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
黄河下游北岸起自河南省的孟州市南曹坡,南岸起自郑州市保合寨,直至入海口都修筑有黄河防洪大堤。黄河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的黄淮海大平原上,时而北流入渤海,时而南流夺淮入黄海,到处留下了它变迁的痕迹,黄河大堤就是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黄河大堤历史悠久,修筑考究,管理规范,作用极大,既是黄河下游防御洪水的坚强屏障,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水文化和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探索黄河大堤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水来土挡——黄河大堤文化的起源
数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传說共工、鲧、禹都同黄河洪水进行过顽强的斗争,而以大禹最为有名,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精神世代相传,成为远古人民征服洪水的象征。
原始社会蒙昧时期,由于处于游荡的渔猎生活时代,洪水一来,人们“择丘陵而处之”。到了神农氏时代,氏族部落开始定居,人们“依水而居”,为了保卫生命财产安全,开始同洪水斗争,代表人物就是共工。共工是人名,也是个氏族名,传说共工是神农氏的后裔,居住在黄河沿岸,一到洪水季节,河水泛滥,共工就带领人们把高处的泥土、石块搬下来,在离河一定的距离修筑简单的土石堤埂抵挡洪水的侵犯,这便是“水来土挡”的由来。
传说在尧帝时期,也是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曾召集部落首领,征召治水能手平息洪水,大家便推选鲧负责治水。鲧仍沿用共工“水来土挡”的老办法,被称之为“鲧障洪水”,即用土打堤埂把居住区和耕地围护起来。用这种“障洪水”的办法,很难保护居民的安全和生产,鲧终因治水失败而受到惩处。
舜继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主持治水。禹在共工和鲧治水的基础上改革治水方法,采用“疏导”的方法,即利用水自高处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势把壅高的水道疏通,把洪水引入已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用这种革新的治水方法,终于平治了洪水,成为治水英雄。禹治水的这条河道当今被称为“禹河故道”,禹河故道两岸修筑的大堤,也就成为年龄最高的黄河大堤,是黄河大堤文化之祖。
春秋时期,黄河下游两岸开始出现了人工堤防,防止洪水任意泛滥,保护田地和村舍,为人类争得更多的生产和生活空间。战国时期,黄河下游普遍修筑大堤,但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和规划,相邻各国大都以邻为壑,利用堤防把洪水逼往邻国,为黄河治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北宋时期,已经形成了以正堤、缕堤、遥堤、月堤等多道堤构成的堤防系统。到了明代,治河名臣潘季驯提出“束水攻沙”的理论,把堤防作为“束水”的手段,强调“治河必须坚筑堤防”。于是他将宋代的堤防系统按照自己的治河理论重新进行改造,设计出一套包括缕堤、遥堤、月堤、格堤在内的堤防体系,从郑州到入海口,建成了千里黄河大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堤防体系,这就是黄河夺淮入海时期的“明清黄河故道”。现行的黄河下游黄河大堤是1855年铜瓦厢改道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后修筑的新堤,修筑于清咸丰七年至光绪十年,即1857年至1884年。
堤防修筑——黄河大堤文化的精髓
一位建议黄河大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学者说,千里黄河大堤是防御黄河洪水的屏障,是坚不可摧的“水上长城”,它同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杰作。历代修筑黄河大堤,从堤防布局、修筑季节、料物选择到施工技术与管理,均彰显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从堤防布局来讲,明代潘季驯创造性地运用缕堤、遥堤、月堤、格堤四种堤,因地制宜地在黄河两岸周密布置,配合运用,成效显著。缕堤是沿着河滨延伸最内侧的河堤,堤距较窄,紧贴河水,使水流在固定的河床中奔流。由于缕堤之间过水空间狭小,洪水期间容纳不下滔滔洪流,便在缕堤之外两三里处再修一堤,称之为遥堤,以阻挡从缕堤漫溢或溃决出来的水流。在缕堤的薄弱地段或险工地段的外侧,又修建一弧形的护堤,保护缕堤,称之为月堤。在缕堤与遥堤之间再建一横堤,称之为格堤,它将缕堤与遥堤之间的空间分成一个个格子,让漫溢出来的洪水流入其中,待泥沙沉淀后,再回流到河槽内,起到淤滩固堤的作用,而不致冲毁遥堤。格堤科技含量极高,是治理高含沙河流的一种重要措施。