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stic模型的高校学生借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16 07:28黄维玲
关键词:高校学生程度图书

黄维玲,成 全

(1.福州大学 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断受到质疑,因此高校纷纷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育质量,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精准服务能力。高校图书馆在学生学习和科研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为学生提供图书、期刊、杂志、影音数据等的借阅服务及学习场所,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兴趣具有重要影响,对提高高校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电子书籍在高校的普及,高校实体图书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子书籍以其借阅便捷、容量大、价格便宜、设计精美等优势,深得高校学生的青睐。相较而言,实体图书馆存在书籍借阅与归还流程复杂、耗时长、地域限制等缺陷,导致高校图书馆借阅量逐年递减。掌握学生的借阅偏好,了解学生借阅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而为高校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文献回顾

关于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的研究,主要包括借阅行为的研究和借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其中,针对借阅行为的研究集中在对借阅行为的偏好、规律及差异等,如KOVACEVIC等[1]依据个人资料和搜索行为特征将读者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提出对同类别学生提供相似服务有利于提升借阅量与服务满意度;张炜[2]基于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借阅数据,利用关联规则技术分析读者需求,认为根据借阅特征关联度划分读者群可以最大化满足读者借阅需求;高睿鹏等[3]结合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分析本科生的借阅数据,挖掘本科生在校期间不同时期的借阅规律;吴红艳[4]构建了季节型神经图书借阅模型,认为高校图书借阅行为呈现明显的以日度为周期的特征;陈添源[5]借助Tableau平台和R语言等数据分析工具构建Apriori模型,从学科特性视角探究读者借阅行为的偏好,结果表明读者借阅行为存在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施国良等[6]通过分析读者的阅读偏好与借阅行为特征,指出为差异性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有利于推进图书馆向创新化服务模式转型。

关于借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于曦[7]基于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数据,分析了影响读者借阅行为的心理因素,认为文化氛围对高校借阅量有显著影响;刘金玲等[8]定性分析了高校文理大学生借阅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认为学生的借阅倾向与专业背景存在密切关联;陈娟等[9]基于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高校学生书籍借阅量的影响因素,指出外部环境因素对借阅行为的影响比用户自身的作用更大;李伟[10]利用统计方法探究纸质文献流通困境,认为数字资源是造成纸质文献借阅量减少的主因;邢荣华等[11]基于流通日志探究高校读者借阅行为规律,确认了年级因素是借阅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李东等[12]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影响因素,提出图书参考咨询会对提升高校借阅量具有促进作用;林仕珍[13]利用动机理论建立高校读者借阅行为动机模型,从教育培养、目标设定、奖惩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王蕾等[14]基于聚类分析和Apriori关联规则两种算法对院校图书馆读者借阅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读者的借阅行为特征差异,可为图书馆服务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提供借鉴。

综上可知,关于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丰富,但仍存在一些不足:①针对读者借阅行为的研究集中在探索读者借阅行为的共同规律与差异,鲜有文献进一步探究差异化的具体原因。②针对读者借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定性研究居多,样本选取也多为单一高校或学院学生,样本数过少且存在同质化问题。③已有定量研究多选取单个或极少数同类别变量进行实证分析,鲜有文献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鉴于此,笔者通过收集高校学生图书借阅行为的相关数据,通过样本划分将高校差异、学历差异和专业差异因素纳入高校读者借阅行为研究框架中,对比分析不同学生群体借阅图书影响因素差异,以期更全面地探究高校借阅行为影响因素在不同群体间的异质性,为决策者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供借鉴。

2 研究设计

2.1 调研情况分析

笔者以福建省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调研高校包括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发放问卷1 950份,收回有效问卷1 775份,有效率为91.03%。本次调研涵盖多所高校,样本量大,用户特征存在多样化优势,问卷可信度高。

(1)用户特征。在1 775份样本中,本科生1 558人,占87.77%,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分别占8.45%与3.78%;男性占40.68%,女性占59.32%;问卷涵盖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军事学13大类专业,其中,工学专业占比最大,为37.07%,管理学占比第二,为16.79%。

(2)借阅量总体情况。在所有样本中,33.86%的学生年图书借阅量大于5本,66.14%的学生年图书借阅量小于等于5本,其中47.94%的学生几乎不借阅图书;73.75%的学生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小于7 h;65.18%的学生每月到图书馆的次数小于5次。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图书借阅量整体偏低,且这种现象在被调查的高校中普遍存在。

