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类音乐通识课程建设探究高校美育新生态
——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例

2021-07-19 07:13
齐鲁艺苑 2021年3期
关键词:通识美育音乐

边 懿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高地,美育是高校教育春风化雨般的养料和着实有力的根脉。近代美学家、教育家们对于美育的内涵与方法、高校美育的地位与价值都有深入研究。但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美育却一直边缘化,被混同于高校德育或置换为基础艺术教育、美学知识教育等,其育人功能还未得到重视,美育工作的滞后已不能充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当下“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历程中,美育教育理应突显其育人价值与时代意义。

一、高校美育的时代紧迫感

从历史观看我国的美育历程,可显见其一脉相承的育人理念与发展脉络。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将“美育”从西方引入中国,力求以“完美之人”救国济民。后经梁启超、朱光潜、李泽厚等结合中西古今美育理论相互参照阐发,具有了系统化的人本内涵和启蒙价值,成为高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的思想来源。当代学者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具象、深化。曾繁仁系统提出了“中和论”的美育观点,并认识到美育具有沟通科学与人文的中介功能;仇春霖着重美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林卫则从本体论、审美的发展论以及方法论角度,将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进行了剖析等等,可谓学理醇厚、高屋建瓴。

诚然,中国的美育思想源远流长。正如曾繁仁先生指出的,审美教育的发展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的[1](P182),祁海文说:“中国美育思想的产生是以礼乐教化观念从不自觉发展到自觉为主要标志的。”[2](P6)先秦时期,“孔孟荀”的“乐教”思想,已进入较成熟的自觉美育阶段,其经典的核心思想与“乐教”理念,值得我们当代师者斟榷、学习与传颂。特别是,在实现建构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历史征程中,全面弘扬优秀传统经典,提升美育教育,已是国之所向、众志所归。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美育工作指导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对近阶段和今后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2016年、2017年教育部先后分批次的与各省市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并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教体艺[2017]7号),破解当下学校体育美育教师紧缺问题;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明确到2022年美育建设有突破性进展,2035年逐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同年4月21日召开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直至2020年,在武汉疫情平复、全球疫情大爆发的背景下,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可谓全方位、全过程覆盖,彰显美育之重、国之所重。

二、实践类音乐通识课程的体验与现状

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是高校美育建设的重要板块,梅贻琦先生曾言:“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然而目前关于这一类别的实际应用性研究并不丰赡,文章围绕山东财经大学实践类音乐通识课程的授课体验展开论述。

(一)课程背景与设置

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建,是财政部、教育部和山东省共建高校。关于学校音乐类通识课程,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经学院于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起都有开设“音乐鉴赏”课程,2015年春季学期山东财经大学开设了“钢琴演奏”“声乐演唱”“形体与舞蹈”三门技能型实践类音乐通识课程,两门鉴赏类通识课程“世界音乐巡礼”“流行音乐”以及“音乐心理学”一门基础理论型通识课程,2017年又增设“合唱艺术”课程。其中实践类课程“钢琴演奏”的开班方式为3人成班,“声乐演唱”为6人成班,“形体与舞蹈”“合唱艺术”为20人成班,均为2学分,34学时。(1)本节选取实践类音乐通识课程的课程体验为研究对象,所以此处仅以这类课程的开班方式予以介绍。

实践类音乐通识课程是在学校音乐学专业暂停本科招生的背景下,在学校、学院领导的支持、倡议下开设。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一则具备有科目课程的专业师资,都是有着五年及以上高校音乐学专业授课经验的副教授与讲师;再则,当代综合类大学的学生各项素养逐步提升,具备社会艺术八级、十级的演奏水平和原创音乐社团,缤纷多姿,而且这一技能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对零基础的同学也有着浓厚的感召力,音乐实践类课程的选修学生人数、开课比例和授课品质一直在学院、学校的通识课程中赢得好评。

(二)学生生源与教学

课程的显著特征是大学生的兴趣浓厚,课堂积极性强,回课效果良好。学生生源情况可就“钢琴演奏”课程窥见一斑,主要情况有三种:一种是从未接触学习过器乐,但想通过这种实操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培养自身器乐爱好的零基础学生;一种是大学之前接触、学习过乐器,但后期未能坚持,基本识谱或淡忘,与正确、精准的读谱有一定距离,演奏方法也存在不规范问题,此类学生授课初期可与前一类别等同;还有一种是大学前已获得社会艺术水平八级及以上,具有一定的视奏、演奏能力,但从专项技能的视角,比方如何提升手指的支撑力,如何弹出连贯如歌的声音,指尖如何把控琴键的触键音色,如何做到真正的放松,如何参透音乐的意境等,还需要得到专业引领与提升。

