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丹
【摘 要】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研究北京中轴线。统计、整理中轴线相关非遗名录体系,列出完整北京中轴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结中轴线礼制文化、民族文化、宫廷文化、民间文化、商贾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从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分析遗产价值;提炼北京中轴线非遗在多文化圈交织与嵌套作用下传承至今的时代特性。
【关键词】北京中轴线 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特征 遗产价值
1.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老城(明清北京旧城)的传统城市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全长7.8公里。
北京中轴线体现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文化理念,反映中国传统都城风水的布局原则,集中展示北京城的文化特征。以中轴线方式规划、布局、营造城市,本身即是中国人对中正、对称、风水、运势等传统宇宙观的认知与实践表达,是一种“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角度看,本身即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北京中轴线”作为不可移动的遗址,从普遍价值上看,是表现这种轴线对称规划方式的物质遗存,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伟大成就的实物例证,属于物质文化遗产;而作为一种传统宇宙观的认知与实践,从实践者的传承赓续上看,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是文化遗产在“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相结合的典型代表,一轴带两翼,反映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依存关系。
2.北京中轴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北京中轴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北京老城范围内,社区、群体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北京中轴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指由中轴线相关社区、群体申报,并列入国家级、北京市级、东城和西城区级等三级名录体系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由中轴线文物遗产区与缓冲区范围内社区群体申报而列入名录的项目,与中轴线文化密切相关,受中轴线文化影响而产生、发展、传承、传播,计为北京中轴线非遗直接项目;由东城、西城区域内且文物遗产区与缓冲区范围外社区群体申报而列入名录的项目,与直接项目行政区域相同,文化意识相通,社区群体间交叉较为密集,计为北京中轴线非遗辐射项目。中轴线区域以外其他与中轴线有关的非遗项目,如为故宫提供琉璃制品的“琉璃烧制技艺”等可计为北京中轴线非遗拓展项目。
3.北京中轴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3.1深厚的礼制文化
北京中轴线积淀的丰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表现为中正对称的布局、雄伟庄严的宫廷、四面围合的庭院、均等方正的路网等一系列反映“礼”的秩序追求;在非物质层面上体现都城的礼制文化烙印,集中反映在口头文学、礼仪乐舞、宗教祭祀、节庆礼仪等方面。
中轴线相关的天坛、前门等传说均与礼制有关,既反映天人关系与人伦关系,又体现生活方式与伦理道德。如“天坛的由来”折射了民众对传统礼制的质朴理解;“全聚德招牌传说” 反映了中国传统礼仪道德观念;“刘伯温建造北京城”体现了皇城根百姓对皇家宫苑等级森严的礼制遐想。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逐渐积淀下能被大众接受的民间文学故事。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是纯正的中华古乐舞,是明清宫廷对古代雅乐的系统继承,保存了先秦时代的基本形态,被尊为“华夏正声”,是中轴线礼制文化在传统音乐方面的典型代表。
北京狮舞除民间北狮,还有皇家御用的太狮。明代钟鼓司、清代掌礼司,分管内庭祭祀礼仪乐舞。“掌礼司太狮老会”是北京地区存留至今唯一一档出自宫廷、执事器具保存基本完好、能够进行传统套路表演的太狮会,是中轴线舞蹈的典型代表。
青铜器作为传统礼器,其修复与复制两项技艺由来已久、相辅相成,至今故宫博物院仍传承着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
3.2多彩的民族文化
北京中轴线所吸附的民族文化与辽之契丹、金之女真、元之蒙古、明之汉、清之满等民族统治下历史各阶段发展密切相关。在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交融的过程中,各民族的非遗也得以交融发展,这种海纳百川、百花齐放的文化视野与气度,增强了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
随着历史发展,北方各游牧民族兴衰起伏,又受到回族等穆斯林民族发展影响,当下北京中轴线非遗项目主要以汉、满、蒙、回等四个民族为主。如代表汉族文化的古琴艺术、北京皮影戏、围棋等;展示满族文化的善扑营掼跤功夫、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天桥中幡等;体现蒙古族文化的北京蒙镶、葡萄常料器、宫廷正骨等;反映回族文化的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技艺、北京回族民间故事等。
多民族聚居的环境,仅从饮食文化方面,就造就了北京食物口味的融合性与品种的多样性。如宫廷奶品制作技艺,源于蒙、满等游牧民族自古食用奶制品,定都北京后又融入汉族奶品制作精髓发展至今。北京中轴线一轴带两翼,推动了东、西两城发展,受民族宗教活动影响,北京内城庙会中,西城护国寺与东城隆福寺地位尤為突出,号称“东西两庙”,以其为核心,形成中轴线两边风味小吃的集散地,孕育了护国寺清真小吃制作技艺、北京风味小吃制作技艺等一系列非遗饮食项目。