(3)影响因素分析。问卷结果显示,48.73%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较重要;31.55%的学生借阅图书的出发点是基于兴趣爱好;70.93%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每日开放时间较合理;34.93%的学生认为图书馆借阅流程较便捷;28.06%的学生平均借阅一次图书所使用的时间少于10 min;77.07%的学生认为学校规定的借阅期限较合理;43.61%的学生对学校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较满意。由此判断,借阅出发点、图书馆开放时间、借阅图书便捷程度、借阅期限等因素均可能对读者的借阅行为产生影响。

2.2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将高校学生年图书借阅量作为因变量Y,若年借阅量小于等于5本,则表示借阅量少,记Y=0;若年借阅量大于5本,则表示借阅量多,记Y=1。将专业成绩排名、课外阅读重视程度、借阅图书出发点等16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具体变量定义与取值如表1所示。

表1 用户借阅影响因素自变量定义与取值

2.3 Logistic回归模型概述

Logistic回归模型[15]是一种广义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常用于数据挖掘、疾病自动诊断、经济预测等领域,具有两大优势:①可以很好地解决多自变量的问题,确定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强度,且模型相对成熟,估计准确度较高;②不要求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适用范围更广。Logistic回归模型如式(1)所示。

(1)

式中:p为用户借阅数量偏多的概率,1-p为用户借阅数量偏少的概率;n为影响用户借阅量的因素个数;β0为回归截距(常量);Xi为第i个影响因素;βi为第i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全样本回归结果

为了更好地拟合模型,选择向后剔除法筛选自变量,变量进入模型的显著性水平为默认值0.05,变量剔除的显著性水平为默认值0.10。将所有自变量全部代入模型进行检验,根据回归结果逐步剔除影响不显著的自变量,重复此流程直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检验结果基本显著。限于篇幅,所有样本检验过程只展示最后一次迭代结果。经过7次迭代检验,得到全样本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发生比率exp(B)表示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若Xi增加1个单位,则因变量的发生比率是原来的exp(B)倍,表征了自变量对因变量解释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表2 全样本回归结果

由表2可知,借阅子书频率X4、图书馆每日开放时间X8、对图书编码规则的了解程度X12、对图书馆管理员的满意程度X14、能否借阅到所需图书X15和能否在图书馆找到座位X16没有通过Wald水平上的检验,表明这6个变量对高校学生图书借阅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余变量均在10%或更低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其中,专业成绩排名X1、借阅图书便捷程度X9、借阅图书平均耗时X10和借阅期限X11对高校学生图书借阅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4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高校学生借阅图书的发生比率分别减少0.911、0.854、0.904和0.713。由此可见,学生的专业成绩排名越靠前、图书借阅流程越便捷、借阅图书耗时越短、借阅期限越短,图书借阅量越高。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出于提升专业成绩的目的借阅相关书籍,而图书借阅量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丰富专业知识储备,进而提高专业学习成绩;图书借阅流程越便捷,学生节约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越少,越能激起借阅的欲望和提高借阅的频率;单次借书耗时过长会浪费学生时间,打击学生借书积极性,导致借阅图书数量减少;图书借阅期限过长会导致学生养成不及时还书的习惯,延长了学生单次借还书周期,从而导致年均图书借阅量减少。此外,课外阅读重视程度X2、借阅出发点X3、课外阅读时间X5、到图书馆频率X6、身边同学借阅情况X7、对图书摆放规则的了解程度X13对图书借阅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高校学生对课外阅读越重视、课外阅读时间越多、到图书馆次数越多、对图书摆放规则越了解,图书借阅量也越多。同时,身边同学的图书借阅频率也会影响自身借阅习惯。

3.2 分样本回归结果

3.2.1 不同学历群体图书借阅影响因素差异

为探究学历对图书借阅量的影响,将样本分为本科生群体和硕博生群体(硕士、博士样本数较少,故将其归为一类)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经过10次迭代检验,得到本科生样本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仅课外阅读重视程度X2、课外阅读时间X5、到图书馆频率X6、身边同学借阅情况X7、借阅图书平均耗时X10、借阅期限X11和对图书摆放规则的了解程度X13这7个变量最终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借阅图书平均耗时和借书期限对图书借阅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均为正向影响。

