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对班级有效管理之策略

2021-07-16 18:14吴曼曼
锦绣·上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时期班级管理小学

吴曼曼

摘要:在社会经济转型、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班级管理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要点。当前,诸多网络信息、资源和软件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对学生和思想带来重要变化。鉴于此,教师应主动扭转固有班级管理思维,将人本主义理念、互联网手段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效果,促进班集体和谐共进。下面,本文立足班级管理实际,结合时代发展背景,对班级管理工作思路、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让学生在教师和同学帮助下获得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交融发展的背景下,诸多先进理念、手段为教师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促使教学和班级管理走向信息化和智慧化。小学生处于学习品质、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其人格、价值观、心智都处于递进上升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理念会给每一名学生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积极从网络中获取现代化管理理念,在汲取优秀教师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到班级管理实践中,为班级管理取得创新发展提供条件,保障各项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组建班干部队伍,实现自主管理

班干部队伍是支持学生进行自主监督和管理的重要路径。因此,班主任应充分了解每名班干部的特点,对其服务意识、态度和能力进行分析,确保每名班干部都能完成指定岗位的管理工作,使其个人特长、潜能得到发挥和挖掘,让班干部以带头形式完成各项管理工作,激励学生们参与到自主管理工作中。在班级管理工作理念上,班主任教师应认识到班干部队伍的价值是难以替代的,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选取和组建班干部队伍,让学生实现对班级负责、对个人负责。在具体选举中,教师应通过个人推荐+公平竞争方式开展队伍建设工作,让学生们以自我推荐和演讲形式公平竞争选票,保证唱票环节的公开透明性,增强每名班干部成员的说服力,使得整个班级学生对班干部队伍产生信赖感,并主动以班干部成员为学习榜样。在实施自主管理的实践中,班主任教师应信任班干部成员,适当地将管理权力交由班干部,促使其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主动亲近同学,解决同学间、师生间相处的问题和矛盾。此外,班主任教师应树立个性化管理原则,以轮班、轮岗制替换和重新选取班干部,以定期评估形式反馈每名班干部的在岗表现,促使下一任班干部进行改进。这样,通过定期选取和换岗,学生们都可以公平地享有发展和锻炼机会,促使更多学生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不易,让学生们主动配合工作的开展,打造出互相配合、相互帮助的自主管理氛围。

二、利用现代通讯条件,打造互联平台

在现代网络技术和平台支持下,信息可以实现实时分享和交流,微信公众号、朋友圈都可以为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便于教师向家长传递和分享信息,增强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联系,促进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在互联网条件下,教师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记录学生成长历程、活动态度和面貌,为学生家长提供即时学生表现反馈,家长既能了解班主任管理工作实际,更能了解学生成长情况和班级文化氛围,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例如,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专门打造面向学生家长的微信号,定期在朋友圈上传班级活动、学生证书、学习笔记、课堂环境、师生互动等相关照片和视频,以搭配文字的形式发送瞬间,让每名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潜能和闪光点,使其能够主动认可、欣赏孩子。通过互联网构建起家长和班主任互联互通的平台,让家长可以直接向班主任反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建议,让两者间能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对话。此外,班主任教师可以建立专属的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便于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情况,让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管理下成长,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

三、关注弱势学生,强化班级管理质量

班级归属于集体范畴,在多样化的学生群体中,学生们在心理、个性、特长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班级中往往会出现学优生、学困生和中等生。在整个班集体共同学习、生活和成长中,中等和学困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会给班级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带来一定影响。要想保证班级管理取得实效,班主任应从以下两方面出发:首先,要以关爱和真心对待和帮助学困生,使其在班级劳动、日常学习等方面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在生活态度、兴趣层面,班主任应多重视学生课余爱好的培养,使其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在这样辅助和引导的班级环境下,学生才能从内心认可班主任,使其能够主动配合多方面工作的开展。再一点,不同学生身上都具有特有的潜质和闪光点,也会在社交、学习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这时班主任教師应从主动从赏识角度分析学生带有的潜能,以鼓励方式增强其发展、提升和前进的自信心,并适当地提高标准和要求,激发其内在潜能和发展动力,使得学生在灵活地管理和激励下获得长远发展,强化班级管理效果和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是促进学生行为、道德、品格培养和发展的重要路径。要想保证班级管理有效性,班主任教师应关注新时期学生的心理需求,主动创新和转变管理理念和方法,成为学生心目中崇拜、喜爱的教师,将管理工作深入到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为其学习和未来发展提供导向。具体而言,通过组建班干部队伍、利用网络通讯手段、关注弱势学生等方式,结合小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实施自主管理,让家长积极配合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让学生们在教师和同学帮助下约束自身行为,帮助学生走出成长的困境,形成和谐、温暖的班级成长环境,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琳燕.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探索[J]. 科学咨询,2020(4):27.

[2]王宝国. 班级管理凭时势——网络环境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新思路[J]. 学周刊,2020(21):159-160.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 山东 新泰 271200)

猜你喜欢
新时期班级管理小学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