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魁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为了促进小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精心地组织课堂语言。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具有规范性、节奏感、趣味性、激励性及情感性,让学生在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的同时心理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儿童心理发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感情,主要靠的是自己的语言,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对于处于成长期和模仿期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在语文课堂中不仅学习语言文字,也学习书本中的社会经验与知识,在老师的课堂语言的指导下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得到心理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老师,要想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汉语言知识的学习、积累、迁移和应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在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掌握语文教学中课堂语言的艺术,科学而灵活地进行教课。具体而言,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中除了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体态等辅助语言外,最重要的有声教学语言应当按照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组织。
一、课堂语言要有规范性
儿童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极易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模仿学习新的语言词汇和表达方式,规范的语言及其沟通环境非常容易促进儿童口头语言以及书面语言的发展,同理,不规范的语言表达也极易对儿童语言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小学语文老师作为儿童学习语言的指导者和榜样,直接影响学生的语音、语感和语言逻辑。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关于教师课堂语言的规范性,首先要能够使用规范的普通话,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使学生能够得到规范的语音训练;其次,表达要通顺流畅、用词得当、语义准确,避免错用或无用词汇与表达,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时使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既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也能促进学生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语言要有节奏感
由于儿童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其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低,他们在课堂中难以对学习内容保持长时间的注意,极易走神。因此,为了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在课堂中还应把握教学语言的节奏,包括语音、语调和语速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切忌平铺直叙,而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具有一定的旋律美和节奏美,和谐动听,引人入胜。教学语言语音、语调的变化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优势兴奋中心,使其保持持续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语速的变化,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内容而定,在学生容易懂的地方可以适当地加快速度,在讲授复杂或重要的内容时应该放缓速度或作适当的重复,即关键之处应有重音、重点之处应有重复、难懂之处应仔细咀嚼,让学生体验到汉语言的“节奏美”和“音律感”,获得美的熏陶。
三、课堂语言要有趣味性
兴趣和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速度。在快乐的、没有压力的课堂环境中,儿童的学习效率会更高。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觉得语文课丰富多彩、扣人心弦。通过教师的形象、生动的课堂语言,化晦涩难懂为浅显易懂,化繁为简。例如,许多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很容易把形近字、同音字等搞混,如“己”与“已”,学生就很难区分,对此,教师可以编写生动的儿歌,如:己是自己,已成过去;己口打开,兼容并蓄;已半张嘴,有点含蓄;己已相伴,相牵相伴。这样朗朗上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大大提高。
四、课堂语言要有激励性
儿童期是个体自主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家长、同学和老师的赞赏和鼓励有利于其能动性的发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某种行为在受到具体而及时的积极反馈后便会得到强化,在以后便会多次表现出这种行为。比如,儿童的助人行为得到表扬后,以后更容易做出助人行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及时的赞扬,让学生去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他们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的一句看似无意的话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每一句话,包括每一个学生。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句“回答得真棒!同学们鼓掌!”就可能会使学生自豪感油然而生,特别是对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在评价学生时回答时,应尊重学生的每一种想法,不抹杀学生与众不同或独一无二的回答,在充满激励和肯定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中,学生可以自然、轻松的融入课堂,全身心投入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五、课堂语言要有情感性
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习知识,也有与老师、与同学、与课文主人公建立情感联结的需要。在语言和文字作品中体验他人的情感,是促进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感情的主要手段,因而教师应用丰富有趣的语言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使教学内容更易于理解。富有情感的课堂语言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既促进其知识学习,也促进其情感能力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在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精心组织自己的课堂语言,让学生在规范而有节奏感的语言环境有效地学习汉语言知识,获得规范而優秀的语言表达方式,积极而主动地学习,也要使其在富有趣味、饱含情感以及激励的课堂语言氛围中获得心灵的陶冶和心理的满足,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