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倾城
一个跟我学语文的女生突然问我:“做没有结果的努力,有意义吗?”我很诧异:“哪些努力没有结果?”她反问我:“学了这么多知识,语数外,背了那么多唐诗宋词,用上了什么?还有课外的才艺,学一项丢一项,钢琴也丢了,羽毛球也丢了……结果在哪里?”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我是学理工的,大一的高等数学给了我当头一棒,而且是每天、每节课、每道题……一棒又一棒:我理解不了,我不会做,我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每门都会让我哭——我大学一毕业就转行,从来没进过制造业。
我用了四年时间,来学这些永远用不上的知识,有意义吗?当时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自我诅咒。
多年后,我对心理学有兴趣,参加了一些培训。学到智商那一部分,一位同学无论如何也不理解各种智商人群的数量是怎么确定的。我便解释给他听: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全面积的比,就是此智商人群与全人群的比。阴影面积如何算出来的呢?用微积分呀——话一出口,我大吃一惊,我竟然还记得微积分,而且,居然在工作中用上了。
到这个时候,我才来检点知识在我一生中的作用:炒菜的时候,知道火焰哪里温度最高,是中学化学的内容。开空调的季节,知道空调叶往哪个方向,室内降温效率最高,是中学物理的内容。在家具城,除了挑挑花色木质,还能挑挑构造,这个站不住、那个不能承重,这是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的共同作用。这都不是我想学的东西,我学到的也极其肤浅,然而它们,出我意料的,在生活里派上了用场。
小时候学过一个成语叫“功不唐捐”,长大后才明白其中的智慧。
我对女生说:“就像养小孩,給孩子吃饭,如果不能立竿见影,一顿下去长三斤,白吃了。”她回我:“开什么玩笑,怎么可能。哪儿有白吃的饭,一口吃不成个胖子,都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有些食物,强健我们的骨骼,明亮我们的双眸,有些富含维生素C,有些有胡萝卜素……从小到大,吃过无数碗饭无数盘菜,真的说不出,哪些化为当时的能量,哪些成为终生的储备,又有哪些,排泄了出去。但需要去分辨吗?
知识亦如此,学生时代,其实所学的一切都叫做“常识”“基础”和“初步”。同样,其实我们也都未学过钢琴,只学过钢琴初步;从未学过绘画,只学过绘画初步……但不经过初步,如何能到高精尖?
这些知识,就像砖瓦木料,静静地等,等你要搭建知识大厦的时候。而所有的知识,也在共同喂养哺育你,让你聪明睿智,成为未来的你。
长脑子就像长身高一样,有时候,对知识和食物,非得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原载《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