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舟
沧州渤海新区中捷医院,河北 沧州 061108
在泌尿外科中,良性前列腺增生属于常见疾病的一种,发病率较高,主要患者是老年男性,给生活和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近几年中,随着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其发病率也逐渐上升[1]。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和手术为主,在本次研究中,对2019年1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2例实施治疗,表示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效果理想,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年龄63-78岁,平均(69.4±2.2)岁,病程11个月-9年,平均(5.3±1.7)年;研究组31例,年龄62-82岁,平均(72.6±2.4)岁,病程9个月-8年,平均(5.1±1.5)年。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麻醉应用的是腰硬联合麻醉,常规铺巾和消毒。操作:在直观的状态下将电切镜经尿道置入,对患者的输尿管开口、膀胱、前列腺、精阜等组织进行观察,电凝、电切的功率设置成为60W、120W,在大约6点钟的位置切一纵行标志沟,将膀胱颈作为起点,终点为精阜近侧缘,深度为外科包膜,分别切除中叶、两侧叶及腹侧组织,对腺窝创面、前列腺尖部修整,并应用电凝止血。切除的碎块组织及时吸出,留置F22三腔Foley气囊导尿管,持续性的冲洗膀胱。
1.2.2研究组 麻醉方式和体位和对照组相同。使用激光能量为100W钬激光机。操作过程:在直视中将电切镜置入,观察膀胱、后尿道及相关解剖标志如输尿管口、膀胱颈、前列腺、精阜等,直径为550μm钬激光光纤置入,在膀胱颈和精阜之间7点钟和5点钟方向中侧叶交界的位置使用激光切开,前列腺外科包膜作为重点,根据此间隙逐渐切开到膀胱颈部,横行切开膀胱颈部前列腺组织到环状纤维,切除中叶、在精阜近侧横向切开,将5、7点2条沟槽进行连接,使用镜鞘将前列腺腺体稳妥的抵住,沿着包膜向膀胱的位置逐渐向前推进,使用钬激光离断包膜粘连部位,将叶腺体切除,推进到膀胱中。切除侧叶,5点钟的方向逆时剥离腺体到1点钟位置,在膀胱颈12点钟位置切开腺体,将部分尿道黏膜保留,顺时针剥离到1点钟的位置,彻底剜除左侧腺体,使用相同的方式剜除右侧腺体,检查前列腺窝及创面情况,使用组织粉碎器将组织全部粉碎并吸出,保留导尿管。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其中无效:最大尿流率、残留尿量、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低于60%;显效:最大尿流率、残留尿量、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超过60%;痊愈:最大尿流率、残留尿量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临床症状消失。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2)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含的有: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2.1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例,%)
2.2研究组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良性前列腺增生属于男性泌尿系统较为常见的良性疾病,发病的人群中老年男性,容易出现:尿频、反复尿潴留、血尿、尿路感染、腹股沟疝、膀胱结石、憩室等,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和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患者发生逼尿肌出现失代偿,引起肾积水,损伤肾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均有较大的影响,所以针对性治疗对患者来说有重要性[2]。
大部分前列腺增生患者会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电切术适用于大多数前列腺增生患者,其相对于开放性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安全有效,手术适应症比较宽等优点,已形成公认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但是这种手术方式会产生较多的并发症,例如出血、止血效果差,继发性出血,经尿道电切综合征,还会导致包膜穿孔发生[3]。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在治疗过程中,波长具有选择性水吸收,组织穿透深度仅为0.5mm,热作用深度为0.5-1.0mm,可在汽化层以下形成一层凝固层,可凝固1mm大小的血管,具有良好的凝固止血作用,汽化切割的过程减少对组织有损伤,减少包膜穿孔并发症,手术后尿路刺激征会有所降低。在手术中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可以控制组织对液体的吸收情况,避免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4]。
综上所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过程当中,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