现今黄河下游引黄放淤固堤就是对格堤修筑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黄河堤防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治河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创造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金元时期,为保证堤防工程质量,对修筑土质的鉴别与选择十分重视,根据土壤和土色的区别,把河畔土壤分为胶土、花淤、沫淤、黄沙、细沙等20余种不同的土质,确认花淤(沙淤相间的土质)及沫淤(风化的淤土)最适合于修堤,沙土不宜用作修堤。明清时期,修堤技术均有创新和发展,特别是清代,对堤线的选定、取土地点、施工时间、运输工具及施工质量均有明确规定,特别提出了“五宜二忌”的具体要求。五宜:一是勘测规划设计宜审时度势,堤线应选在高处,不可太直,不与河争地;二是取土宜远,应离堤脚二十丈远;三是坯头宜薄,上土时在两工交界处,要互相交叉;四是硪工宜密,行硪时土质不能过干也不能过湿,要连环套打;五是验收宜严,行硪后,以铁锥穿孔、灌水,若很少渗漏,才算合格。二忌:一忌隆冬施工,二忌盛夏施工,春秋两季是修堤最好的季节。
历代对黄河大堤的养护管理大都比较重视,专设机构,立规建章。官民结合精心管护。明朝治河专家潘季驯说:“河防在堤,堤防在人,有堤不守,守堤无人,与无堤同矣!”因此,明代曾制定了“四防二守”的制度。四防是:防风、防雨、昼防、夜防,汛期大水时,昼夜防护,风雨无阻。二守是:官守、民守。官守即沿河设有专门管理机构,河兵分段守护。民守即组织沿河民众也分段上堤守护,并严格遵守“白天出险挂黄旗,夜间出险挂灯笼”的报警信号,一处有险,相互传递。与今日黄河下游河务部门的专业机构抢险队和当地政府临时组织的群众防汛队伍十分相似。
标准化大堤——黄河大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历代黄河大堤的修筑是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而时好时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民国时期,千里黄河大堤已千疮百孔,破烂不堪。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黄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修复黄河大堤的。那时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地处黄河下游的冀鲁豫和渤海解放区沿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一手拿枪一手拿锨,开始修复黄河大堤,建立指挥机构和群众性护堤组织,一面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行为做斗争,一面抢修大堤,清除堤防隐患,保护大堤安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黄河实施统一管理后,根据不同时期的治河任务,先后开展了三次大修堤。从1950年至1957年历时8年开展了第一次大修堤,从1962年至1965年历时4年开展了第二次大修堤,从1974年至1985年历时12年开展了第三次大修堤。大修堤中,通过废除民埝、开辟滞洪区、加高帮宽大堤、石化险工、放淤固堤、消除隐患等一系列措施,为战胜洪水奠定了物质基础,增强了堤防抗洪能力。
进入21世纪,为了贯彻落实水利部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理念和对治理黄河提出的“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新要求,按照2002年4月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中要求,在黄河下游全线建成高标准堤防,黄委明确提出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的思路,即把黄河下游临黄大堤按照标准断面加固,临河侧植防浪林,堤顶构筑柏油路面,淤区顶部种植生态林,使下游堤防具备“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三种功能,集坚固的“水上长城”、畅通的防洪抢险通道、生态良好的“绿色长廊”为一体的标准化堤防体系。郑州、开封、济南、东明第一期标准化堤防工程先后开工,并于2005年6月相继完成。2006年6月,河南、山东第二期标准化堤防工程又陆续开工建设。
黄河标准化大堤还改建和新建了众多人文及自然景观,为大堤锦上添花。黄河标准化大堤的建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堤防抗洪能力,确保了黄河防洪安全,也体现了传统大堤向现代化大堤迈进的步伐,展示了黄河大堤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走在宽阔、平坦、坚固、美观的千里黄河大堤上,眼望着那一道道昂首挺立的险工坝垛、一座座面貌一新的引黄涵闸、一个个景色秀丽的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及那些为数众多、文化内涵深厚的亭、台、楼、阁、雕塑、纪念碑……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今日黄河标准化大堤,已经成为展示人民治黄成就的窗口和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