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星,周尚成,张 永,杨金彩,宋亚峰,罗 杰*
(1. 十堰市太和医院发展策划部,十堰 442000;2.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州 510006)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在快速增长。如何满足康复患者的康复医疗需求以及地级城市是否需要建立一定数量的康复医院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湖北一地级市新建的康复医院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A康复医院”),分析新建康复医院的成本、产出和效果,探讨运行中的相关问题,可以为地级城市新建康复医院提供参考,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卫生、医改政策提供参考。 A康复医院基本情况如下:由当地一家公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以下简称为“本部”)全资新建,是该医院的一个分院,没有申请独立法人资格;该康复医院的建筑是租赁的,合同意向为20年,一期租赁期为10年;建筑面积35 000多平方米;2015年6月开业当年开设病床400张;医护技人员合计302人;设门诊、医技科室和独立的治疗平台,没有设置急诊科。建有7大康复专科共12个病区,11个治疗科室,9个评定室;配有磁共振等医用设备。该康复院区基本达到2012年原卫生部颁发的《康复医院基本标准》中三级康复医院的标准。2019年出院量11 320人次,门诊量68 868人次。
1.1 资料来源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上述医院对外报表数据,包括《医院财务年报》《人事信息报表》和常规统计报表,数据统计口径按照《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执行。访谈资料来自对该医院内部相关人员的小组访谈。
1.2 研究方法对新建康复医院的投入、成本和效益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收支比较。
选取A康复医院部分科室主任、护士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共15人,进行小组焦点访谈,访谈提纲条目主要包括:对康复医院运行的满意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康复医院发展的建议等方面。通过对访谈观点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提炼主要观点,并进行分析。
2.1 新建康复医院的投入和产出为了节省篇幅,投入产出数据见表1、表2和表3。资金投入中主要是装修费和设备资产投入;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达到55.79%。医疗收入:门诊收入中,药品收入占比64.42%,治疗收入占比比较低(4.54%),检查收入占比27.84%;住院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82.17%,其中:药品收入占比25.44%,治疗收入占比52.23%,检查收入占比比较低(9.9%)。医疗费用和效率: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均高于全国地级市综合医院平均水平(门诊:246.7元、258.5元、267.3元和281.7元,住院:10 972.9元、11 324.4元、11 594.9元和11 914.0元)[1]。住院患者中,来源于本地城区患者占比2015年为69.11%,以后逐年降低。投入产出:以医疗收入减去总支出计算收支结余,前三年结余为负数,2018年、2019年结余分别为227.73万元和714.2万元。
表1 A康复医院投入情况
表2 A康复医院2015—2019年收入支出(万元)
表3 A康复医院2015—2019年部分业务指标
2.2 专题访谈的结果为了节省篇幅,访谈结果概括如下。大多数访谈对象不赞同将康复医院从本部分离,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核算单位。另外,其认为,康复技师数量不足,学历偏低,年龄偏轻,人员占比前几年没有达到《康复医院基本标准》[1]的要求。治疗师与医师协作存在问题:各治疗科室的康复技师由所在科室管理,临床科室医师对这些康复技师没有管理权限。专科细分后出现部分科室“抢”患者的问题,部分病区之间竞争激烈。康复项目收费偏低。医疗费用高,患者负担重。
3.1 新建康复医院投入大、利润率低从研究结果看,A康复医院的投入中,用于装修和租赁的费用比较高,如果完全新建,则投入在用地(有的地方是政府有偿划拨,有的地方是低于市场价出让给医院)、盖病房等基建中的费用将更高。该康复医院由本部医院派出管理团队,只设置一名执行院长,对康复医院进行常规事务管理;职能部门只有6个:综合办公室、医务办、治疗部、护理办、社区康复部、门诊办,人员只有11人;后勤和保卫人员8人,其他部门都是本部临时派出人员开展工作,其他管理事务包括党务、宣传、人事管理等工作都由本部职能部门负责。总体来看,职能部门比较精简,如果是完全独立的康复医院,管理团队数量会增加,人力成本、管理成本也将增加。从该康复医院建成后近5年的收支结余情况来看,前三年结余为负数,2018年开始有结余。如果考虑医保超控负担费用,则收支结余更低,可能在10年内难以达到收支平衡。
3.2 地级城市新建康复医院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慢性病患病率不断上升,以及残疾人对康复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2-3],都从侧面证实我国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将日益增长。但我国康复医院发展比较滞后[4]。从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全国共有康复医院637个,其中公立性质只有152个,非公立485个;国内大于300张床位的康复医院只有57个,平均每个省不到两个,其中大于400张床位的康复医院只有30个;康复医院数量比口腔医院、眼科医院、骨科医院的数量都要少,总资产(2 434 927万元)和心血管病医院的资产金额相当[5],但少于口腔医院和眼科医院。而康复医疗服务的特点,决定康复患者主要选择就近治疗。而且,从康复医学发展趋势来看,康复医学专业也在不断细分[6],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康复医学列为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之后的第三医学[7]。建立适量的康复医院,可以促进康复医学各专业发展。
鉴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每个省新建一定数量的地级城市的康复医院是有必要的。至于究竟要建多少个,则需要根据当地康复服务需求、三级康复服务网络建设现状等因素来测算。同时,对疾病急性期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有文献指出,早期1日的康复效果等同于慢性期康复1个月的效果[8]。因此,在新建地级城市康复医院的同时,也应加强各级三级医院、县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做好急性病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