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园区特点打破“单一”壁垒探索功能保障类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

2021-07-19 07:06袁国华
现代国企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临港片区园区

文=袁国华

上海临港集团不仅要当好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也要当好全市区域转型发展的生力军,努力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区域转型和城市更新的建设者,建设卓越科创园区和卓越开发企业。

上海临港集团是上海市国资委下属以园区开发、配套服务和相关产业投资为主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经过三十多年的园区开发实践,培育了“临港”“漕河泾”“新业坊”三大品牌。截至2020年底,集团注册资本90.42亿元,资产规模达到1246亿元,净资产434亿元,资产负债率65.16%;临港园区汇聚各类企业超过11000家,其中上市公司(含其母公司)133家,培育形成40多万企业员工的消费流量,以及丰富的园区生产和城市生活应用场景。临港集团旗下拥有沪市主板上市公司“上海临港(600848.SH)”,2020年被纳入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荣膺证券时报评选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标杆奖”。

2019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以来,临港集团将新片区确立为主战场,努力发挥好开发建设主力军作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临港新片区“五个重要”的要求,以及市委书记李强同志提出的发挥“三大作用”、实现“四大目标”指示精神,集团聚焦新片区开发建设主责、园区开发主业,全力推动新片区跑出加速度,提升活跃度,打出显示度。2020年,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领导、支持下,临港集团全年在新片区受让土地超过2000亩,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5亿元,产业固投近300亿元,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性服务业经营产出1749亿元,同比均大幅增长;除去政府财力项目以外,集团承担的各项任务指标占比超过80%。同时,深入践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要求,在全市和长三角区域形成了“统一品牌、跨区布局、多点联动、协同发展”的园区发展格局,在全市聚焦发力的“五大新城”南汇、奉贤和松江新城等,以及“5+X”重点转型区域桃浦、南大和金山二工区承担了重要的开发建设任务,走进长三角江苏和浙江,分别建设了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和漕河泾海宁分区,不仅要当好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也要当好全市区域转型发展的生力军,努力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区域转型和城市更新的建设者,建设卓越科创园区和卓越开发企业。

打破单一的资本结构,探索形成开放式开发新路径

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公司经营管理活力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打破原本单一的资本结构,积极探索股权合作和开放式开发,在集团层面,以确保功能保障类企业性质不变为前提,强化国有多元主体共同投资,在二级公司层面,努力引入社会化的资本、资金和资源。比如,集团与松江区地方政府以51%:49%股权形式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通过国有资产与集体资产的捆绑,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镇政府代表集体资产,对园区事务“难事伸援手、无事不插手”;农民离土不离乡,成为园区的股东,并从园区获得大量的工作岗位。“新桥模式”在上海全市得到推广,“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成为上海开发区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被写入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5年11月,松江科技城作为上市板块成功登陆沪市主板,新桥镇集体资产持有的5435.95万股,实现市值约11亿元,是出资额4000万元的20多倍,实现了财富爆发式增长,惠及当地百姓生活。通过“区区合作、品牌联动”,集团利用漕河泾的品牌、临港的团队,先后走到了奉贤南桥、浦东康桥、金山枫泾等地,参与了全市重点转型区域普陀桃浦地区、宝山南大、金山二工区的开发建设。临港新片区开发起步阶段的资金规模大、开发能级高,启动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东西十八宫格”的开发建设,我们与中建八局、上海建工等单位进行合作,按照一定股比成立合资公司,有效降低了资金压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努力破解传统园区严重依赖于“重资产投资”的桎梏。

图:上海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在上海临港集团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讲话

