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旭
摘 要:表情包的网络文化育人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其网络文化育人功能長效发挥问题也日渐突出。通过对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机制的分析,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梳理和设计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运用的基本路径,进一步分析当前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长效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价值认知、创作策略、体系完善、品牌创建、功能拓展、创作参与、效果反馈、组织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长效发挥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网络文化育人;表情包;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6-0146-03
引言
网络文化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新载体和新工具不断出现。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媒介与文化载体,表情包的网络文化育人作用日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在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其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长效发挥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如何长效发挥表情包的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提升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可持续性,助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目前,针对表情包的研究比较丰富,学者们从符号、文化、传播、教育、法律等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如林升栋等基于符号学以“小黄脸”为例对中西表情包的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1];刘林燕在青年亚文化视角下对网络表情包的传播价值和文化认同建构进行了分析研究[2];邱源子对表情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进行了阐释,并对其伦理规范和侵权问题进行了探讨[3];蓝天、邹升平等研究分析了表情包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运用的背景、优势、困境及规范问题[4];司仲鹏在新媒介视域下,对表情包使用所涉及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5]。
综合而言,在当前对表情包的研究成果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研究在日益增多,但其成果数量仍然相对不足。虽然相关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表情包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价值并进行了探索研究,但其对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长效发挥问题仍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功能机制
表情包在网络文化育人中的运用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积极发挥表情包在网络文化育人中的作用,有赖于对其功能机制的清晰认知与合理分析。在明晰其功能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应用路径的合理设计与完善,能够有效促进其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长效发挥。
(一)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符号为中介的[6]。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看,表情包的本质是一种用于传情达意的交际符号,在不同的符号情景和规则限制下,人们根据不同需求来使用其认知和交际功能。它既是一种信息载体,又是一种被赋予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
因此,表情包在网络文化育人中的应用,是以表情包为符号在网络情境中所进行的人际互动。在此互动的过程中,表情包意义赋予及信息承载的可构建性,使其具备了网络文化育人的运用价值。通过对网络文化育人目标的拆解,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义融入表情的创作中,借助网络人际互动与文化互动来宣传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7]是传播学中重要的理论,与之前传播理论不同的是,该理论更侧重于从受众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和需求满足,更加突出受众能动性对传播过程的影响与制约。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视角,表情包在网络文化育人中的应用过程,即是表情包作为网络媒介的传播过程,而且表情包的使用者作为媒介受众,对该过程起到了关键的影响与制约作用。
因此,不断提升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受众满意度是确保育人功能长效性发挥的关键。通过对受众满意度的持续分析,并进一步对表情包的设计和使用进行动态调整,可以更长久和有效地发挥表情包的网络文化育人功能。
二、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运用路径
以符号互动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可以刻画传播者、媒介、受众在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运用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并对其基本运用路径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
在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互动过程中,创作者将育人目标与作品要素相结合进行表情创作,随后将表情作品投入具体应用,之后表情使用者之间通过表情包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互动,最终创作者通过收集效果反馈重新对表情创作与应用进行新一轮的调整。通过上述的互动闭环,可以对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基本运用路径做如下梳理和设计。
第一,创作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导或参与表情包的创作设计工作,对育人目标进行拆解,确定具体的表情创作主题,将校本文化、爱国主义、学风建设、党建文化等目标主题与形象设计、语义设计、场景设计等表情作品要素相融合,创作出具备较高育人价值导向表情文化作品。
第二,应用阶段。表情作品创作完成后,在日常网络沟通、网络宣传等场景中进行具体应用。如与学生进行网络聊天时使用具备校本文化特色的表情文化作品,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交流互动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宣传校本文化,最终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身份认同感,提升网络文化育人效果。
第三,传播阶段。表情文化作品的传播分为平台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种方式。在传播初期,通过平台传播可以对表情包进行初期的宣传与投放布局,为后续表情包的人际广泛传播提供基础;在进入人际传播后,表情包的具体传播路径将呈现出极大的随机性,难以进行路径控制。
第四,反馈阶段。表情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其使用的效果反馈进行有效的分析,以进一步分析表情创作、应用和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提升。结合对作品使用的频次、受众属性的统计分析,改进表情作品的创作、应用和传播,为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闭环的长效运转提供新的动力。
三、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长效性提升
根據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功能机制和运用路径,结合具体工作实践,可以发现当前仍然存在一些影响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长效发挥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对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认知尚浅。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尚未意识到表情包在网络文化育人中的作用和地位,对表情包的传播便捷、表达生动、亲和力强等优势有所忽视,对其受众分散、表达碎片化、传播轨迹不可控等局限性认识不足,对其在网络文化育人媒介体系中的合理功能定位缺乏认识。
