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鑫 盛华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用声者的嗓音健康问题逐渐引起广泛关注。职业用声者是将发声器官作为职业活动的主要工具,并赖以为生的人[1],包括教师、播音员主持人、演员、歌手、电话接线员、社会工作者、卫生保健人员等,因发声方法不当导致嗓音疲劳,说话吃力等症状,周而复始,两侧声带过度摩擦,会造成生理结构改变,对工作效率及职业健康与安全造成影响[1~6]。目前,欧洲国家已经认识到嗓音障碍和职业健康息息相关[7]。在职业用声者中,教师嗓音障碍问题具有普遍性,是嗓音障碍的高发人群[8~10]。Marques daRocha等[11]调查了巴西575例小学教师的嗓音障碍发生率,发现33.9%的教师存在嗓音问题,55%的教师报告曾因嗓音问题请假。黄永望等[12]对天津市3555例教师进行了咽喉疾病及嗓音健康状况普查,发现教师咽喉及嗓音疾病总患病率为46.6%,中学教师患病率低于小学教师。播音员主持人长时间持续用嗓,其高度依赖声音质量以满足专业需求,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会加大音量说话,长此以往,会引起音质的变化,导致声带发炎,危及职业健康[5,13,14]。Benninger[5]对美国50位播音员进行嗓音障碍调查时发现,84%的人抱怨有嗓音问题。提高职业用声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需要对其嗓音障碍进行有效防治[7]。本研究对以播音员主持人及教师为代表的职业用声者进行嗓音障碍发生率调查研究,为制订嗓音障碍引起的职业健康问题的防治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河北及东三省广播电视台共105例播音员主持人以及北京市316例小学教师进行嗓音障碍指数问卷调查及自行设计的嗓音障碍与职业特性相关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oice handicap index,VHI-10)。此量表已被临床证实信度与效度[15]。共有10个问题,分别为:(1)生理性问题3个;(2)功能性问题5个;(3)情绪性问题2个。每题通过5种计分方式表现受试者自身感受,“没有”计0分;“很少”计1分;“有时”计2分;“经常”计3分;“总是”计4分。分数越高者表示嗓音障碍严重程度越高。按照严重等级划分为: 0~5分为正常,6~10分为轻度,11~20分为中度,21~40分为重度。第二部分:自行设计的嗓音障碍与职业特性、问卷。播音员主持人嗓音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工作年限、是否经过播音发声训练等内容。小学教师嗓音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工作年限、教室环境是否嘈杂、班级人数、每周课时数等内容。
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指标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采用频数表示。播音员主持人有无嗓音障碍两个组别的工作年限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是否受过播音训练及性别构成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播音员主持人与小学教师有无嗓音障碍发生及嗓音障碍严重程度构成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对于播音员主持人和小学教师嗓音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共收到问卷467份,获取有效问卷421份,有效回收率90%。其中播音员主持人105份,男性50人(48%),女性55人(52%);小学教师316份,男性48人(15%),女性268人(85%)。
如表1所示,播音员主持人VHI-10总分超过5分的嗓音障碍发生例数为33例,嗓音障碍发生率为31.43%。有嗓音障碍的播音员主持人平均工作年限略低于无嗓音障碍的播音员主持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两组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嗓音障碍者中受过播音发声训练者的比例为60.61%,显著低于无嗓音障碍者(87.50%),P=0.002<0.05。
表1 播音员主持人有无嗓音障碍者的特征比较
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播音员主持人工作年限与是否出现嗓音障碍间无统计学关联(P=0.202),女性发生嗓音障碍的风险略高于男性,OR值为1.42,无统计学意义(P=0.437)。未接受过播音发声训练的播音员主持人发生嗓音障碍的风险是受过嗓音训练者的5.19倍[95% CI:(1.83,14.71)],见表2。
