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

2021-07-19 19:41肖红芳
高教学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思政政治

肖红芳

摘  要:地方高校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人才的培养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青年教师队伍作为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主力军,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提升其课程思政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在此过程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最后提出了优化策略,希望以此能够提升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道德素养优良的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6-0164-04

Abstract: In the new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eriod,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s the main force in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young teacher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ir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y. This article first explains the necessity of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hen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in the process, and finally propose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hoping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kills of young teache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excellent moral qualities for the society.

Keywords: new era;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oung teachers; curriculum ideology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地方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阵营,必须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地方高校之中青年教师的比例逐年上升,现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坚力量,必须要提升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联合起来,实现知识传授与道德品质建设的统一,加强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思想政治素养端正的优秀人才。

一、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地方高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支撑,也是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出思想政治素养过硬、道德品质高尚人才的坚实力量。思政能力是新时代对于高校教师队伍所提出的新要求,是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和高校课堂教学结合的最新理念,旨在知识的传授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在道德素养提升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青年教师作为地方高校的中坚力量,其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已经引起地方高校的重视,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举措。

(一)青年教师必须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有学者指出,高校主要承担着四个方面的使命:一是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品格与道德修养;三是提升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的能力;四是带动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探索人类未知的领域,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推动社会进步[1]。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这和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使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就说明教师的主要责任便是教书育人。所谓的课程思政能力就是指教师不但承担着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责任,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政治思想的培养。

(二)青年教师必须要肩负起育人担当

地方高校要想执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要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全面地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2]。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并不只是在思想政治课程上才能够完成的,地方高校所有的课程之中都能够得以贯彻和实施。所以,地方高校要在其课程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杜绝思想政治课程唱独角戏的现象。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相对较少,一般都是刚走向工作岗位,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绝非通过参加一个讲座或者一门课程便可以显现出卓越的效果的,而是需要广大青年教师及时地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其思政意识,对所教授课程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入挖掘,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在课程之中进行新时代思想价值观念的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青年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之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忆苦思甜品政味,建立完善的思政素养培养教学规划。

(三)青年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

青年教師队伍在地方高校之中逐步壮大,为高校的教学工作融入了新鲜血液,是现代高校实施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保障,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要素。高校教学最根本的目标便是为社会培养出其实际需求的人才[3]。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必须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要在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指引下,提升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地方高校的高度重视下,尤其是学校党委的引领下,转变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明确自身的教学责任和担当。青年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直接执行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传播者,其课堂思政能力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起到决定性作用。地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是发挥其育人功能的重要举措,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要保障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要提升广大教师的“课程思政”的意识,勇于承担自身所肩负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使命。在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历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育人的工作本职,承担自身的教学任务和职责,加强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教育,改进原有的教学内容,充分渗透思想价值建设知识体系,运用新时代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二、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面临的阻力

课程思政是随着新时代课程建设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地方高校在思政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之中融入思政教育缺乏有效的经验参考,特别是青年教师本身的教学经验不足,渗入思政教学更加大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压力。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地方高校已经加大了重视力度,但是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青年教师对于课程思政能力的认识不足,缺乏课程思政理念

新时代提出了新需求,地方高校必须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但是,在实际中往往有许多的高校执行不到位。大部分的青年教师不能够对课程思政有一个清晰而又明确的认知,普遍认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应该集中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讲授;对于学生日常思想素质的提升工作,这些教师认为应该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负责,自己只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即可[4]。这种认知违背了教师育人的职责与使命,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理念相背离。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高校要在所有的课程之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执行者,必须要具备正确的政治信仰,向学生传输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着重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坚定的革命信念,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但是,现在诸多的青年教师明显存在认识偏差,缺乏课程思政理念,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与自身的教学工作无关,更不用说在课程之中融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了,这使得教师缺乏提升自身课程思政能力的动力,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需求,浪费了课堂这个能够实施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资源。

(二)学校缺乏足够的重视,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责任淡薄

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愈加的强烈,地方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地加剧,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在优秀生源的招收上,还是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亦或是科研的投入上,地方高校都采取了足够重视的态度,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为社会培养出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近年来,高等院校都在致力于自身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希望能够立足于国家“双一流”名单之中,因此,更加倾向于自身在同类高校之中的排名,为了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推进名次,高校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博士点、创新成果的建设上,忽视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地方高校这种只注重提升教学排名,而忽视学生道德素养培养的态度对于青年教师提升课堂思政能力产生了严重阻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对于将学生思想政治建设融入到教学课程之中的不重视,导致整个学校不能形成加强学生道德素养培养的良好风气;二是教师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科研以及专业知识的教学之中,忽视了对于自身课堂思政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师对于自身育人使命的意识薄弱,不能够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对思想政治建设进行延伸,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于人才较高政治素养的诉求。在此基础上,高校必须要加大对育人使命的重视,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核心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思政能力,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以及较高政治素养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缺乏完善的机制支撑,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欠缺

