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国际教育态势详解

2021-07-19 08:30屈琦
留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育部培训学校

屈琦

把握政策脉搏,紧随时代风向。

Part 1国际教育政策解析

一、留学——向阳而生的行业

教育、医疗、养老是我国面临的三大主要需求,也被视为拉动内需的“三大马车”。教育,是关乎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的大事。教育行业的发展,一直以来受到全社会的重点关注。

从整个教育行业来看,留学只是一个较小的细分领域。然而,从国际交流的视角看,留学实际上是各民族交流与文化传播的桥梁和纽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十六字方针。

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

1978—2019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其中165.62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或研究;490.44万人已完成學业。

2016—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251.8万人。

数据显示,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逐年攀升,留学事业彰显出了朝气蓬勃、向阳而生的生命力。这背后折射的则是中国家庭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以及教育选择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

二、疫情冲击下,“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毫不动摇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冲击。留学作为和出入境紧密相关的行业,可以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严重影响。一年多以来,发生了很多事情,让人们对留学的选择产生犹豫或怀疑。很多人在问:“留学要完了吗?”“现在还能去留学吗?”

实际上,国家层面对于留学的支持从未改变,“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教育工作中极为重要的方面。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

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出台,突出“加快”和“扩大”,强调“提质“和“增效”,体现了教育对外开放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主动作为,为行业释放了积极信号。

疫情期间国家对留学的政策支持

留学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一大重要方面,也受到国家的密切关注与高度重视。在特殊情况下,留学生如何顺利完成学业,不仅受到行业同仁的关心,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针对部分中国学生留学计划被迫改变的情况,教育部于2020年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帮助他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合理引导学生在国内通过远程教育方式继续完成学业,同时及时回应解决留学人员普遍关心的学历学位认证等政策性问题,明确留学人员受疫情防控影响无法按时返校而选择通过在线方式修读部分课程,以及因此导致的其境外停留时间不符合学制要求的情况,不作为影响其学历学位认证结果的因素。

二是在确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允许高校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接收出国留学人员先行在国内高校借读学习。

三是允许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及内地(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录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出国留学生,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为学生提供国内求学机会。

四是指导驻外使领馆教育部门积极与驻在国教育部门和高校联系,敦促其妥善解决我留学人员学业受阻问题。

五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支持指导。

由这些举措可以看出,国家关心留学、支持留学。在政策的支持和帮助下,留学生远渡重洋、负笈求学,也就有了踏实的依靠和温暖的港湾。教育行业同仁更应该响应国家政策,协力为留学生提供帮助。

三、国际教育热点透视

结合国家政策和文件,《留学》记者梳理出了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国际教育热点问题。

(一)教育对外开放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度融合

2019年,教育部、海南省出台《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全速推进,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

2020年,教育部、广东省出台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

同时,长三角地区、雄安新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蓝图也在加紧谋划。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也加快了开放步伐,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落户贵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覆盖东三省和7个中西部省份。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进一步形成。

(二)中外合作办学

近年来,我国改革中外合作办学准入审批制度,在上海试行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备案制,在海南、福建、广东、浙江、重庆、河南等6省市试点实施部省联合审批制。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共审批和备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580个,其中本科以上356个。

截至2020年底,我国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332个,其中本科以上1230个。

国内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在读学生已超过30万人,我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合作方。

2020年,教育部提出,以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丰富就学路径。为缓解疫情导致的出国留学受阻问题,教育部推动94个中外合作举办的大学、机构和项目临时扩招,共录取3031人。

(三)来华留学

“十三五”期间,国家出台《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中国政府奖学金工作管理办法》,规范高校接受国际学生的资格条件,来华留学质量规范与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结构不断优化。

2019年,来华留学生的学历生比例达到54.6%,比2016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四)港澳台与内地(大陆)教育交流

近年来,教育部持续拓宽港澳台学生来内地(大陆)就学渠道,具备港澳台学生招生资格的院校超过400所,其中具备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院校达225所。“十三五”期间,高校共培养港澳台学生约4.5万人,持续做好在内地(大陆)高校就读的港澳台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师生双向交流方面,2016—2019年,教育部“内地(大陆)与港澳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累计资助近1800个项目,惠及5.6万人次。同时,内地与港澳中小学、幼儿园缔结姊妹学校累计超过2000对。

四、各国留学态势纵览

(一)主流留学国家

1.美国

2021年4月26日,美国国务院领事局发布通知称,自2021年8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持有效F-1、M-1签证的学生将不再受“14天旅行禁令”影响(不需再经第三国隔离14天后入境),可以在开学前30天之内从中国直接飞往美国。