纵观教学,教师需把控以下几方面:

1.准把脉、善施教: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审美缤纷多元,从古典到流行,从民谣到爵士,从影视到动漫可谓纷繁多彩。教师通过开课第一周的体验对学员基础进行详尽的普查尤为重要,需准确把握学员所属基础类别,沟通交流学员音乐风格喜好及选择课程的初衷目的,结合各自兴趣与自身特点,确定介入曲目内容和学习技法,从而制定课程计划与学期目标,“一人一案、因材施教”。另外,对于有基础的同学,通过第一周教师观看其演奏,需精准地找到该生亟需解决或更正的技法与音乐表达方面的问题,这会是曲目学习围绕的中心,是整期课程的指引与灵魂。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学生的“艺道”在这一阶段即可畅通。从某种角度讲,教师精准地找到这一“诟病”并进行有效的调示,会直接关系到当下的训练,并触发今后艺术的升华。

2.易博才、易通识:基于通识课程的属性,教师需及时、准确地转变与音乐专业学生之教学差别,有效地更迭教学指导思想和观念,使通识课真正做到“通识”。这一“通识”不仅仅是给学生多布置一些流行、现代曲目的平白陈列,而是了解作为艺术整体的基本性原理与规则,继而上升为对美的抽象把握的能力,更多的体现在教学理念上。从教师授课语言到形象、优质的课堂,从作品风格到音乐史论的介入,从技法练习到音乐语气的表达,从手指触键到音乐色彩的感悟,每一个层面都表明艺术通识课教师不应仅为具有单一艺术技能的高水平艺术工作者,而应是博才、通才型,要求艺术视野和理论素养达到一定高度。

3.品文化、见史略

实践类音乐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从单一性的技法传授为主,切换为讨论、小组会课观摩、艺术展演实践等模式。鉴于选课学生大都没有接受基础乐理知识以及中外音乐史论的学习,特设在小组会课时或单独设置“音乐知识讲堂”进行音乐史论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音乐基础常识,积累中西音乐史框架、音乐人物、风格流派的认知。音乐是时代的产物,特别是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需透彻其历史、文化之背景,参其人文要素,才能准确把握作曲家的音乐风格特征。学生只有获得亲身体会的音乐感受和反思性洞见,才能真正有所呈现与演绎。所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仅存于技术与经验的传授层面,而应从作品中见人性,从音乐中品文化、见史略,真正理解音乐背后的影像。

(三)课程体验与现状

1.课程设置

纵观山东财经大学目前的音乐通识课程设置,如下表:

表1 山东财经大学开设的音乐通识课程

实践类音乐课程在综合类高校中从开设时间、课程类别来看,可谓富有特色,也契合当下高校美育的整体指向。但就目前选课情况看,“钢琴演奏”“声乐演唱”课程热度高涨,“形体与舞蹈”“合唱艺术”并不理想;音乐基础理论类课程中“音乐心理学”为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此类课程中还需切实结合高校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需求积极增设音乐基础理论和音乐史论;音乐鉴赏类课程还应切实结合师资与学生需求增设与音乐实践类相对应的鉴赏板块,让学生在实践与聆听鉴赏中全面提升素养。与此同时,艺术评论也应是艺术通识课程的重要模块之一,只有站在哲人对艺术的见谛与评论的臂膀之上,才能灼见当下艺术与生活,全面提升艺术修养。

2.课程传播

目前课程大都是学生选课时从系统所见,因兴趣而选;还有一部分为前期学员的“好感”推荐及上一学期未能选上而继续争取。应该说,面对严峻的就业、专业学习和考研压力,大学生的课程导向性很强,对于此类美育课程如非由衷爱好一般不选。因此,为更好的营造校园美育文化,实践类音乐课程应持续增加传播渠道、增强传播力度、提升传播质量,逐步打造课程品牌,提升大学生的美育认知。

3.艺术实践

课程每学期会组织一次选修学员的艺术展演,既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有益的艺术实践。在专业水准的平台模式中,学生展示的曲目是在教师指导下某一阶段性成果的呈现,对学生而言是大学生涯的难得经历,也是逐步克服自身心理壁垒,真正展示才艺、聆听音乐、表达音乐的过程,这正是课程教学的美育价值所在。艺术展演实践的保质进展与传承,需要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备。与此同时,专业教师会向学生推荐高品质音乐会,引导学生观摩、聆听,在课堂内外形成良性循环。