在教学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加大了对教师的评价力度,并建立了专门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这套考核评价机制往往和教师的绩效、职称评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教师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但是,许多地方高校在制定考核评价机制时,往往只是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以及科研能力,忽视了对教师课堂思政能力的考核。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科研成果等内容容易量化,而课程思政能力很难量化,存在着一定的考核难度,即便有部分地方高校将教师的课堂思政能力纳入到考核之中,也只是一个软指标,对于最终考核结果的影响一般不大。青年教师满怀着无限的职业热情,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时期,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说,是十分重视考核结果的。以上考核机制导致广大教师比较侧重于自身的科研、教学成果的提升,而忽视了自身的育人使命。再加上高校的青年教师不仅要承担着教学任务,还面临着科研压力,其工作是繁重的,因此,很难抽出时间来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教师表现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情况,自身的道德素养缺失,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起到负面效果。青年教师课堂思政能力的缺失是与新时代“四有”青年的标准相背离的,导致教师不能够站在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上去思考问题,理解学生的价值需求,进而不能够在课堂教学之中融入有效的思政建设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部分地方高校考核管理机制在课程思政能力方面的缺失阻碍了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

三、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

在新时代,国务院对于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足够重视,明确指出高校青年教师是我国人才培育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塑造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使命,在实现民族振兴历程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的同时,学生爱国主义、坚定政治信仰的培养都是地方高校所要做的重点工作。因此,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着重于提升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及时转变自身观念,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

有学者指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源自于自身的思想的,思想在某些角度上附属了人的行为,因此,理念决定行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普遍参与课程教学的时间不长,并未累积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形成完善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到教学理念的支撑,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就是站在学生思想动态需求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意识培养紧密结合的能力,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全面加强学生综合道德素养的必然举措,是促使教师承担育人使命的必经之路。要想提升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地方高校就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理念,在党中央的指引下开展建设活动,在政治立场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各个领域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浪潮之中,国际以及国内环境错综复杂,各种思想以及理念穿插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之中,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大学生还未真正地走向社会,对社会的真实面貌认识不全面,容易受到虚假、不良信息的干扰以及不法势力的鼓动,这无疑加大了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难度。地方高校作为学生的重要培养机构,只是单纯地依赖于思想课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各个学科之中融入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内容,在完成专业知识教授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使命。课程思政理念最终所要实现的目标便是以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为核心加强学生的技能建设,推动综合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地方高校要加强课程思政改革的力度,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教学活动的首要位置。青年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观念,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元素,并进行拓展延伸,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完成学生的思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达到提升自身课程思政能力的目的。

(二)高校加大重视力度,增强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责任

近年来,诸多高校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排名,跻身到“双一流”高校的队伍之中,对于科研能力、师资队伍建设高度重视,而忽略了对于新时期对学生思政意识的培养。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大对学生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视力度,增强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责任,提升課程思政能力,主要采取如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1. 增强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

在学生的综合素质组成要素之中,思想政治素质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能够约束学生的不良倾向,在新时代背景下做一个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对国家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优秀人才。课程思政主要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到一起,在此之中,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实施者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此,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在教材内容中充分地挖掘和学生思政教育相关的元素。所有的科学都是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探索和沉淀才发展起来的,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思政教育要素,青年教师所要做的工作便是将道德素养、人文精神等学科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之中,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就必须要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得学生能够认同党的执政方针和理念,增强文化的认同感,支持党的方针路线,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引领学生运用辩证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运用党的思想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政治信仰,开拓学生的社会主义思维,进而达到增强学生思政水平的目的。

2. 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的能力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就必须要尊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客观规律,结合大学生的特征来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要以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为核心,在自身教授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学方法、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设计能够符合大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其次,青年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细致入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站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置课堂内容,列举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案例,使得学生能够自发自觉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最后,青年教师在教学创新的基础上,要重点把握对于思政教育渗透的度,不能够过于浅薄,也不能够为了思政教育而教育,忽略了专业知识的讲述。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避免因为沉闷的教学氛围打消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思政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使得课程思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

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青年教师,拥有着十足的干劲以及在职场上的无限可能,因为教学评价通常是和教师的晋升、职称评定等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往往会按照教学评价的内容来组织开展自身的教学活动,以便于能够得到良好的评价结果。针对现在诸多的地方高校制定的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未将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纳入考核范畴,或者占据的比例较少的情况,地方高校可以对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进行分解,比如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设置教师是否实现了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来考核教师的思政教育完成情况,使得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之中自觉向思政教育倾斜。除此之外,教师自身的课程思政素养决定了教学质量,因此,青年教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首先,青年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自觉拥护党的方针路线,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其次,青年教师各方面的人生阅历尚浅,文化底蕴不足,因此,青年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以便于能够灵活的将思政教育和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然后,青年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育人”担当,通过自身较高的思政素养来影响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最后,青年教师要严格按照新时代“四有”青年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坚定的政治思想信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对于党的方针路线的理解,打破学生认为党政信念与自身遥不可及,晦涩难懂掉书袋的固有认知,要充分运用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将政治思想通俗易懂地表述出来,让学生明晰每一个个体的思想政治素养都是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自觉加强自身的思政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

四、结束语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只是单纯地依赖思政课程是远远不能够达到全面提升学生思政素养要求的,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各个学科教学之中渗透思政教育。青年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只有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邓丽群,孙山.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2):89-100.

[2]曹洪滔,张倩.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青年教师统战工作路径研究[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1):75-80.

[3]施维属.新时代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路径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6):16-19.

[4]江先锋.“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

新——基于上海高校的实践与探索[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2):7-12.

[5]刘勤明,魏芬.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策略改革——以上海地方高校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8(23):130-132.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思政政治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办公室政治
青年教师“赴考”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