3.3鲜明的宫廷文化
北京自古是北方重镇,后经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京师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元以来不断描绘的中轴线,为这座帝都赋予了鲜明的宫廷文化色彩。中轴线延展的北京老城区,历来吸引名家大师、荟聚文人雅士、云集能工巧匠,汇集各方人才,直接服务于皇家宫廷,客观上推动了北京在工艺美术、表演艺术、医学医药等众多领域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中轴线的宫廷文化首先体现在以“燕京八绝”为代表的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类项目中,包括景泰蓝制作技艺、北京玉雕工艺、象牙雕刻、雕漆技艺、金漆镶嵌髹饰制作技艺、北京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北京宫毯织造技艺、京绣等八大工艺门类,汲取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在清代开创出中华传统工艺的高峰,并形成“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中轴线的宫廷文化还体现在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上,包括瓦作、木作、石作、搭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裱糊作等“八大作”,是中国传统营造技术的典范,对古建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此外,灯彩、补绣等集民间精华于一身,历史上直接服务于宫廷,也融入了宫廷艺术特色。
在传统戏剧方面,昆曲、京剧深受皇族推崇而登上宫廷舞台,并迅速扩大影响力,呈现出艺术精湛、高贵华美的皇家表演艺术水准。
此外,内八档花会是清朝每逢佳节庆典中由各部官员为皇家呈现的表演活动,包括礼部的中幡、兵部的杠箱、掌仪司的狮子、刑部的五虎棍、吏部的双石、工部的石锁、太子府的花坛、户部的秧歌等八大花会表演。这些项目享有皇家封赏的荣誉、严格规范的会规、气势恢宏的表演、与民同乐的风范,成为中轴线区域传统舞蹈、体育、游艺与杂技的亮点。
3.4浓郁的民间文化
都城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繁荣昌盛的发展也促使了民众的民间文化具有政治延伸、礼仪交往、追求品质等特点,成为中轴线上非遗的又一特征。在皇权至上的王朝时期,以中轴线为核心的皇城作为历代皇亲国戚盘踞、达官贵人云集的城市,带动了皇城根百姓对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的追求,造就了中轴线非遗的高品质,晚清八旗子弟更发展至巅峰。内画、毛猴、泥人、面人、脸谱等传统手工艺,养鸽、遛鸟、玩虫、放风筝等娱乐活动普遍流行。民国以后,非遗传承人流落民间,许多旗人后裔凭借原来的兴趣爱好谋生,非遗手艺转为养家糊口的技能。时至当今,这些渗透着老北京人生活美学的非遗项目随着非遗保护风潮的兴起得以弘扬。
市井百姓云集的什刹海,交错的胡同是中轴线的底色与肌理,滋养了京味儿十足的民间工艺,北京兔儿爷、北京风筝制作技艺、蜡果制作技艺、北京吹糖人等各色非遗齐聚。
五行八作荟聚的天桥,孕育了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涵盖北京评书、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等京腔京韵的曲艺项目,以及中幡、口技、抖空竹等京味儿十足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穆斯林生活的牛街,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生活方式,牛街掷子、白猿通背拳、奶酪魏奶酪制作技艺等非遗流传至今。
3.5发达的商贾文化
作为国都,北京中轴线延展的旧城区吸附了数量庞大、实力雄厚、品味高端的消费群体,使北京发展成为大型消费城市。众多非遗产品民为官用、官促民享,大幅提升了产品品质,推动了商贾文化发展,逐步形成众多非遗老字号品牌,相对集中于手工业、餐饮业、医药业等行业,涵盖众多领域。
商业老号云集的前门,是北京资本市场的萌芽地,也是商贾文化的发祥地,汇聚着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等众多老字号商铺群。
各地客商汇集的王府井,是清末以后的商贸新星,兴起了东来顺涮羊肉制作技艺、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同升和京派手工沿条缝绱工艺等众多非遗品牌。
文人雅士聚集的琉璃厂,是北京文玩书画交易的场所,透着高雅清新的书卷气,传承着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荣宝斋的木板水印技艺和装裱修复技艺、肄雅堂的古籍修复技艺等众多非遗手艺。
北京老城旧时流传的“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体现着非遗老字号重视品牌、追求品质的商贾意识。同仁堂的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六必居的初衷“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炽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饱含着非遗老字号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商贾精神,是中轴线非遗传承至今的内在动力。
4.北京中轴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4.1历史价值
北京中轴线是历史发展之轴。任何文化遗产都是历史的,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和不断注入新鲜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门类项目众多,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传承至今,其核心技艺难以用文字典籍来记录,而主要通过口口相传、手手相教、心心相授的形式得以传习,并通过长期的实践得以掌握。中轴线非遗使当代人能够直观的认识北京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构成、生产水平、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道德习俗等,是以人为载体的历史活态见证,有助于研究北京的历史发展、时代变迁。