三、新时代的高校美育生态建构

(一)“大美育”生态观

1.“大美育”格局

当下的高等教育,特别是近三年,美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校对于美育教育的认知逐步提升,如何于懵懂的大学生涯中参悟美育?如何营造校园美育环境?笔者以为要从顶层设计突出“大美育”理念。席勒认为“美”是表现出它是人的一个必要的条件[3],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倡导以美育培养“完全之人物”。美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4](P69),不应为单一性的艺术教育,而应体现于其他教育形式的审美追求之中。如林卫在校园审美文化的结构分析中提出四个层次,即艺术课和课外艺术活动、非艺术的课程中的审美要素、人际审美关系和审美环境[5](P350)。“大美育”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格局,是涵盖、辐射到教学内外一切相关的学校活动的范畴,是以“成人”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观。

所以,高校美育应贯穿各学段,“需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6],合理有机地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将具有审美蕴含的资源纳入美育框架,共构校园“大美育”思维。

2.完善机制

随着美育教育的逐步深化,欠缺的系统化教育逻辑、不完备的管理体制等一系列的机制滞后成为高校美育的普遍问题,构建新时期高校美育的实施体系和完备的组织保障刻不容缓。树立新的课程理念,从美育内涵拓展、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艺术实践、智库建设、发展性评价、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体系。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阐述“把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7]。

在“开足开齐公共艺术课程”的时代美育背景下,需着力凸显高校自身特色,使大学生真切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体味新思想的独思,逐步建立美育话语体系,这是一系列深入的、纵向性美育生态建构。

(二)“知行合一”特质的育人生态

在新时代教育思想的指引下,高校美育不能纸上谈兵,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且有所思、脚踏实地,积极借鉴先秦儒家传统的知行美育思想,构建育人生态。

1.先秦儒家美育思想

儒家强调通过“实践教化”来实现美育,而实践的途径就是“诗教”“乐教”。从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乐以治性”(《论语正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游于艺”(《论语·泰伯》),到郭店楚简“德生礼,礼生乐”(《语丛一》)、“由礼知乐,由乐知哀。……有知礼而不知乐者,无知乐而不知礼者”(《尊德义》);从孟子“仁言,不如仁声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闻其乐而知其德”(《孟子·公孙丑上》)、“与众乐乐”“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到荀子“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乐论》)、“君子以钟鼓道志向”(《荀子·乐论》)、“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荀子·乐论》),都强调音乐是修养治心、通德通礼、圣人治世之大道。同时,孔子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荀子认为“凡奸声感人而逆气迎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迎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也。”(《荀子·乐论》),提出音乐的分别,有“善”有“恶”,音乐审美的分别,有“正声”以“顺”,“奸声”以“逆”,《礼记·乐记》也载“制雅颂之声以道之”,都指向音乐的“美善合一”。

孔子有曰:“听其言而观其行”“言忠心,行笃敬”(《论语·公治长》)、“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荀子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既肯定知指导行,又表明行重于知,这种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知行统一观,对于当下高校美育建设的一系列实施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

2.借鉴前行

回顾我国高等学府的美育经验,借鉴前行。如在课程体系方面,公共艺术课程一方面可纵向深入:如清华大学设置有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高水平艺术实践课程;北京大学设有暑期课程(2)各院系将部分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程、社会考察和调研、本科生科研、通讯课、体育课等内容,安排在暑期集中进行,以保障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暑期学习课程中也有部分艺术教育类课程。如2004-2005学年暑期课程中艺术类课程有四门:“基本乐理与管弦乐基础”“西方音乐史及名曲欣赏”“中国美术史及名作欣赏”“美学与艺术欣赏”。而且课程分为三类供校内外学生选修:A教学计划内必修课程、B半开放课程、C完全开放课程,外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可选修B和C类课程。。另一方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横向可持续发展:如北京大学2001年9月就曾为突破人才培养的固有模式,推行了以培养真正意义的复合型人才——“元培计划”,即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与此同时,20世纪初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年1月成立,由校长蔡元培任会长),21世纪初又成立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2001年4月9日成立,金曼任院长),这种高等教学科研机构之“美育高端智库”对于新时期美育建设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教学乃育人之本,只有设立完备、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才能确保美育的实质成效。

管理体制方面,笔者查阅到有学者提及20多年前,冯友兰先生忆及清华大学往事时,对“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体制无限感慨,予以很高评价,这也恰恰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努力推动的制度。中国两所最高学府的育人体制蓦然契合,不得不引起思索。

