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刚 房华
人们常说的鱼米之乡陕南,即汉中盆地,它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不仅为油菜花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还为国鸟朱鹮营造了繁衍生息的宜居家园。近年来,洋县不仅大力发展以油菜花和梨花为主的“美丽经济”,同时更热情地拿出“美丽朱鹮”这张神鸟名片,来召唤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们。
春天到陕南赏油菜花、观朱鹮,已然成为一条国人旅游热线。“一花一鸟”让洋县卓有成效地提升了人们赴陕南的旅游熱情,拉动了当地的消费经济,提升了当地群众的收入,也推动了基础设施的改善,助推了乡村的振兴。
曾经神秘无比、如今依然神奇的国鸟——朱鹮,对笔者有着神秘而巨大的吸引力。因为汉中曾是笔者的第二故乡,当年就听到过洋县发现朱鹮的传说,自那时起我们即对朱鹮产生了某种执着的好奇。一群白衣红裙的舞者,轻盈旋转跳跃,犹如朱鹮在山水间翩翩起舞—今年央视春晚,舞蹈《朱鹮》更是惊艳了全国观众。
在人类的记忆深处,朱鹮性情矜持、优雅、高贵,被誉为“吉祥之鸟”。在历史的长河中,朱鹮是古老的鸟仙。从油页岩中发现的鹮类化石表明,鹮科鸟类生活在距今6000万年前的始新世,现存的仅有大约16属26种。中国的朱鹮因其珍贵而享有“东方宝石”的美誉,与国宝熊猫齐名并扬名于世界,它以其特有的羽色和优雅的体态以及翩翩轻盈的舞姿,为历代诗人所歌咏。
据资料介绍,朱鹮属鹳形目鹮科,古称朱鹭、又叫红朱鹭,为东亚特有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成鸟中等体型,后枕部有柳叶形长羽冠,全身羽毛颜色主要以白色为主,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粉红色。繁殖季节的成鸟,头部和颈部分泌出黑色颗粒,将头颈肩部沾染成灰黑色,此时的颜色变化是由分泌物造成,而非羽毛本身颜色的变化。
朱鹮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40天离巢,性成熟为3岁,寿命最长的记录为37年。
来洋县观赏拍摄朱鹮,笔者已有过几次经历,但每次只是泛泛地在洋县生态园朱鹮养育基地短暂观赏而已。此番来到洋县,主要是为了在野外寻找、观看、拍摄野生的朱鹮。首先安排的时间必须充裕,其次需要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鸟导”。经鸟友介绍,我们有幸结识了一位洋县当地从业多年且知名度挺高的“鸟导”小苏。经验丰富、性格爽朗的小苏,知道方圆百里内朱鹮们出没的地方。通过与小苏的接触,笔者了解了一些有关朱鹮的常识,并听到了不少有关朱鹮的故事。
我们来洋县的第二天,便由“鸟导”带路去寻找“神鸟”。车在蜿蜒的山区小路上缓慢前行,在毗邻田野的疏林山丘上,终于发现了一个朱鹮的窝巢。第一次看到大树顶端正在静静孵卵的朱鹮,内心真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为了不惊动它们,笔者一行只能蹲坐在事先搭好的隐蔽棚中。
等待良久,终于有一只外出觅食的朱鹮伴侣飞回来“换班”。它长长的尖喙还叼着几缕干草,或许是为了筑巢而用,一看就是个顾家的“暖男”。巢中孵卵的那只朱鹮,大概早已饥肠辘辘,给“接班”的伴侣腾出窝巢,便匆匆飞向远方觅食去了 。
随着观看拍摄的地点不断地变换,在汉江沿岸终于看到了结队飞来的朱鹮鸟群。它们在浅滩中寻找着鱼虾,有的则在沙滩上嬉戏打斗,“鸟导”说那是朱鹮在谈情求爱。不少白鹭、苍鹭与它们相安无事地同处一地,它们之间本来就是伴侣鸟的关系。看来鸟和人类一样,都渴望祥和安定的环境。
观察朱鹮与人共处的和谐氛围,也是来洋县观鸟的一大体验。朱鹮保护区环境优美,山清水秀,人鸟和谐。清澈的溪流,茂密的松树林,零污染的冬水田,山间农户人家做伴,这里是享受自然、感悟人生、返璞归真的绝佳去处。
随着几十年来对朱鹮的保护,洋县人民为了朱鹮,种粮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养成了不惊扰轰赶的习惯,使它们成了洋县人的好朋友。尤其是田间劳作的农民,更得朱鹮的信任。插秧时人在前面劳作,朱鹮就在秧田里觅食泥鳅、黄蟮;挖土豆时,朱鹮就在农家翻过的泥土里啄食小虫。人往前走一步,朱鹮也往前跟一步。它们喜欢的美食——泥鳅、青蛙、蚯蚓等就在田地里,它们聪明地知道农民耕作时,那些“美食”会轻易地送到嘴边,如果没了田地它们觅食的难度会相应增加。很多朱鹮就栖身于村民的房屋或门前的树上,农家人进出、放牛、劳作,它们也不躲避,相安无事,其乐融融。可以想见,在很久以前的农耕时代,朱鹮与人类应该就是如此和谐共处的。
有关朱鹮与人相伴相生的关系,我们听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81年5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的山林中,发现了两个朱鹮的营巢地,共有7只朱鹮,其中4只成鹮、3只幼鹮。但若干年后它们全部飞走了,原因是当年姚家沟仅有的7户农家响应政府的扶贫政策要求,全部由山区搬迁至富裕的平原地区。因此荒芜的田地使得朱鹮们很难再找到所需的食物,只好被迫迁徙到有人烟的村落附近安家。