表3 本科生样本回归结果

经过8次迭代检验,得到硕博生样本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专业成绩排名X1、课外阅读重视程度X2、借阅出发点X3、到图书馆频率X6、借阅图书便捷程度X9、借阅图书平均耗时X10、借阅期限X11、对图书编码规则的了解程度X12和能否借阅到所需图书X159个变量最终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专业成绩排名、借阅图书便捷程度、借阅图书平均耗时和借阅期限对图书借阅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均为正向影响。

对比表3和表4的回归结果可知,本科生和硕博生图书借阅量的影响因素既有相似又有差异。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每月到图书馆的次数、借阅图书平均耗时和借阅期限对学生图书借阅量均有显著影响,且前两个因素均为正向影响,后两个因素均为负向影响。在课外阅读重视程度和每月到图书馆频率方面,本科生这两个因素的exp(B)值分别为1.402和1.280,硕博生这两个因素的exp(B)值分别为1.773和1.363,表明这两个因素对硕博生图书借阅量的影响程度大于本科生;在借阅图书平均耗时和借阅期限方面,本科生这两个因素的exp(B)值分别为0.937和0.733,硕博生这两个因素的exp(B)值分别为0.811和0.514,表明这两个因素对本科生图书借阅量的影响程度大于硕博生。此外,课外阅读时间、身边同学借阅情况和对图书摆放规则的了解程度对本科生有显著影响,但对硕博生的影响并不显著;专业成绩排名、借阅出发点、借阅图书便捷程度、对图书编码规则的了解程度和能否借阅到所需图书对硕博生有显著影响,但对本科生影响并不显著。

表4 硕博生样本回归结果

3.2.2 不同专业群体图书借阅影响因素差异

考虑到部分专业样本数量过少,笔者将经济学和管理学样本合并、工学和理学样本合并,分别代表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并进行回归分析,探究不同专业群体的图书借阅影响因素差异。经过7次迭代检验,得到文科专业学生样本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专业成绩排名X1、借阅出发点X3、课外阅读时间X5、到图书馆频率X6、身边同学借阅情况X7、图书馆每日开放时间X8、借阅图书便捷程度X9、借阅图书平均耗时X10、借阅期限X11和对图书编码规则的了解程度X1210个变量最终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专业成绩排名、图书馆每日开放时间、借阅图书便捷程度和借阅期限对图书借阅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均为正向影响。

经过9次迭代检验,得到理科专业学生样本的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专业成绩排名X1、课外阅读重视程度X2、课外阅读时间X5、到图书馆频率X6、身边同学借阅情况X7、借阅图书便捷程度X9、借阅图书平均耗时X10、借阅期限X11和对图书编码规则的了解程度X129个变量最终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专业成绩排名、借阅图书便捷程度和借阅期限对图书借阅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均为正向影响。

表6 理科专业学生样本的回归结果

对比表5和表6的回归结果可知,文科生和理科生图书借阅量的影响因素既有相似又有差异。专业成绩排名、课外阅读时间、到图书馆频率、身边同学借阅情况、借阅图书便捷程度、借阅图书平均耗时、借阅期限和对图书编码规则的了解程度8个因素对文科生和理科生图书借阅量均具有显著影响,且专业成绩排名、借阅图书便捷程度和借阅期限均为负向影响,其余因素均为正向影响。在专业成绩排名和借阅期限方面,文科生这两个因素的exp(B)值分别为0.811和0.621,理科生这两个因素的exp(B)值分别为0.887和0.633,表明这两个因素对理科生图书借阅量的影响程度大于文科生;在课外阅读时间、身边同学借阅情况、借阅图书便捷程度、借阅图书平均耗时、对图书编码规则的了解程度方面,文科生这5个因素的exp(B)值分别为1.427、1.401、0.746、1.140、1.377,理科生这5个因素的exp(B)值分别为1.254、1.342、0.600、1.109、1.320,表明这5个因素对文科生图书借阅量的影响程度大于理科生;在到图书馆频率方面,文科生和理科生该因素的exp(B)值均为1.298,表明该因素对二者的影响程度相近。此外,借阅出发点和图书馆每日开放时间两个因素对文科生有显著影响,但对理科生影响并不显著;课外阅读重视程度对理科生有显著影响,但对文科生影响并不显著。