打破单一的融资渠道,探索形成多渠道、多品类融资新方式

资金平衡是园区开发类企业的生命线,特别在开发建设体量、开发资金需求屡创新高的当下,遵循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发挥政府融资平台效应,打通结构优化、运行畅通、成本较低的融资渠道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借壳“自仪股份”(600848.SH)上市,并先后实施三次重大资产重组,累计注入漕河泾等优质园区资产共计234亿元,配套融资72亿元。特别是2019年底成功完成配套融资47.67亿元,是2019年全国地方国有企业最大规模募资,也是2017年至今上海地方国有企业最大规模的定增融资。上市公司市值自借壳上市前的30亿元已上升至目前近400亿元,集团仍保持近60.47%的控股比例,每股收益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2016年6月,联合全国社保基金等,牵头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临港园区开发基金,首期认缴出资额71.43亿元,用于漕河泾、工开发、奉贤、临港科技城等公司补充资本金,有效撬动融资杠杆,解决了开发初期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创了国资系统将社会资本引入产业园区开发领域的先河。比如,利用国有园区开发企业品牌信用,加大债券融资力度,先后发行了上海首单非金融企业绿色债、首单银行间市场双创债、首笔市属城投类公司美元债、首单市场化债转股等,利率均处于同期市场最低水平。同时,利用新片区政策,成功启动了新片区首单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集中管理运营业务,获得外债额度达91亿美元,为境外资金参与新片区建设提供了通畅快捷的渠道。同时,正在探索运用公募REITs,将具有稳定收益的园区物业作为资产标的,提升资产流动性,形成资产、资金、资本的良性循环。

打破单一的经营结构,探索形成更加合理的盈利新模式

仅仅从土地运营、物业租售获取收益的盈利模式严重缺乏可持续性,更难以体现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坚持构建园区开发、园区服务和产业投资“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的经营结构,努力在投资获利上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努力在服务收益上增强活力、深挖潜力,打通分享产业发展和城市增值红利的新渠道。在强化产业投资方面,兼顾产业发展导向和经济社会效益。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组建了10亿元的智能制造母基金,拉动社会资本投资超过100亿元;牵头与上海建工、上海信托等组建了产业并购基金“申创系列”,通过市场化配置GP和LP,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在强化园区服务方面,重点增强集团总部把关定向、调配资源的布局统筹作用,提高一线园区深挖需求、适应市场的直接服务能力,在推动产业升级、产业转型中兼顾经济效益。强化科创服务,围绕载体规划、运营营销、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创政策、知识产权、科技创新、科创人才、科技资源、技术交易、产业转移等方面以及法律、财税、工商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品类、一站式服务,为科创企业创造价值,为自身增加营收。强化金融服务,坚持以投带招、招投联动,参与建立和运营一批产业发展基金,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撬动产业集聚。积极对接基金资源,深化“基地+基金”的发展模式,促成园区向“房东+股东”的角色转变,通过投招联动,推动更多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形成园区“产业项目+金融生态”的发展闭环。强化人才服务,发挥人才服务在提升园区品质、促进园区转型和增强园区活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园区企业需求,开展人才招聘,进一步丰富校园招聘、线上招聘、高端猎头等功能;开展人事代理,推动政策解读、补贴申报等;开展人才培训,帮助园区企业员工提升技能、评定职称等。强化配套服务,建设为产业配套的公租房,打造“教育+医疗+居住+商业+X”园区城市综合配套体系,增加园区的城市功能,实现园区向商业社区、生活社区转变,真正实现留人、留业、留家、留心。

打破单一的激励机制,探索形成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的新机制

逐步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市场化招聘制度,实行有利于吸引和留住关键岗位核心骨干人才的政策。在上市公司、竞争类公司、招商部门、基金领域试行薪酬激励机制,内外部培养和引进职业经理人,实行有别于集团管理干部的管理模式,逐步推行与市场接轨的薪酬激励机制。适应“基金管理GP+专业化管理团队”新模式,建立与项目实施周期相匹配的薪酬发放模式,根据决策行为结果与预期吻合度实施奖惩,形成核心员工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大院小门”模式,将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子公司认定为竞争类企业,参照竞争类企业进行考核激励。持续完善这些公司的治理机制,根据发展阶段、业务特点等科学选择激励工具,探索创新激励方式,推进经营管理、绩效考核、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与市场化接轨。坚持激励与约束并举,建立容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标准,划定容错界限,明确容错重点,制定容错程序;以项目管理为核心,聚焦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经营绩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审计工作全流程管理,持续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机制。建立违规责任追究体系和工作体系,完善监督协同机制,抓好重大问题线索核查,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猜你喜欢
临港片区园区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广西北部湾临港产业整合
上海临港的海
上海比你想象的更需要杨超越
创新又贴心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特”在何处 ?
孔学堂 纯粹的国学园区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