播正能量是我国新闻媒体的职责,电视剧是传统媒体中讲故事的佼佼者,也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所以较容易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其次,由于电视剧的载体是传统媒体,因此又具有较新媒体更强的权威性和可靠性。第三,电视剧的主要受众年龄相对新媒体较大,对历史具有年代感的情怀。综上所述,电视剧对历史的传播是奠定主旋律的有效方式之一。”
2.议程设置理论引导传播走向
受众往往关注媒体反复報道的问题,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众多献礼剧溢出,先是《山海情》《大江大河2》等吸引了观众,接着《理想照耀中国》《啊摇篮》等热播,广泛的传播勾起了观众对献礼剧的兴趣。
实际上,大众传播的这种行为,就是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即利用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电视剧大结局后,“#觉醒年代 上头#”的热搜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新媒体时代,受众容易被网络所引导。《觉醒年代》的出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在议程设置中,为观众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宏大背景、历史卷轴,艺术再现了众多历史人物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呈现真实历史,传递爱国情怀,获得不俗口碑。看《觉醒年代》,更像是看一场辩论赛,沉醉于先人们的思想交锋中。
开辟新视角,以个人折射历史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穿越历史,百年前新青年们的理想与信念,通过影视剧与今天的年轻人实现了情感共振。
有网友评论:“我们的考点,是他们的一生。”的确,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可是大多数人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只停留在《新青年》杂志上,停留在历史课本中描述的“五四运动”上。而《觉醒年代》为观众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重现了当年北大教授和学子为中华寻找出路的历史。
1.从书里走出来的人物
以前对于陈独秀、李大钊等文学领袖的印象,只停留在书里,但是影视化以后的直观性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共鸣。
有人说,以前只知道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看了《觉醒年代》才知道陈氏父子,满门忠烈。而如今,合肥的西南,有一条路以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命名的延乔路,这条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与延乔路平行的是集贤路,陈独秀先生就长眠于集贤路,这条路的尽头也是繁华大道。两条路平行不相交却都汇于繁华大道!再比如剧中的蔡元培校长、鲁迅先生等,通过影视化,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带观众如临其境的体验历史。
2.传统文学与电子媒介相结合
随着新兴媒体的进步和发展,传统文学已经与文字媒介融为一体。
文学作品可以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或者其他的艺术形式,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受众规模大、传播速度快。《觉醒年代》的成功出圈,更多的是抓住了短视频时代的红利,陈延年和陈乔年牺牲的剪辑片段,刷爆了抖音、B站。
网络传播时代,《觉醒年代》无疑借助了短视频的东风。孙华说:“短视频是新媒体下的比较广泛的传播效果,但是由于它是人人话筒时代的一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嫁接传统传媒才会开花结果,有故事可讲。单纯的历史短视频真正引导主旋律,需要孵化,传统媒体的牵引就是一种。”
从受众出发,对受众负责
5w模式中的传播对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受众。《觉醒年代》就是从受众出发,迎合了受众的审美品位,才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觉醒年代》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文学性改编,比如增加了陈独秀和高君曼、李大钊夫妇、胡适夫妇的感情故事,并大胆为青年一代的代表陈延年搭配官方搭档,感情线的融入也吸引了年轻观众的注意力。因此传播的内容要与受众的需要相契合,才能实现更好的传播。
在战火纷飞的时代,红色也不乏浪漫。而为了浪漫,就需要适当杜撰人物,比如剧中陈延年的“官配”柳眉就是典型的杜撰历史人物。对此,孙华解释道:“电视剧不同于纪录片,适当合理的杜撰可以强化受众的融入感。在不影响主要历史情节的基础上,在强化主旋律的支撑下,杜撰是电视剧强化故事效果的应有之义。”
《觉醒年代》收官后,在网上掀起了“觉醒年代是否真的能觉醒教育”的热议,很多网友表示,希望以后多制作一些主旋律优质剧。
带动产业链发展,传播大国形象
《觉醒年代》热播,不仅给剧作方带来了良好的反响,也呼应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剧热潮,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在社会的其他方面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1.文学与影视的互动与双赢
《觉醒年代》的电视剧播出后,在网络上掀起热议。描写新文化运动的书籍、剧中人物的书籍一时间成了热销物。年轻人开始主动去学习历史。
2.带动其他产业
《觉醒年代》中版画艺术贯穿始末,在剧情进展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深沉厚重的版画,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勃发的力量,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除了版画,周边产品也得到了网友热捧。由于官方并没有发布周边的计划,网友们在旧书网上购买影印版本的《新青年》创刊号,自发收集相关周边(编者注:游戏、动漫、影视剧衍生出来的实体商品)。还有人去博物馆“打卡”,寻找那个年代的痕迹。电商平台上,印有《新青年》杂志封面的T恤、帆布包和纪念徽章的月销量都超过1000件。
2007年,以青年毛泽东、蔡和森为主人公的剧集《恰同学少年》曾创下超高收视率,该剧起用了一批青年演员,吸纳了青春偶像剧类型元素,获得了收视和口碑的双赢,后来,《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等影视剧也受到影响。十多年过去了,《觉醒年代》的出圈再一次证明了影视剧对于国家形象的传播具有引导作用。
今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开展“理想照耀中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活动,多部精品陆续登陆荧屏。伴随着献礼剧的热播,同步举办的走进各大学校、扫墓等活动也引发了强烈反响。这说明,这些主旋律题材的成功破圈,给如今较娱乐化的影视创作环境带来正向的引领,也成功引导了国内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