2.创作策略失当。创作用于网络文化育人的表情文化作品时,在形象设计、语义表达、场景设定等作品创作要素方面的调研不足,导致受众使用效果不佳,传播影响力不大,价值转递偏曲,无法有效发挥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效果。
3.内容体系与品牌形象建设意识不足。在表情文化创作方面浅尝辄止,不能丰富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内容体系,主题单一,内容缺少全面性。同时,缺乏文化育人品牌意识,未能有效进行表情文化品牌创建工作,与整体文化育人品牌体系不相融合。
4.功能拓展与受众积极性调动不足。对于表情包的功能应用有限,仅仅限于日常沟通、网络宣传等场景,忽视了表情包的文化与艺术属性,未能拓展其文化周边功能;仅借助作品来参与受众间的互动,未能发挥受众的创作积极性,忽视了目标受众在表情作品创作上的贡献潜力。
5.传播互动效果反馈不足。不清楚表情包在网络文化育人方面的具体效果,缺乏对传播互动数据的有效获取和深入分析,不能为表情包文化育人的运用闭环提供有效的数据反馈,使得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长效性发挥缺乏数据动力。
6.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支持不足。表情创作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创作能力与创作力量缺乏,不能完成表情包文化育人的预期目标,使得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长效性发挥缺乏组织动力。
(二)对策与建议
1.提升对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价值的认知。加强思政工作者合理运用表情包开展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意识,提升其对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优势与劣势的认识,提高表情包在网络文化育人中的运用水平。
2.制定合理的表情包创作策略。深入调研受众需求和喜好,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政治性的前提下,提升内容表达的趣味性,避免在形象设计、语义表达、场景设定等方面过于“小众”,对不同表达含义的作品进行合理组合。
3.构建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内容体系与工作品牌。创作不同主题的表情文化系列,将网络文化育人的目标内容与表情文化作品的表达内容进行融合对接,丰富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作品的体系内容,提升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全面性;凸显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品牌出品形象,提高版权意识,与其他网络文化育人工作品牌共同提升网络文化育人形象。
4.拓展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运用,挖掘受众的创作潜力。制作表情文化周边产品,形成不同类型的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成果积淀;组织开展主题表情创作评选活动,调动受众参与主题表情创作的积极性,由思政工作者“主创”的模式向师生“众创”的模式转变。
5.及时获取应用效果反馈,不断改进不足。利用不同表情开放平台所统计的具体使用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表情包的使用频率和受众属性,进一步刻画表情包用户的群体画像,对比其与预期育人目标效果存在的差异,为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持续改进提供动态数据支撑。
6.组建表情包创作团队,开展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扩大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的知识和技能推广,组织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工作团队,建立表情文化育人工作室,为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长效发挥奠定组织基础。
结语
作为一种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网络人际互动工具和信息传递载体,表情包的网络文化育人价值随着其使用规范化的进程与日俱增,且其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全面长效的发挥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符号互动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对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随后对其基本运用路径进行了简要梳理和设计,进而分析了影响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全面长效发挥的相关问题,并最终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对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应用中受众间行为互动的挖掘分析,为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长效发挥提供更加有益的参考,助力网络文化育人水平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升栋,程茜,乔巾哲,庞云洁,李亚伟.中西表情包设计比较:基于小黄脸的符号学分析[J].符号与传媒,2020,(1):150-171.
[2] 刘林燕.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网络表情包的文化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9,(4):64-68.
[3] 邱源子.移动互联时代之表情包传播阐释[J].新闻与写作,2018,(8):50-53.
[4] 蓝天,邹升平.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表情包话语运用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9,(12):92-96.
[5] 司仲鹏.新媒介视域下表情包使用相关法律问题分析[J].新闻战线,2018,(4):36-37.
[6] 文恒.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的“表情包文化”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24):70.
[7] 胡翼青.论网际空间的“使用—满足理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3,(6):204-208.
Research on the Long-term Effect of Emojis Network Culture Educational Function
YAN Xu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The role of emoticons in educating people in network culture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nd the problem of long-term exertion of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in network cul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moticon network cultures educational function mechanism,combs and designs the basic path of the emoticon network cultures educational function based on symbol interaction theory and use and satisfaction theory.Subsequently,it furth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emoticon network culture education,and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value recognition,creative strategy,system improvement,brand creation,function expansion,creative participation,effect feedback,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etc.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which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long-term play of the advantages of emoji network culture in education.
Key words:network culture education;emoticons;long-term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