3.自然社会美育

“鸟鸣,蝴蝶,云朵、阳光,月夜,运行有序的星辰……”[8](P11),人类最初的美育便是在自身的劳动实践中得到自然界的感召和感化。先秦儒家对这一点也有很深的见谛。孔子自己“见大川必观”(《大戴礼·劝学》),很注重自然美对人的熏陶作用。《庄子·渔父》说:“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瑟”;《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都表明孔子喜好自然优美的教学环境。正是在其比德审美观的影响下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论语·子罕》)。孔子认为人的品格和自然物是共通的。荀子也认为当人们在观察自然事物的同时,往往会从自然事物中联想到人及其品质有相类似的地方,从而达到美的愉悦的境地,最终完成美育的过程:

君子狭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篇》)

高校校园应尽可能地发挥审美艺术创建、美化校园,让学生沉浸在极富学养的自然美的意蕴之中。可特设一些富有艺术美、文化美的长廊亭榭、画栋雕梁——小桥流水,朗朗书声,全面丰富校园美育。同时,引导学生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感悟自然,体恤社会,反哺专业。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此道。

“践行”贯穿高校美育全过程,是学校教育各学段全面发展的宗旨,构成了高校美育生态的横向、可持续发展。2019年4月16日,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美育工作评价方案》(鲁教体字[2018]6号),明确了高校美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到教师队伍、艺术实践和条件保障,涉及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高校美育教育中如何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让美育真切融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是美育绩效的重要因素,更是美育长效机制的最强源动力。

(三)“浩然正气”的精神家园

先秦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中,无论是孔子的“里仁为美”(《论语·里仁》),孟子的“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天下》),或是荀子的“君子知夫不全不智之不足以为美”(《荀子·劝学》),都把内在修养的提高和完善作为审美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1.中和之美

曾繁仁先生曾指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致中和’”。这里的“中”,不能绝对化地赋予“调和”“折中”等内涵,而是蕴涵着“正”“准”“适”等尺度的意蕴和精义。“中和”既是选择审美艺术的标准,也是审美教育的理想。孔子提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论诗则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论乐则有“尽善尽美”之言,又使“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论君子则有“文质彬彬”(《论语·雍也》);论社会秩序则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等。孔子将它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并通过礼乐文化的规范与引导,使其达到“乐和民声”(《礼记·乐记》)、“文明以止”(《易·象》)的社会审美价值追求。

青年作为国之栋梁,如何摒其心性以中节?与人与事交际,如何“各正性命”?国际环境云诡波谲,如何“不畏浮云遮望眼”,静观细辨?“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记·乐记》),应该说,儒家中和之美的审美尺度,把人格的文化心理结构积淀于人格美的审美形象之中,而艺术正是完备其审美体验、建构审美形象的重要途径与品格实现。

2.“善养吾浩然之气”

儒家的礼乐教化认为美育是对社会及个人的精神世界的指引,在社会层面的由内而外与个人层面的由表及里的互动中形成一种张力,从“内圣”通向“外王”。孟子的审美教育强调要善于“养气”——“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使个体人格回归本真的善性,即是正义之内在。荀子则通过“伪”,外在的规范和熏陶来成就人。孔子则认为人格的修养需要教化和自我修养同时进行。

梁启超在清华研究院茶话会演说辞中提到要把志气提高,“必要自己真有所成就,做人必须做一个世界上必不可少的人,著书必须著一部世界上必不可少的书,这就是我们常常要提醒的”。“气质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9](P211),青年人要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的优秀传统,坚守“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发扬砥砺之精神,潜龙在渊待春雷,欣逢盛世九天飞。

3.“道与艺合”

时代需要有智慧、有个性、充满人文情怀和课堂创造力的教师,而不是疲于奔命、无暇思考的教书匠。教师不仅要有高于社会平均值的知识储备,将其体验内化传输,更需激发与启迪学生的心智。肖川在论及教育的“真义”时说,“教育的真义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10](P4),近代哲人布勃(Martin Buber)说:“真正配称为教育的,主要的是品性的教育(education of character)。”儒家传统美学正是切入生命存在的境界论美学,这种美学旨趣与人现实生命体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新时期高校美育需结合“微课展示”“美育名师工作室”“美育高端智库”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推进“崇德尚艺”“道与艺合,兼备师儒”的师资队伍建设。

诚如社会学家贝尔所言,大学正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结构,一个国家的大学教育足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盛衰。高校美育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史责,是大学生文化心理建设、精神提振、人格培育、创造力激发的精神家园。“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晋书·乐志》),期好乐温良、诗歌隽永、书画入骨,沁润心脾、浩养志气,共建高校美育新生态。

猜你喜欢
通识美育音乐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美育教师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