表2 播音员主持人嗓音障碍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如表3所示,小学教师发生嗓音障碍的比例较高,为62.34%。对于小学教师而言,男性和女性发生嗓音障碍的风险没有统计学差异(P=0.926)。工作年限大于5年的小学教师发生嗓音障碍风险与≤5年组没有差异,OR值为1.12[95%CI:(0.65,1.92)]。与不嘈杂的教室环境相比,小学教师在环境嘈杂的教室中授课发生嗓音障碍的风险为2.45倍[OR=2.45,95%CI:(1.50,4.02)]。班级人数31~40人的教师发生嗓音障碍的风险升高0.49倍[OR=1.49,95%CI:(0.78,2.82)],但与其他人数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班级人数为41~50人的教师发生嗓音障碍的风险升高1.42倍[OR=2.42,95%CI:(1.06,5.54)]。按课时数分组,与一周课时数5~10节的教师相比,有11~15课时数,甚至大于15课时数的教师发生嗓音障碍的风险没有明显升高。
表3 小学教师嗓音障碍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小学教师发生嗓音障碍的人数和比例为197(62.34%),显著高于播音员主持人[72(31.43%)],P<0.001。
如表4所示,按照嗓音障碍的严重程度进行比较,小学教师发生中度及重度嗓音障碍的比例分别为31.01%和7.59%,播音员主持人发生中度嗓音障碍的比例为8.57%,且无重度嗓音障碍发生,两组嗓音障碍严重程度的构成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
表4 播音员主持人与小学教师发生嗓音障碍严重程度的比例
如图1所示,播音员主持人的VHI总分、功能、生理及情感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小学教师。经过Wilcoxon检验,播音员主持人与小学教师在这4项指标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图1 小学教师与播音员主持人VHI-10总分、功能、生理、情感得分比较
约有三分之一的职业将嗓音作为工作中主要的使用工具[16]。有效和健康的嗓音是职业的首要需求[7]。声带负荷过高引起喉部损伤可导致工作中断、收入损失、康复时间延长,极端情况下可导致职业改变或提前退休[17],严重影响职业健康。因此,提高职业用声者对嗓音障碍的认知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过播音发声训练的播音员主持人嗓音障碍发生率低于未接受训练者,小学教师嗓音障碍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高于播音员主持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缺少科学用嗓知识,就学期间没有经受过正确的嗓音发声训练[18,19]。对于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嗓音发声教育非常重要[20]。在一项针对50位播音员主持人嗓音障碍的调研中显示,有46%的人正在或曾经接受过嗓音训练[5]。另一项对印度南部47位新闻播音员嗓音障碍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5%的播音员在新闻播音之前会进行暖声练习[13]。《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需具备一定专业素质方可上岗,而播音发声学是专业素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第二,教师缺少科学用嗓意识,嗓音误用行为会对嗓音特性造成很多负面影响[21,22]。教师主动寻求专业指导或嗓音治疗的比率很低,嗓音保健知识的缺乏是导致教师嗓音异常的重要原因[23,24]。相较而言,大多数播音员都意识到科学用嗓的重要性及嗓音保护的必要性,有77%的新闻主播表示采用了积极的措施保护嗓音。大多数新闻播音员会严格把控饮食习惯,避免辛辣、生冷及油腻食物摄入,以保护声带黏膜不受刺激[13]。42.5%的新闻播音员表示,在发现嗓音问题后会在1~2天内寻求帮助[13]。
第三,小学教师长时间不断在嘈杂环境中大声说话是加重其嗓音障碍严重程度的重要原因[25~27]。如表3所示,当班级人数达到41~50人时,小学教师嗓音障碍的发生率相较于40人以内数量时出现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与Kooijman等[28]的研究结果一致。班级人数的增加,导致教师在授课时需要用更大的音量讲话,在没有共鸣配合的情况下加大音强,增加了喉部肌肉负担,造成喉部肌肉紧张,从而引起嗓音障碍[29]。相较而言,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场景大多在演播室,音量和声音的反馈可以有效调制,以弥补声音不充分的响度[5]。另外,播音员主持人科学的发声方法,会提高用嗓质量,降低嗓音障碍发生的概率[5]。
第四,国内关于教师业务培训中,没有纳入嗓音培训项目,导致教师嗓音发声知识缺乏,从而引起嗓音障碍发生率升高。相对而言,播音发声学是播音员主持人业务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预防了嗓音障碍的发生。
本研究以期促进职业用声者关注职业健康,建立嗓音保护意识,掌握科学用嗓知识,同时促进临床言语治疗师制订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策略,将播音发声学方法与言语治疗师常用的嗓音训练方法相结合,防治嗓音障碍,提高发声效率。
基于本文的研究限制,在对播音员主持人及小学教师噪音障碍发生率调查时未做噪音声学分析,今后的研究可进一步加入噪音声学分析及空气动力学分析,以增加研究的客观性与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