5月4日起,美國驻华大使馆开启中国学生的签证工作,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沈阳开始对学生进行面签。

面签开启后,美国驻华大使馆接受了《留学》杂志的专访,对最新留学政策进行官方解读,并就中国留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解答,内容涵盖签证问题、入境政策、10043号禁令等多方面。

2.英国

近日,英国疫情再度反弹。6月14日,英国宣布英格兰地区将推迟4周执行最后阶段的“解封”措施。全面解封的日期由6月21日推迟到了7月19日。

此前,英国政府宣布5月17日起,包括国际学生在内的所有大学生都可以重返校园,线下教育可以恢复正常。但受疫情影响,国际学生能否顺利返校仍存在不确定性。目前众多英国高校公布秋季学期计划,“线上+线下”仍是主流。

根据英国交通部推行的“信号灯”系统(Traffic Light System),中国目前处于中风险(黄灯)名单中,中国学生入境英国需自我隔离10天,并在抵达的第2天(或第2天前)和第8天(或第8天后)分别进行核酸检测。有赴英返校计划的留学生,需要持续关注英国政府官网,了解入境政策的最新变 化。

3.加拿大

随着疫苗在加拿大逐渐开放注册,加拿大各大学的9月新学期课程安排和开学计划也陆续公布。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仍然占据主流。

目前,加拿大各高校对于学生返校时的疫苗接种问题并没有统一规定,各校要求各有不同。不过,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艾伯塔大学和麦吉尔大学已经表明,接种疫苗的证明不会成为秋季学期入学的硬性要求。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加拿大大使馆官方微博于5月底发布了一条紧急通知,告诉留学生不要尝试早于开学前4周前往加拿大,否则可能会导致被拒绝入境或被拒绝登机。

4.澳大利亚

在四大“老牌”留学国中,澳大利亚2021年的情况较为特殊。

2021年5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无限期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的声明。声明指出,近期,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某些人士基于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推出系列干扰破坏两国正常交流合作的举措。基于澳联邦政府当前对中澳合作所持态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即日起,无限期暂停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澳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牵头的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

此前,教育部于2月5日发布2021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留学人员谨慎选择赴澳或返澳学习。教育部指出:近期,澳大利亚多地连续发生我留学人员遭遇袭击的恶性事件,对我在澳留学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际旅行仍存在较大风险。教育部提醒广大留学人员,充分做好安全风险评估,谨慎选择赴澳或返澳学习。

(二)小众留学国

近年来,随着留学走入千家万户,广大家庭的留学选择也日趋理性,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除了英美加澳这些传统留学国,更多较为小众的留学国走入人们的视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年来与我国的教育交流密切且频繁,呈现双向互动的特点。

2016年7月,教育部出台《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2017年5月,“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纳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达54.1%。

2019年,中国与俄罗斯双向留学交流人员规模突破10万人,提前一年实现两国元首确定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赴境外办学稳步推进,发布《高等学校赴境外办学指南》,加快“鲁班工坊”建设,启动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建设试点。2020年9月1日,迪拜中国国际学校作为首批试点正式开学。

在政策春风下,相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会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的留学新选择。

Part 2国际教育形势&行业组织未来走向

一、培训机构

近年来,校外培训热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众多乱象。今年,国家推出系列措施,加强对教育培训的整治。校外培训进入“强监管”时代。

头部企业纷纷受罚

4月25日,北京市场监管局官网通报,因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行为,学而思、高途课堂、新东方在线、高思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被顶格罚款50万元。

5月10日,作业帮因在其官方网站谎称“与联合国合作”、虚构教师任教经历、引用不真实用户评价,猿辅导在其网站谎称“班主任1对1同步辅导”“1对1辅导”“您的4名好友已抢购成功……点我抢报”,虚构教师任教经历等不实内容,两家机构被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处以250万元的顶格处罚。

随后,在全国各大城市,校外培训机构被批评、罚款的事件频繁发生。

“强监管”政策信号

1月召开的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表示:“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这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这个难题破不了,教育的良好生态难以形成。这件事非办不可,必须主动作为。”

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称,将从严审批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规范培训服务行为,积极推广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家长合法权益。

3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校外培训风险提示:请家长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不一次性缴纳超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

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五份文件,其中包括《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会议强调,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通知》显示,新成立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其主要职责是: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指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党的建设,拟订校外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含线上线下)机构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组织实施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治理,指导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执法。指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活动。及时反映和处理校外教育培训重大问题。

目前,国家已经释放了明确的政治信号。教育培训带有公益属性,是一个“良心”的行业,不能一味逐利而步入歧途。随着国家对校外培训的监管与整治越来越严格,培训机构在发展与拓张的同时,置身于的密切监管之下,也应该注意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注重社会责任感。走“快”的同时,更要走“稳”。

