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兴 杨悦艺
[摘要]文章在分析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助力解决相对贫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助力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构建路径:建立专业群对接产业链长效机制,发挥产业帮扶的倍增效应;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乡村治理,夯实贫困治理基础;提供组合式服务,提升帮扶服务水平。
[关键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教育帮扶;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杨德兴(1969- ),男,山东沂南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苏 苏州 215008)杨悦艺(1997- ),女,江苏苏州人,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广西 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专题)项目“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苏州乡村旅游土地信托制度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SJB1433)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2-0065-04
一、引言
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无缝对接农业、直接面向农村、零距离服务农民的天然优势,是培养高素质农民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高职教育坚持育人兴农的办学宗旨,紧扣“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在教育精准扶贫中发挥生力军作用。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在乡村努力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产业扶贫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乡村振兴带头人,为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2021年,“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建立健全农业高职教育助力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是当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助力解决相对贫困的发展趋势
1.帮扶重心从消除绝对贫困转为解决相对贫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贫困标准的动态性、相对性,相对贫困和返贫致贫风险还会长期存在。绝对贫困问题消除之后,教育帮扶的主要任务已转为解决相对贫困,重点帮扶对象也转向农村低收入人口。
农业高职教育助力解决相对贫困要以农村低收入人口为重点,精准剖析致贫根源,细化帮扶措施,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及时将因病、因残、因灾等致贫人口纳入救助范围。
2.帮扶理念从以经济收益为中心转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要提高脱贫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能就业、会创业,在奋斗中实现人生出彩。
农业高职教育助力解决相对贫困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扶持特色种养业、搭建“田间学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等途径,让脱贫人口依靠自身能力实现增收致富。
3.贫困治理从统筹管理转为融合治理。农业高职教育助力解决相对贫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家庭等多重利益相关者,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抓手,推动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民主治理、综合治理。
源头治理是坚持标本兼治,彻底根除穷根。农业高职教育要将思想道德教育、职业精神养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系统治理需要帮扶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农业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综合治理需要打造多种特色帮扶模式,进行精准帮扶,协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4.帮扶服务供给模式从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社会服务贡献力是衡量一所农业高职院校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的尺码。农业高职院校现行的供给导向服务供给模式面临极大挑战,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农业高职院校要构建需求导向服务供给模式,转变帮扶方式,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农业高职教育助力解决相对贫困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供给体系,持续升级需求体系,细化帮扶方案和工作措施,提高扶贫扶智能力,真正把帮扶工作做到实处。
三、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助力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构建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1.建立专业群对接产业链长效机制,发挥产业帮扶的倍增效应。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需求结合的接口。发挥农业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专业链精准对接产业链至关重要。农业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建立专业群对接产业链长效机制。
第一,推进专业集群化。一是按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思路,促进相关专业协同发展,促进教育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二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等专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发挥特色专业群优势,加强新农科专业建设,适时开发面向中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第二,推动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一是主动对接脱贫地区新兴绿色产业,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等优势资源,通过政府支持、入企务工、订单农业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二是形成产业扶贫辐射效应。坚持帮扶产业多元化、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推进特色产业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促进农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品牌品质,吸纳脱贫地区劳动力就业。三是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重点帮助西部地区农业企业进行产品包装设计、品牌宣传规划,抓好产销对接,搭建网络营销平台,利用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
第三,以文化育人,激发相对贫困人口的发展原动力。一是深度拓展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整合资源,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文化活动无盲区;利用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展文化帮扶,助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二是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各环节,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三是充分利用乡村资源,邀请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专家团队进行指导,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项目,培育一批休闲农业“打卡地”,加快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2.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帮扶在增强相对贫困人口致富能力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农业高职教育通过全面提升脱贫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第一,建立具有农学结合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探索农学结合教学模式。根据农业类专业特点,通过对接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科技服务,推动模块化教学改革,开展情境化教学。二是推行弹性学制,试行“两长一短”三学期制。在传统两学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30~40天的短学期,开展证书培训、技能训练、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以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微课大赛等比赛为抓手,完善教师考核評价体系,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第二,完善1+X证书制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将1+X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岗位能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以赛促练、以练促教,赛证课融通,提升师生技能水平。二是联合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发若干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三是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职业教育,联合开发微课、慕课、实践案例等教学资源。
第三,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一是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有效对接,校企双主体育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二是坚持“教赛研一体化”,提高教师产教融合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教学做一体化的组织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三是校企共建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农业“三新”试验示范,优化生产模式,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服务乡村治理,夯实贫困治理基础。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农业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
第一,深化协同育人。农业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办定向委培班,校地共同培养农村本土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奠定基层治理基础。一是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对职业生涯、产业发展、技术提升的差异化需求,分门别类制订培养方案,开展菜单式技术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二是为脱贫人口提供丰富、多元的个性化教育帮扶服务,让其掌握实用、管用、有用的生产技术技能,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创业培训,为其就业提供政策、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做好培训与就业的有效衔接,培育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4.提供组合式服务,提升帮扶服务水平。农业高职院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通过实施招生联动、科技推动、就业拉动等精细化服务,提升教育脱贫能力。
第一,突出目标导向,实施招生联动。一是继续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扩招,扩大对口单招生源。加强宣传和政策引导,提高农业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二是完善东西部合作机制,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援派教师结构。三是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畅通农业人才成长通道。
第二,突出问题导向,实施科技推动。只有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运用科研成果为现代农业提供支撑,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农业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与科技推广,“精准送教”,通过技术帮扶、技术人才输送等方式推进脱贫地区进行产业的改革与发展。农业高职院校要构建融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品牌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农业产业中。二是发挥高校学科综合优势,促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与农业发展的交叉融合,带动农业向绿色、智能发展的技术变革。支持高校以信息化主导的智能农业、生物技术引领的农业生物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技术为导向,加强交叉融合的创新布局,探索新模式,引领新方向。三是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强农业物联网、智能农业装备、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四是农业高职院校选拔优秀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创办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农村科技服务超市,面向“三农”提供全产业链技术培训服务及技术支持。
第三,突出结果导向,实施就业拉动。一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多对一”就业精准帮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强求职方法与技巧辅导,夯实学生就业基础。鼓励掌握技术技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并对其给予资金、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二是加强对脱贫劳动力的稳岗帮扶,结合农时农事季节就近开展培训指导,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三是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目前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创建教学实训基地,多领域开展现代农民培训工程,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参考文献]
[1]魏有兴.中国教育扶贫70年:历程、经验和走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30-40.
[2]何正东.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及展望[J].中国农业教育,2019(4):18-23.
[3]吕世明.谱写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新篇章[J].人民论坛,2019(33):6-9.
[4]李静.精准就业:可行能力视角下农村弱势群体的扶贫方略[J].中国行政管理,2020(1):58-62.
[5]熊飞.农业高职教育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8(4):85-89.
[6]马建富.吕莉敏.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治理的职业教育价值和策略[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71-77.
[7]赵庆营.王丛虎.整体性治理视域下重度残疾人扶贫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上蔡县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为例[J].中州学刊,2019(6):73-78.
[8]陈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农业创客“双创”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科学论坛,2018(12):59-60.
[9]张旭刚.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9(20):19-26.
[10]余应鸿.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其治理[J].探索,2018(3):17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