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学科思维,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中医药事业
——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高瞻教授

2021-07-19 01:11李钊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6期
关键词:医患医生患者

文/李钊

为采访高瞻主任,预约了3个月之久,可见他平时工作有多忙。顶着晚高峰和蒙蒙细雨,总算有机会请高瞻主任就中西医结合、医患关系和生命观等问题畅所欲言。

中国医生皆为中医

我们的话题,先从中西医开始。前段时间,“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教授一席发言“刷屏”,张教授身患渐冻症,但在应用中医治疗方案调理后,身体有了明显好转。他在视频中说,自己以前是中医的反对者,现在却成为中医的宣传者和鼓吹人。看罢视频,很多人都为张定宇教授的真诚所感动。

中医和西医道不同,真的不相为谋吗?高瞻主任并不这么看。

他首先指出,近代之前,中国是没有中医这个说法的,随着西方传教士带来西方的医疗技术,为了与之对应,才有了中医的称谓,这是把两种医学体系对立起来的概念,其实不尽准确。因为中医学作为中国科学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是兼容并蓄、吐纳万方的,3000多年的传统,不只是中国的针灸、药石、推拿,还包括很多其他国家带来的先进医疗手段。哪怕仅以中药而言,也是四面八方的药材都有,要不怎么解释西洋参和龙涎香呢?

实际上,现在的中医是世界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中国现在的西医也是世界现代医学的组成部分,而且贡献良多。西方也有传统医学,中国也有现代医学。作为中国的医生,为服务患者计,应该两种医学体系都精通熟悉。无论中医西医,只要治好病,能够缓解消除病人痛苦,就是好的医疗。不争论,看疗效。

高主任引用他一位西医朋友非常有意思的观点:“所有的中国医生,不管他从事的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是中医。”谓之中国之医嘛!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在安慰

从医二十多年来,高主任见证了无数的生死,也挽救了众多的生命。长期身处临床一线,在诊疗中体会到,与现代医学相比,传统医学非常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不仅关注患者的专科情况和饮食睡眠二便等全身状况,更重视患者的精神情志。体现在: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在安慰。

有一位膀胱癌患者,肿瘤已经长到7厘米,同时伴有尿毒症,长期透析,跑了好几家医院都没人敢做,慕名来到高瞻主任这里。高瞻精心设计了手术方案,跟患者家属讲清楚风险利弊,上手术台之前,医患双方都非常坦然。高瞻主任采用内镜微创手术技术,仅仅用了三个小时,就完整切除了肿瘤,患者得救了!

康复出院后,病人家属来到医院,对高瞻主任说:“我也没什么钱,您救了我媳妇的命,我给您鞠个躬吧!”说完弯腰深深地鞠了一躬。高瞻说,也许当医生最大的使命感和价值感,就是来自患者及其家人发自内心的认可。

作为外科主任,高瞻并不仅仅擅用手术刀,他总说,手术是最后一个选择,能用药,善用药,慎用刀。2020年年底高瞻主任团队接诊了一位复杂的膀胱癌患者,高龄,6厘米的肿瘤,没有根治机会了,高主任反复查阅最新文献,组织影像学、病理学、肿瘤学、放疗科专家开展多学科讨论,最终决定给患者采取最新的免疫治疗配合中医药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方法。三个月后复查CT,肿瘤完全消失,可喜的疗效让大家对下一步的治疗信心倍增。在高瞻看来,中西医结合之路,打破了中西藩篱,融汇中西所长,会越走越宽。在现代最新医疗技术基础上,结合传统的中医药方法,在诊治危重疑难病例中,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高瞻主任现在仍然时时学习现代医学和中医的文献,每天下班以后都要思考复盘一天诊疗的得失,以冀明天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在高瞻主任看来,值得不断地去寻求,就像创院之初来到西苑医院工作的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赠给陈可冀院士的一首诗中所写的:“山媚川辉蕴珍宝,只看我辈识耶不?”