二、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凭借其中西融合的教育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学生和家长的青 睐。

中国国际学校数据统计

新学说发布的《2020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大陆地区获认证的国际学校总数为907所,其中包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13所,民办国际学校535所,公立学校国际部(班)259所。2020年新增获认证国际学校46所,增幅为5%。

2020年中国国际学校市场总规模为439亿元,增速为7%。中国国际学校行业在过去的7年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高达12%,其中2014—2018年这5年间复合增长率为15%,是有史以来增长最为迅速的5 年。

2020年国际学校在校生规模为61万人,其中民办国际学校在校生占比75%。

2020 年,中国的国际学校在数量上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020年9月落地招生并进入正式运营状态的新学校共有53所。在新增的53所国际学校中,有5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5所公立学校国际部(班),而民办国际学校有43所。从比例上看,民办国际学校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办学者的选 择。

从地域分布来看,以上53所学校分布于全国18个省份地区,北京、上海地区在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后放缓增速,广东增长速度不减;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两地成为待开发的热土,即将在未来三年内迎来国际学校“大爆发”;备受瞩目的海南在政策红利下于2020年有多所国际学校落地;四川省国际学校后来居上,新增数量不少。

未来国际学校发展趋势

据《2020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预测,未来国际学校发展可能呈现以下七大趋 势:

(1)国际学校边界越来越模糊;

(2)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全国集团化办学趋势明显;

(3)中国国际化学校教育价值观出现“化国际” 趋势;

(4)中文和中国政史地成为国际学校必修 课;

(5)出口多元化现象更加明显,一定比例国际学校学生选择国内留学;

(6)國际学校的分层效应更加明显,个别单体学校学费必超英美顶尖学校;

(7)智慧校园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5月14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公布,并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作为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落地文件,新《条例》对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在政策方面具有中长期指导意义。民办国际学校也势必会受到影响。

新《条例》规定:“民办学校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

对于民办国际学校而言,无论是以国际化双语教育为特色的小学和初中,还是开设国际课程、与海外升学相衔接的高中,都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必须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

新《条例》指出,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可以基于国家课程标准自主开设有特色的课程,实施教育教学创新,自主设置的课程应当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所以民办国际小学和初中可以在课程中强化国际化元素和外语教学,进行教学方式创新,民办国际高中也可以探索开设国际课 程。

近年来中央和教育部通过一系列文件加强了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境外课程和使用境外教材的管理,明确了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的根本原则。《实施条例》再一次重申“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民办国际小学和初中必须严守这一规定。

三、留学机构

留学行业各类机构未来走向分析

(1)传统留学中介

传统的留学中介发展历史长,积淀深厚,分支数量多,品牌知名度高,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较强。这类留学“老店”依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是众多学生的选择。

与此同时,在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相融合的“OMO”模式趋势明显,老牌留学机构也要及时调整,紧跟发展步伐,避免被时代淘汰。目前,大量传统中介正在寻求转型,以获得新的生命力。

(2)新兴留学机构

目前,中小型的留学公司、个人工作室等也越来越多地涌现。不同于传统中介,这类小型机构往往具备独特优势,如创新能力强、信息透明化程度高、服务更加细致贴心等。一大批留学归来的年轻创始人,怀揣着梦想和热血,以“85后”“90后”的视角出发,为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然而,小型机构往往抗打击能力较弱。在疫情冲击下,这类机构想要存活和正常运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不论面临多少困难,“服务”是永恒的核心。做好服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背景提升机构

近年来,海外名校录取率逐年降低,申请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标化成绩的“硬条件”之外,学生的“软实力”重要性越来越彰显。“软实力”指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

“背景提升”类机构能够满足学生提升软实力的需求,提供科研项目、义工与志愿活动、实习项目等,帮助学生为个人简历增色,提高竞争力。随着未来学生对于升学的需求越来越高,背景提升行业面临很大的机遇,具有很大潜力。

(4)后留学机构

“后留学”是相对于“前留学”的概念而言的。目前,留学行业的绝大多数机构着眼于“前留学”,即帮助学生成功申请到海外学校。而“后留学”机构则专注于提供留学生出国之后的服务,包括课程辅导、海外衣食住行的帮助、实习就业协助等。

当前,中国家庭对于留学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止步于“送出国”,而是更加关心留学的质量如何、孩子能否顺利毕业、学有所成、获得良好的未来出路。后留学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后留学市场潜力十分充沛。

猜你喜欢
教育部培训学校
会议·培训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教育部发布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学校推介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教育部直属高校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