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鹏
摘要: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对教师授课能力与综合素养提出新要求。为了给小学生构建生动、趣味、多彩语文课堂,让他们在感知与观察生活中获取知识,教师应重视生活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视角下实现有效施教,优化课堂授课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进而,让小学生具有高昂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其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建立语文学习自信,逐渐地加强对母语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有效途径
引言: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1]”。小学生认知水平、实践意识均处于初级阶段,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有效引导与督促。传统的刻板讲授教学,难免会使部分学生对语言与文字学习产生厌恶感。教师应正视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注重对现实教学问题的总结与分析,让学生观察生活、融入课堂,密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他们产生熟悉感,使其具有语文学习兴趣,并应增强他们的知识学习获得感。在此,笔者依据工作经验,浅议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认真观察,让他们拥有语文核心素养。
1、探究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创新途径必要性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与工具性特征,人教版教材又有着文质兼美、贴近小学生实际生活的特点。为用好教材,助力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应关注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的熟悉感,使其建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充分感受母语文化的深厚博大,具有观察生活、感知生活、汲取生活智慧的能力。
同时,应促进学生对创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打造鲜活、趣味、和谐课堂,使学生具有实践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助力他们的思维发展,使其形成鉴赏意识。进而,让学生兼具观察能力、探究思维、审美品位与理解能力。
从而,体现学科育人优势,促进学生走进文本中,让生活变为教学的“源头活水”,使其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文字、符号的独特魅力,拥抱多彩生活,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拥有美好的品质,为学生上好语文课,给他们的高段学习与未来成长奠基。
2、浅议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2.1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促使学生观察生活现象
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当积极地为学生构建生动、趣味、多彩课堂,关注他们学科素养发展问题,使教育教学工作面向班级中的全体成员[2]”。教师应紧抓教学育人特点,关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使其具有良好的学习专注力。毕竟,教材既是学生进行识字、口语交际、阅读、习作等重要依据,更是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有效载体。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教材文本中生活化教学元素的挖掘与应用,使学生透过文本材料,观察生活现象、提炼生活感悟。例如:在人教三上《秋天的雨》的授课中,教师便可运用微课进行激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唤醒学生对秋雨的记忆。从而,促进学生联系以往的生活经验,使其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奇妙的比喻、生动的表达,进而发现秋雨的神奇,激发学生的热爱自然之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对生活的观察,使其感受自然之美,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2.2以教学情境为载体,带领学生了解生活常识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创设符合学生認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实现知识的主动构建和情感的主动体验[3]”。因此,在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对教学情境进行精心设计与巧妙安排,从而以情境为载体,使学生认识生活现象、了解生活常识。
譬如:在人教三上《大青树下的小学》施教中,教师便可以情境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让学生感受民族小学校园中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氛围,进而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国家,各民族间相互帮助与团结友爱。
2.3以课堂活动为载体,增强小学生的生活体验
为响应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以课堂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建构与积极体验来获取知识,促进学生自主积累、深入探索,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同时发掘生活化素材的内涵,增强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多样性课堂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
比如:在人教五上《松鼠》的教学中,让学生结组探究、共同学习,为松鼠制作“名片”,学生应多渠道搜集素材;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中,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展开探究,说说保护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的必要性等等。
2.4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其良好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不仅要在家庭生活、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是学生广泛累积学习素材、丰富他们的情感,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积累的知识融入到习作中。教师可在课堂上根据教材中习作练习的要求,设置生活化氛围,引导学生习作。
例如:挑选语文教材中写人物、写景色等优秀的课文作为铺垫,引导小学生观察身边人、身边物、身边事,调动身边生活化教学素材,使其受到启发,通过所掌握的习作技巧,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以教材为引导的生活化习作方式,不仅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更将触发小学生的真情实感,并将其融入到语文习作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使他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3、结语
总之,立足于新课改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为了响应新的育人要求,积极打造小学语文高效、和谐、生动课堂,激发学生积极地学习情感,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教学意识,有效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助力学生关注课堂教学施教内容、自主参与教学互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还应重视对有益教育素材的挖掘,关注生活、深研教材、领会新课标精神,助力小学生的快乐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探索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青.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2021(4):20.
[2]李慧.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9(5).
[3]刘亚敏.优化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10):11.
(鹤岗市特殊教育中心 黑龙江 鹤岗 15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