3.2.3 不同高校群体图书借阅影响因素差异

为探究高校间图书借阅影响因素差异,选取样本数较多的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经过5次迭代检验,得到福州大学样本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专业成绩排名X1、课外阅读重视程度X2、借阅出发点X3、课外阅读时间X5、身边同学借阅情况X7、图书馆每日开放时间X8、借阅图书便捷程度X9、借阅图书平均耗时X10、借阅期限X11、对图书摆放规则的了解程度X13、能否借阅到所需图书X15和能否在图书馆找到座位X1612个变量最终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专业成绩排名、图书馆每日开放时间、借阅图书便捷程度和借阅期限对图书借阅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均为正向影响。

表7 福州大学样本回归结果

经过10次迭代检验,得到福建师范大学样本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可知,课外阅读时间X5、到图书馆频率X6、身边同学借阅情况X7、图书馆每日开放时间X8、借阅图书便捷程度X9、借阅图书平均耗时X10和借阅期限X117个变量最终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图书馆每日开放时间、借阅图书便捷程度和借阅期限对图书借阅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均为正向影响。

表8 福建师范大学样本回归结果

经过12次迭代检验,得到福建中医药大学样本回归结果,如表9所示。由表9可知,专业成绩排名X1、课外阅读重视程度X2、课外阅读时间X5、借阅期限X11和对图书编码规则的了解程度X125个变量最终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专业成绩排名、借阅期限对图书借阅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均为正向影响。

表9 福建中医药大学样本回归结果

对比表7~表9的回归结果可知,不同高校借阅量的影响因素既有相似又有差异。课外阅读时间对3个高校的学生图书借阅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借阅期限对3个高校的学生图书借阅量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在课外阅读时间方面,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该因素的exp(B)值分别为1.368、1.716、1.626,表明该因素对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生图书借阅量的影响最大,福建中医药大学次之,福州大学最小;在借阅期限方面,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该因素的exp(B)值为0.678、0.534、0.601,表明该因素对福州大学的学生图书借阅量的影响最大,福建中医药大学次之,福建师范大学最小。

4 结论

笔者对福建省多所高校本硕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调研数据进行基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全样本和3类分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全面考察高校学生借阅影响因素及其差异,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高校学生年均图书借阅量整体偏少,图书借阅热情较低,且借阅行为受到自身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自身因素方面,专业成绩排名、课外阅读重视程度、借阅出发点等因素对学生借阅行为有显著影响;外部因素方面,身边同学借阅情况、借阅期限、图书借阅便捷程度等因素对学生借阅行为有显著影响。但借阅电子书频率、对图书馆管理员的满意程度与学生借阅行为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说明高校学生借阅电子书籍与借阅纸质版书籍之间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对高校学生图书借阅量不存在明显影响。

(2)由全样本回归结果可知,专业成绩排名、借阅图书便捷程度、借阅图书平均耗时和借阅期限对高校学生图书借阅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课外阅读重视程度、借阅出发点、课外阅读时间、到图书馆频率、身边同学借阅情况、对图书摆放规则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高校学生图书借阅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高校应综合考虑学生借阅行为影响因素,根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改善学生借阅体验,如简化图书馆借阅流程、加大对图书馆图书摆放规则的普及等。

(3)由分样本回归结果可知,就不同学历群体而言,课外阅读重视程度、到图书馆频率、借阅图书平均耗时和借阅期限对本硕博学生的图书借阅量均具有显著影响,且这4个因素对硕博生图书借阅量的影响程度均大于本科生;就不同专业群体而言,专业成绩排名、课外阅读时间、到图书馆频率、身边同学借阅情况、借阅图书便捷程度、借阅图书平均耗时、借书期限和对图书编码规则的了解程度对文科生和理科生图书借阅量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大部分因素对文科生图书借阅量的影响程度大于理科生;就不同高校学生群体而言,课外阅读时间和借阅期限对不同高校学生图书借阅量均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在制定和完善图书馆相关规章制度时应结合不同群体的借阅行为差异,给予相应的制度支持,实现“个性化”服务。

(4)为改善高校学生阅读热情不足的现状,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大课外阅读宣传力度,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优化实体书籍借阅流程,简化程序,提高借阅效率;适当控制书籍借阅期限,避免过长的借阅期限使得图书馆书籍流动周期过长,导致学生养成拖沓的习惯;针对学生群体分布、学科特色等情况,为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读者提供差异性服务。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程度图书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图书推荐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