在救死扶伤中寻找工作的意义

从医之初,高瞻学的是大外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因为没有结婚,就住在医院值班室里,随叫随到,主治医师之前,他已经是全科上手术最多的大夫。有一天他走在门诊到病房的连廊,蓦然惊觉自己已经一个月没有出医院大门,但他感觉那段艰苦勤学的日子,是自己专业水平提高、个人成长最快的岁月。

而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他也阅尽世间百态、人情冷暖:有被闺蜜撬走老公又罹患癌症的中年女性;有丈夫身患重病,妻子提前转移存款的惨剧;有老人还没咽气,三个子女就在病床前逼老人签署遗嘱分钱的冷漠;更有袭医、伤医事件的不时发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也有许多人间的温暖:为被歹徒扎伤的见义勇为民工捐款,普通市民在病区门外排成长队;身患晚期肿瘤,依然坚强积极治疗的中年高管;在病床前精心伺候婆婆,十年间不离不弃的儿媳妇……

见过了那么多人性的复杂,高瞻主任如何继续保持内心的平静,安然泰然为人看病呢?高主任讲起这样一件往事:他年轻时参加一位朋友的葬礼,这位朋友只有两个小女儿,所以,从太平间冰柜里把遗体抬到灵车上,直至送到火葬场火化,都是高瞻一手操办。当看到朋友的身体化为一缕青烟时,高瞻的内心突然崩溃了,虽然以前也见过离世的生命,但这样亲眼见证尸体火化还是第一次。高瞻开始认真思考,生命有意义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吗?人总是要死的。而在纷繁复杂的疾病面前,人能做的太有限了。

高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泌尿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诊疗工作仍然日复一日,高主任有时一天需要接待上百位病人,还总是冲在抢救急危重症的一线。心灵的低潮状态大概持续了三四年时间,高瞻渐渐发现,凭空去思考意义这件事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而所谓意义都是在工作中、生活中体悟和感受出来的。高瞻觉得,人活着,总是要做事情、干事业,而自己作为一名医生的天职就是缓解病痛挽救生命。

为人类的生老病死而工作的人,更应该主动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高瞻说,医生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为帮助他人、安慰他人、治愈他人而精勤不倦,竭心尽力,如此,方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终身快乐!

在病魔面前,医患是战友

高瞻主任在门诊中为患者把脉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重要部分。而由医患关系紧张而升级的暴力事件,让人不寒而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想起了一个党史上的小故事。聂荣臻元帅征战一生,和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医学界共产主义战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后他因为殚精竭虑而多重疾病缠身,但在身边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活到93岁高龄,是最后离世的老帅。聂帅在治疗时从不对医护人员发号施令,也不允许家人这样做,他总是相信医生,遵照医嘱办事。如果每个患者都能像聂帅这样信任和关心医护人员,哪个医生护士不会竭尽全力去照顾自己的病人。因为医生病人本来就是一家人,永远站在一起,祛除病痛战胜病魔。

医学泰斗裘法祖有言: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可见医生这个职业又和普通职业有很大不同。医生和患者,肝胆相照、性命相托,是真正过命的交情。高瞻说,疾病面前,多大的困难他都不怕,但他最怕患者跟他说这样的话,“我把我交给你了”。说是怕并不是真的害怕,而是这意味着多大的信任、多大的责任,又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大的担当。

一位患者被高瞻主任治好了多年的前列腺疾病之后,把他爸爸也送来了,结果诊断出前列腺癌,由于发现得早,老先生的前列腺癌得以治愈。然后他的妹妹患泌尿系统结石也来了,然后……他们全家都和高瞻主任成了很好的朋友。

“一位经过你治疗的患者,把他和他的亲人都托付给你,这是多么大的信任!”讲起这个病人,高主任至今感念非常,患者的信任会给医生更多的担当。

近年来报考医学院校的人数较为稳定,高瞻注意到,以前学医的大多为普通人家孩子,很多人希望生活稳定。现在越来越多社会精英的孩子开始学医,说明平均寿命延长以后,社会更加重视身体健康,医生这个行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也是近年来医患关系改善的另一个证明吧。

天有生长化收藏,人有生老痛病死。任何时代、任何环境,都需要医生。

高瞻主任说,医为仁术,从本质上讲也是一门技艺,需要学习,实践,成长,精进。从医近三十年,看多了,你会发现,其实医生和患者都是人,也都有自己的脆弱,更应该相互理解。在病魔面前,医患是一起共同战斗的战友。

高瞻主任作为导师还带着六名研究生,教学和指导会需要很多的精力,但高主任说这很值得,和年轻人在一起总是充满希望,也可以挑战自己进行崭新的思考。学医疗这个行业不仅仅是学习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始终以患者为导向、融汇中西精神的传承:以多学科思维,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西医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医患医生患者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王振义 放弃专利为患者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共享美好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障碍之医方因素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恐高患者
你擅长在脑海里列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