来到洋县,朱鹮生态园是必须的打卡之地。为加强对朱鹮的保护,洋县人于1990年建立了朱鹮生态园。
朱鹮生态园是我国唯一集科研、教學、保护为一体的野生朱鹮救护饲养繁育基地,也是集自然保护、科研、观赏、游览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堪称“西北之最”的朱鹮野化驯养大网笼占地近万平方米,游客在这里随时可以零距离一睹朱鹮真容。我国向日本、韩国赠送的7只朱鹮“友友”和“洋洋”等均来自这里。现在朱鹮已走出国门,飞向世界,成为友好和平的使者,在外交、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意义。
据资料介绍,朱鹮这一物种曾广泛分布于东北亚地区。二十世纪30年代后,因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变迁等原因,朱鹮难以适应被破坏的栖息环境,种群数量骤减。在1981年以前,鸟类学家最后一次见到野生的朱鹮是在1964年。而后,在1964~1981年这十几年间,再也没人见过朱鹮的踪迹。
1978年起,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鸟类学家们组成考察队,调研了东北、华南和西北,跨越九省区,终于在1981年5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在陕西省洋县发现了朱鹮的营巢地。当年6月,在洋县发现的7只朱鹮中的1只幼鸟意外地从巢中掉落,被紧急送往北京动物园。整个八十年代,总计有6只朱鹮先后从洋县来到北京,建立起我国的第一个朱鹮人工种群。如今,当年6只朱鹮中还有1只叫平平的健在,已经35岁高龄,相当于人类的100多岁。
之后几十年,国家在陕西、北京、浙江等地共建立了13个朱鹮保护地,以加强对这一稀有物种的保护,使朱鹮摆脱了灭绝的危险,并开始繁衍。时至今日,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由1981年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7000余只,其中陕西境内5000余只(汉中境内3000余只)。而且这逐渐庞大的朱鹮种群,全是40年前中科院刘荫增等人在洋县姚家沟找到的那7只朱鹮的后代。
洋县人民40年来坚持在朱鹮活动区禁止开矿、狩猎、伐木,禁用化肥、农药,高速公路避开朱鹮保护区,高铁也专门在汉中地域架设蓬网,防止朱鹮栖落触电。引导农民保留天然湿地和冬水田,保护好朱鹮的觅食地,建立朱鹮保护站、救护饲养中心。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4万亩,疏通渠道30余公里,为朱鹮营造舒适的栖息环境。为了不惊扰朱鹮,村民们普遍不养狗,林业部门为每一只朱鹮佩戴脚环,为的是能够精准跟踪监测到朱鹮的飞行轨迹。
中国在朱鹮保护工作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朱鹮保护是世界上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范例。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有关国际组织曾先后多次到朱鹮保护区考察交流,朱鹮保护已走向世界。九十年代朱鹮被国家领导人曾作为国礼赠送或借给日本和韩国,并选派中方技术人员帮助日本、韩国重新建立朱鹮种群,极大的提升了中国在自然保护领域的国际声望。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曾感慨地说过:“要在偌大的中国寻找一种已经失踪了20多年的罕见鸟类,犹如大海捞针!”这位科学家为挽救濒临灭绝的物种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之际,在国庆游行队伍中,一个手持朱鹮卡通形象的绿水青山方阵格外引人注目,当他们缓缓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朱鹮在全国人民的心中已然成为“绿水青山”的代言人。
相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继续坚持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发展路径,沿着这条从绿水青山开辟的道路走下去,一定能让未来的中国既有现代文明的繁荣,也有生态文明的美丽,使我们每天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到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丽精灵——朱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