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磊 段晓雨 朱国萍
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前言:在临床上,结肠癌是一种比较多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近几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渐转变,结肠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对于结肠癌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有两种治疗方式,第一种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第二种为传统根治术,为了分析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72例结肠癌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式,探讨应用效果。
1.1一般资料 选择72例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时间: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个小组,其一是对照组、其二是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4岁,平均(45.27±11.36)岁;观察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5岁,平均(46.19±11.42)岁。比较两个小组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具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 确诊为结肠癌者;自愿参与本次探究。
1.1.2排除标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合并严重肝脏疾病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严重过敏性疾病患者;语言意识障碍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传统根治术,患者结肠肿瘤的切除范围两端肠段,需要切除肠管,并且做好区域淋巴结的清扫,主要包含供血血管根部淋巴结、肠周淋巴结以及中间淋巴结。
1.2.2观察组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将脏壁层筋膜分离,具体方法为:医生首先找到融合筋膜线,对患者的侧腹膜进行切开,在手术过程中,若是患者肿瘤位置在右半边的结肠,手术顺序为由右向中央,将供养血管充分进行暴露。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将胰腺钩突、十二指肠上的肠系膜有效分离,让其肠系膜上的静脉和上面的动脉充分暴露出来,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准备。若是患者肿瘤位置在左半结肠,应该在结肠脾曲处进行游离,需要让患者的乙状结肠、降结肠系膜在后腹膜平面完成完整的游离,需要使患者的后腹膜覆盖输尿管、血管、肾前脂肪和卵巢在手术时应将患者的大网膜切除,需要让结肠系膜保持完整。医生需要将供养血管进行结扎,把患者的肠系膜根、右半结肠系膜进行游离,顺时针进行逆转肠管,从而更加充分地将肠系膜上的动脉、静脉暴露出来。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各项指标 主要包含五种指标,第一种术中出血量、第二种肛门排气时间、第三种拔管时间、第四种进食时间、第五种住院时间,将这些指标记录下来。
1.3.2组间手术效果 包含三种指标,分别是显效、有效、无效,计算方法有效率=(显效+有效)/单组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软件版本spss23.0,通过此软件对本次探究中两个小组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以t检验,P值界点0.05,当P值低于界点,存在统计学意义。
2.1组间临床各项指标对比 通过两个小组治疗后临床各项指标比较,发现对照组差于观察组,两个小组相关数据具有很大差异性,符合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个小组临床各项指标对比结果
2.2手术效果对比 对照组比观察组差,差异明显(P<0.05),见于表2。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在治疗结肠癌方面,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此种手术方式能够保持结肠系膜的完整性,能够有效防止因结肠系膜破裂导致的癌细胞扩散现象的发生,具有可靠性、安全性,不仅负面影响小,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所以被临床上广泛应用[2]。邓兴明[3]等研究表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能够提升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于本次探究结果分析,通过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由此能够看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成效比较优异。对照组手术效果比观察组差,由此能够看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能够提升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结肠癌患者而言,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