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媛媛
舒城县孔集镇(今城关镇孔集社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这里湖光山色秀美,气候湿润,多沙质土壤非常适宜竹类生长,因此它也是远近闻名的“竹编之乡”。在孔集中心学校旁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院,这就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苏成军的舒席厂。记者到访时,他正在气定神闲地编织着一幅竹编人物图,长长的竹篾随着他娴熟的动作翩翩起舞……
“竹编在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竹编手艺人。”苏成军介绍说。竹编是一种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技艺,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扬,也形成了舒城地方特点的竹编工艺与竹编文化。这其中,尤以传统手工方式制作的“舒席”最为著名,舒席制作技艺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扩展项目”,而苏成军也在2018年入选舒席技艺传承人。
舒席的选料严格、工艺讲究,制作精良的舒席甚至可以叠成小卷随身携带,它的细腻光滑、经久耐用为一般竹席所不及。“顶山奇竹,龙舒贡席。”这是舒城流传的一句老话,在明朝,舒席曾是皇帝御用的贡品。
舒席大多靠的是祖传的手艺和小范围的匠人传承,世代生活在舒城孔集的苏家几代人,都以竹编手艺为生,到苏成军已是第三代了。自打记事时起,苏成军便每天看着爷爷和父亲编织竹席和各种竹工艺品。耳濡目染,加上长辈的口传身授,苏成军很小就学会了舒席的编织技艺。“这只是舒席最基本的编织技法,想要成为专业的竹编匠人还要下苦功夫学和练。”
舒席不仅是生活用品,也是精湛的手工艺品,古今字画、翎毛花卉都可编织得惟妙惟肖。对竹编的深深喜爱,让苏成军不满足于此。他想做个专业的竹编匠人,做出精美的工艺舒席。
1986年,17岁的苏成军进入舒城舒席厂,跟随老匠人汪守道师父学习剖篾、织席技术,最忙的时候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
1991年,22岁的苏成军成家了。古人说“成家立业”,苏成军想,“我有竹编手艺,为何不建立一个自己的工厂,做自己想做的竹编工艺品呢?”那年秋天,他带着新婚的妻子回到家乡孔集,办起了自己的舒席编织厂。
那十年可以说是苏成军舒席厂的黄金时代。经过探索,他打开了一条舒席市场销售的路子。“那时厂子每年要用掉100多万斤竹子,年产六七千床竹席,除去村里给我们计件加工的手艺人,光是厂子里的工人就有七八十个。”不仅如此,他们生产的舒席产品更是受到海外客商的欢迎,出口东南亚、日韩等地。苏成军成了家乡的名人,被授予“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
在苏成军小小的作品展示室里,摆放着大大小小上百种竹编手工艺品。大到悬挂在墙壁上四平方米见方的“松鹤延年图”,小到套篮、花器、果盘、手提包、桌椅凳……或古朴典雅或玲珑精致,展示着竹编艺术品的独特之美。
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舒席就已蜚声国际了。1906年,舒席曾在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获得篾业一等奖。后来,舒席老一代匠人们编织的“天安门”“双狮戏球”图案屏席,也曾敬献给毛主席、周总理,后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里,现收藏于中国科技博物馆。要制作这么一件成熟的大幅山水画作,只是编织一个环节,最少就要半年。
苏成军指着墙上悬挂的“松鹤延年图”说:“这件作品仅是编织就花了二十多天时间。工艺舒席的编织,无论是山水写意,还是人物工笔,不仅要求经纬编排匀称、篾纹笔直整齐,还需要匠人心中有画。因为虽然每一幅作品都要先绘图,但是在编的过程中,图压在竹篾之下,是完全看不见的。”毫无疑问,编织是舒席制作最难的环节,而工艺舒席的编织更为讲究。选好材料之后,要进行剪篾、均撕、刮篾等步骤,制作的每根竹丝都要刮薄刮匀,使其柔韧度符合竹编精细度的要求。在苏成军看来,竹编不仅需要娴熟的技艺,更重要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
“用来做图案屏席的竹篾,最宽不能超过0.6毫米,这还不是最细的,我做过最精细的竹丝细到只有0.2毫米。”而在编织时,需要聚精会神,不容一丝懈怠,以免断裂或者不够整齐。任何一个步骤失误,都要重新开始。
传统手工舒席以细、薄、柔滑和坚韧耐磨、不生虫蛀等特点而著称,它制作上的讲究自然不只是编织。“这个讲究是从选料开始的……”苏成军介绍说,舒席以水竹为原料,尤以小叶水竹为佳。
为了把好选料这一关,每年的9月,苏成军就会动身前往竹子产地——湖北武陵,一直到次年元月,他要在这里待上四个月,亲手选出上好的竹子。“每年9~10月砍伐的竹子没有任何水分,是最好的材料。”
从选料到成席,前后需经过裁料、开竹、破条、切头、划条、起黄、均撕、蒸煮、染色、刮篾、绘图、制样、编织、收边、检验等十几道工序。制成的舒席色泽通透,细软光滑,篾纹整齐,折卷不断。说到舒席制作工艺上的独特之处,“蒸煮!”看似简单,苏成军却说这是舒席最特别、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艺,“经过高温蒸煮,竹纤维中的糖分会被去除,这样制作出来的竹席不会上霉,经久耐用。”到底有多经久耐用?苏成军哈哈笑了起来:“我爷爷编的席子,我现在还在用呢!”
在苏成军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一道道清晰可见的伤痕见证了他与舒席相伴的岁月……然而这门他坚守了几十年、在家乡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编制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慢慢地把精致的舒席给淡忘了。苏成军很是无奈,“不是我不想教,是没人肯学呀,这行的收入不高,要学好手艺,不花时间、不下苦功是不行的。现在年轻人不愿吃苦,原来的同行也都改了行,再过几十年,不知道还能不能看见这个行当了……”
从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以来,舒席获得了相应的扶持,但仍然没能改变其日益衰落的现状。从2016年开始,苏成军参与到“非遗进校园”的活动中,他带着竹编作品走进了许多知名高校,希望扩大舒席的知名度。然而,前来学艺的还是寥寥无几。
传统的竹编制品市场在逐渐缩小,舒席匠人们纷纷改行,苏成军心里五味杂陈,但他仍选择坚守。“这一辈子,我只会做竹编,也只能把竹编做得最好。”坚守就得创新。苏成军开始向外寻找出路,从2013年开始,他每年都要前往四川青神、浙江东阳等地交流和学习,他厂子里的主打产品也从睡席向工艺日用品转变。“走出去,我才发现,现在人们对品质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竹编工艺可以深入到更广阔的领域。举个例子,只是茶道上用的竹器,就有四百多种之多。”如今,苏成军不仅仅在不断地钻研新产品的开发和制作,也开始把市场拓宽到各类艺术装置、室内装修和特色民宿的打造上。
在这个“固执”的匠人眼中,舒席不仅有它存在的价值,也仍有它存在的市场。择一事,终一生……或许对苏成军来说,唯有守住了初心,才能不负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