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红 李焱
(1.天津市北辰医院耳鼻咽喉科,天津 北辰 400300;2.天津市北辰医院急诊内科,天津 北辰 400300)
眩晕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主要由于机体对空间定位产生障碍所致。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眩晕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1-2]。临床上常见的眩晕症主要包括耳石症、梅尼埃病以及椎基底动脉(Vertebrobasilar artery,VBA)狭窄引起的脑供血不足,不同种类的眩晕症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症状均存在一定差异[3]。由于大部分眩晕患者发病前均无明显征兆,而眩晕症在临床上往往与多种疾病同时发生,因此目前尚无预防眩晕症的有效措施[4]。对于眩晕症患者现阶段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主要有镇静剂、止吐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以及激素类药物等[5]。
倍他司汀具有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在改善患者微循环的同时可促进细胞外液的吸收,减轻眩晕症状[6];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通过减轻细胞内的钙负荷,在改善患者脑部微循环的同时可稳定细胞[7],因此是临床常用的眩晕症治疗药物。本文旨在分析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具体情况如下。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2.57±5.33岁,病程0.5~1.5 y,平均病程1.02±0.32 y,其中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高血脂20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2.53±5.16岁,病程均在0~2 y,平均病程1.06±0.21 y,其中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高血压13例,合并高血脂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眩晕诊治专家共识》[8]中所提出的眩晕症临床诊断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心、出汗、耳鸣等临床症状,经影像学及超声检查后确认存在相关病灶,均已知悉此次研究并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自身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者、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存在内分泌及血液系统功能异常者、已知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史者及依从性较差不愿配合者均不纳入此次研究。
所有患者均根据基础疾病予以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血糖、血压及血脂等控制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补液治疗以维持其机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倍他司汀片(厂家:上海皇象铁力蓝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3161;规格:5mg×100片)5 mg tid;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规格:5 mg×20片)5 mg,每日于睡前服用1次即可,以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
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均采用国际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估眩晕症状,DHI评分标准[9]:患者需结合自身情况如实填写该量表中的10个条目,分值范围为0~40分,分值越高表明其眩晕症状越严重。
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头痛、疲乏、瘙痒等)发生情况。
疗效评估标准:若患者经治疗后其恶心、呕吐、出汗、耳鸣等临床症状均消失,可正常开展工作及生活,且未发生其他并发症判定为显效;若患者上述症状均有改善,工作生活基本恢复,且未出现其他症状判定为有效,若患者上述症状未缓解,仍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且出现其他并发症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率(n(%))表示,采用卡方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治疗前DH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DHI评分情况(±SD,n=45)
表1 患者DHI评分情况(±SD,n=4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4.23±3.69 15.33±3.28* 对照组 34.39±3.55 24.37±3.11
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为82.22%(37/45),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而观察组总的不良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2 治疗后有效率对比(n(%),n=45)
表3 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n=45)
药物均会引起不良反应,服用倍他司汀可能会造成部分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等轻微症状,若未合理控制氟桂利嗪胶囊的用药剂量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唾液分泌和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反应。袁庆等曾对前庭性偏头痛眩晕患者分别予以倍他司汀单独治疗及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利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发现联合治疗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眩晕发生频率及强度均明显低于单用倍他司汀治疗者[10],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经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也说明对眩晕症患者采用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情况,且患者经联合治疗后不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因此,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眩晕症的临床价值较高,但由于二者均会给患者造成轻微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需综合评估患者自身状况,在严格把控用药剂量基础上酌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