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角色”到“能力角色”
——掌握你的职场硬核竞争力

2021-07-18 09:55琳恩
上海工运 2021年5期
关键词:修车铺刘勇职场

◎琳恩

职业角色是以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模式。每个职场人都有自己的“职业角色”。比如,教师的职业角色就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园丁;比如,新闻记者就是及时捕捉新闻线索、对新闻真实性负责的“无冕之王”;再比如,外卖小哥的职业角色就是接单之后,把餐点及时送到点餐人手中的物流传递者。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职业角色作为一个最重要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人可能在职场生涯中会多次更换职业角色,主动从一个行业跨越到另一个行业,堪称“职场变色龙”。毫无疑问,每一次的职业角色转变,都要付出巨大的勇气,以及从头开始摸索的毅力与决心。而另一些人则是求稳,渴望能够在某一个行业内不断深耕,不断增加职场竞争力,最终在行业内牢牢站稳脚跟,能立于“不败之地”或者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安全港”。

然而,在变化加速的时代之中,科技的迭代、经营理念的转变,运营模式的更迭,让一些行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因而,即便是不太愿意主动换行的“求稳派”,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会遇到“职业角色”转变的问题——即便是不想变,却也不得不变。在知乎等平台上,提出“什么职业比较稳定”,“有没有至少十年内不会变化的职业”的年轻网友不在少数。

不过,用高校职业指导师郭桂彬的话来说:“与其去苦寻哪些职业角色不会发生巨变,还不如把精力放在练就工作硬核能力上。职业角色决定你做的是什么工作,要完成什么样的工作,而真正在行业内扎根,在本职岗位上做出出色成绩的人,都要完成从‘职业角色’到‘能力角色’的蜕变。”

实际上,郭桂彬道出了不少职场“过来人”的心声和真实体悟。除了像爱因斯坦、陈景润,或者两院院士、文学巨匠等大师级人物,职场上几乎没有不可替代的人,但是从单纯的“职业角色”担负岗位之责,变成了以“能力角色”来工作,平凡的职工也可以成为职场中的VIP、“民星”,让自己专属的职场“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有能力才会有“用武之地”

“我也曾经对自己的工作有过迷惘,还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严格按照教科书上的治疗方案来执行,却对患者没有效果。”几年前,刚到牙科诊所工作的闵岩,还处于正式穿上白大褂的兴奋中,就遇到了来自“职业角色”方面的困惑。这种困惑甚至让他夜不能寐,因为太想把工作做好,他在睡梦中也在思索自己到底是哪里有不足。

因为出于对牙医工作的热爱,从入行开始,闵岩就不断探索,查资料,翻阅国内外最新的治疗方法资料之外,他还抓住一切机会,拜前辈为师,向他们虚心求教。在不自觉地从“职业角色”向“能力角色”的跨越过程中,他的治疗手段不断精进,不仅在基础牙病治疗上“快”、“准”,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体验,而且还掌握了部分“疑难杂症”的有效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磨炼之后,闵岩成了诊所的一面“招牌”。

患者通过朋友的推荐慕名而来,这让闵岩有了更多探索和攻克牙科疑难杂症的机会。与此同时,诊所的各种资源开始向他倾斜,领导也有意识地栽培他,他有机会去专家云集的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切磋。闵岩谦虚地表示,对标一些优秀的前辈,他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我也深切地体会到之前有前辈跟我说的,有能力的人,才会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后,才有机会让职场的舞台变得更大。”

环卫公司机修班班长刘勇是新上海人。彼时从农村到上海来务工,老乡给他介绍了一份楼宇保安的工作。“这份工作其实是蛮稳定的,我的老乡至今还是在干保安。”但是,刘勇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自己应该先学技术。因为对机修技术很感兴趣,他先去一家修车铺当学徒。由于他勤奋肯干,又不十分计较,老板给了他去在工作之余去学校进修的机会。虽然辛苦,但是刘勇抱着只要能学到本事,其他都是小事的心态一心一意扑在精进技术,提升理论水平上,没几年,他就成了机修的行家里手。

然而,令刘勇没想到的是,正在他的事业上升期,修车铺老板想把资金投入其他行业中,关闭了店铺。不过,修车铺的客户之中有一位环卫公司的管理者,曾经找刘勇解决过机修难题,对他的技术实力印象深刻。因此,当修车铺关张之时,这位管理者主动找到了刘勇,邀请他去环卫公司应聘。之后,刘勇就成了这家环卫公司的机修骨干,还曾被推荐参加技能竞赛,获得不错的名次,得到公司的重用。

能力积累除了敬业还要用心

除了节假日,工作每天都要做,但是把一份工作干到退休,很多人也并没有完成从“职业角色”到“能力角色”的蜕变。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事实上,除了苦干、敬业之外,要从“职业角色”晋身为“能力角色”,还要用心学习,寻求自身“质变”的突破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是不断机械地重复工作,而不去思索,不去想着如何改进,这是培养职业能力的大忌。

在职业指导过程中,郭桂彬见到过不少真实的对比例子。比如,同为应届毕业生进入房地产中介公司的小姜和小施,两个人在工作上都表现得很勤奋,带客户看房、为客户寻找目标房源,做各项服务都积极很主动。但和小施的热情仅限于服务好客户,凭业绩和口碑赚取更多佣金不同,小姜一直在思索和观察,试图通过熟悉整个房产售卖、交易的流程发现自己存在的能力短板和知识的欠缺。

在看到自己的不足后,小姜不断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和金融知识,对房产交易中的任何细节问题都不放过,甚至还自学,查阅了大量国内国外的房地产交易资料。因为对整个行业的知识都有涉猎,小姜成了出生于行业基层的“半个专家”,之后被一家正在初创过程中的互联网房企所“猎”,成为初创团队中的骨干。而随着这家公司的做大,小姜的事业也随之水涨船高。而小施现在仍在地产中介公司就职,干着业务员的工作。

这样的故事在每个行业中都有类似的版本。有的产业工人,因为肯钻研、善动脑,成了岗位上的能工巧匠、创新能手;有的记者因为负责某一领域的报道,不断学习,成了某一领域的专家。这种例子,都属于职场人完成了“职业角色”从“能力角色”的转变。

毫无疑问,按照“能力角色”来工作,不仅能让职场之路方向明晰,路也会越走越宽,也会得到更多发挥的机会。所以,如果觉得遇到了工作的瓶颈,或者遭遇了迷惘,不妨换一个思路,寻找让自己在现有岗位上练就核心竞争力的可能性。说不定,机会已经在你的身边向你招手。

猜你喜欢
修车铺刘勇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Dispersion and damping rate of Langmuir wave in space plasma with regularized Kappa distributed electrons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三)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创刊十周年征文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刘勇:捕获“天溢”的北极光灵感
女士专享的修车铺
女士专享的修车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