北京中轴线也是民族融合之轴。中轴线的非遗是伴随北京作为多民族都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而形成的文化系统集成体,这些非遗源自中华民族内部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源自长城内外、燕山南北各民族非遗精华的荟聚,甚至源自佛、道、伊斯兰等诸多宗教的影响,还源自皇城内达官贵族与皇城根贫民百姓的往来互动,有助于研究北京的民族融合史、民族发展史。
4.2文化价值
北京中轴线是文化传承之轴。中轴线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蕴含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十大门类涵盖传统文化各领域,是中轴线文化的基因。如展现古代仪式中格律和韵脚的惯用语、小短诗的北京童谣,是中轴线民间文学的代表;宫廷音乐、佛教音乐、民间音乐融合,有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是中轴线传统音乐的代表;反映百姓朴素审美情趣的民间花会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是中軸线传统舞蹈的代表;传承于路家德顺皮影班社的北京皮影戏,是中轴线传统戏剧的代表;古事今说、佐以评论的北京评书,是中轴线曲艺的代表;解说幽默、翻扑激烈的“武相声”天桥摔跤,是中轴线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的代表;在口小如豆的方寸透明壶内壁反手书画的北京内画鼻烟壶,是中轴线传统美术的代表;受都城规划布局影响的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是中轴线传统技艺的代表;融合蒙医正骨术与中医骨伤科精髓的宫廷正骨,是中轴线传统医药的代表;京腔京味儿、合辙押韵的老北京叫卖,是中轴线民俗的代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北京中轴线非遗的文化价值在于展示了北京人的精气神。
4.3艺术价值
北京中轴线是艺术美学之轴。中轴线非遗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体现美善交汇于中的审美价值。从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等天人合一、人物共生的建筑营造艺术,到昆曲、北京皮影戏等美美与共、雅俗共赏的舞台表演艺术,再到北京玉雕、北京绢人等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交相呼应的工艺美术,涵盖雕、錾、塑、作、扎、绘、织、绣、唱、念、演、奏等各种艺术类别。中轴线的艺术品类形式丰富,浸透着北京人的审美意识与美学个性。
4.4科学价值
北京中轴线是科学实践之轴。中轴线非遗是北京老城历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民众创造能力与认识水平的凝结与反映。中国人自古不断总结中医诊疗、药材炮制、制剂方法等医学科学理论,形成完备的中医学,时至今日,王氏脊椎疗法、同仁堂阿胶传统制作技艺、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等非遗仍备受推崇。从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金属工艺品锻錾工艺、北京蒙镶、景泰蓝制作技艺、北京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等一系列非遗中,可以窥视中国人冶炼与金属工艺的科学发展历程。阴阳、五行、八卦作为东方哲学科学的代表,在传统体育形式上表现为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非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与实践,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立春习俗之鞭打春牛、清明习俗之家训格言等非遗,是北京中轴线版的二十四节气,体现民俗活动的科学性。
5.结语
北京中轴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中轴线地理、历史、人文、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反映了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变迁,是皇城根的生活美学、老北京的文化基因。
北京中轴线非遗在多文化圈交织与嵌套的作用下产生、发展,传承至今仍表现出符合当代社会的时代特性:从传统礼制追求到中正仁和的文化认同;从南北文明碰撞到交错相融的统一发展;从皇家宫廷独享到全民共享的意识转变;从民俗民间发展到品味精致的文化繁荣;从商贾商贸蓬勃到百年不衰的品牌精神。
中轴线非遗蕴含北京人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风貌、伦理观念等活态文化遗存,是思维方式、精神价值、文化意识的时代表达,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是北京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写照。
参考文献
[1] 张宝秀:《北京中轴线的起源、发展与地位认识》,《北京学观点》2020年3月9日第5期.
[2] 呂舟:《北京中轴线申遗研究与遗产价值认识》,《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4月.
[3]《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2018年1月版.
[4] 王汉杰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础文化汇编》,外文出版社2012年版.
[5]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北京文史历史文化专辑:古都北京中轴线》,北京出版社2017年版.
[6] 卢美慧等:《皇家内八档花会百年后重现北海》,《新京报》2012年1月24日第A05版.
[7] 王兰顺、张田:《京腔京韵话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9年第1版.
[8] 李建平:《北京城中轴线申遗与文物保护》,《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8月.
[9] 金良浚:《世界名城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