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容
摘 要: 在我们中国社会化、尤其是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留守儿童这一独特现象应运而生。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暂时性的缺席,给孩子造成了巨大伤害。而由范梅南教授提出的教师替代父母关系――这一全新的师生关系理念,给予我们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很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替代 父母关系
前不久,我看到一个留守儿童写给父母的信,感触颇深。我把信中的原话摘录如下: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为了把我养大,你们背井离乡,远走天涯。一下子,我失去了温暖的家 ... 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现象。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缺席,导致孩子暂时失去了家的温暖与父母的关爱。
教师替代父母关系――别样的“父爱母爱”。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是范梅南教授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教育学概念。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我们与处在教育关系中的儿童、年轻人或年老者之间的生活方式,而教师的含义则是他们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留意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替代父母”的关系”。成功的家庭,不仅要使孩子做好充分准备去迎接外部世界的诸多风险与挑战,也是培养孩子对亲密无间和道德责任的需求。但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来说,他们的父母远离孩子,无法将这两点给予孩子。所以,学校就需要指向为人父母的规范。
一、“心向着孩子”――教师应具有的教育学意向
教育学意向性是指教师履行“替代父母”的职责时,出于向善的、为儿童好的动机、尽可能地加强儿童的任何积极意向和品质,也是我们面对孩子最基本的体验,我们将孩子看作是走进我们生活的另一个人,他像我们提出要求,并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所以,这种意向也是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对他们的召唤所作出的主动回应。当孩子呼唤我们之时,作为教师,应心向着孩子,积极地作出对他们的回应。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暂时性地缺失父爱母爱,在家里陪伴他们的大多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的心虽向着孩子、关爱着孩子,但他们的这种“隔辈”关爱往往变成了无节制的宠爱、溺爱,给予较多的只是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却是极其宽容、放任,这种教养便失去了教育意义。
家庭中有意义的教育缺失,作为教师,必定是这类学生生活的指引者,更应心向着孩子,秉持有爱,才有教育的理念,及时给予孩子心灵上的关怀和指引,积极承担起替代父母的职责。
二、“回归生活世界”――教师以父母的姿态走进留守儿童
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里,父母的缺席,使他们小小年纪就切身体验着无以名状的独孤,体验着不被重视、不被爱的落寞,品尝着其他孩子难以理解的不安。在他们的内心,弥漫着对父爱母爱的渴望与呼唤,他们内心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出现各种问题,如不良的学习成绩,紧张的同学关系,甚至打架斗殴等各种越轨行为。在此种情况下,教师若不能以父母的姿态出现在他们身边,没有用暖暖的爱去感化他,耐心地教育引导他,不能给他柔弱的内心带去一缕明媚阳光的话,其他任何教育知识、策略等都是徒劳的。孩子需要我们的方向指引,才能找到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向,如范梅南教授所说,教师要在引路或引导方向的思想中包含一种留心和鼓励意义上的“牵手”。孩子就是孩子,教师应该对孩子的各种体验保持敞开的态度,积极倾听,理解、认可并接受孩子的多种可能性。向孩子伸出温暖的手,以孩子的方式体验他们的感受,尽最大努力给予他们心灵的慰藉与支持。
三、關注个体――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个体都有着不同的方面。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之时,通常会把各个部分分开研究,如关于学生的德育、体育、智育等等。但是,对于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他们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也是集多个复杂方面的整体,即他们是具有复杂多样的“整体性”性的“个体”。孩子不是空空的容器,他们来到学校不只是让教师通过特别的方法给他们灌输课程内容。同样的,来上学的儿童必定来自于某个具体的地方,或者说他们身后一直影响他们的“背景”。教师若是对孩子“带来了什么”一无所知,不知道他们的心境、情绪、性格等,就没有可能实现我们应有的教育意义。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生活中缺少父爱母爱的环绕,缺少了父母作为他们人生中第一任老师的引导。他们经常表现出孤傲却又自卑自闭,情绪异常,逆反心理严重,难以与人沟通等问题。不管是从整体上看待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还是从个体现象上分析,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个体特质与非留守儿童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生活中,把每个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都看在眼里,并且用心去观察、聆听每个孩子,理解他们的需求,懂得他们的内心。当教师在教室里与这些儿童相遇时,能灵活机智地给予他们父母般的关爱以及积极的、有意义的教育性的回应。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也是学校面临的新问题。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广大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