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角下的职业女性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生命历程研究趋势与展望

2021-07-14 21:23王希泉何紫笑沈琰龚薇彤
科技风 2021年18期
关键词:职业女性主观幸福感健康

王希泉 何紫笑 沈琰 龚薇彤

摘 要:近年来,职业女性的健康及主观幸福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研究着眼于经济学视角,对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进行梳理,进而利用APC模型剖析职业女性健康及主观幸福感。因此,我们能够看到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城市职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的年龄—时期—队列,为我国城市职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提供全景式的时间维度的分析。

关键词:职业女性;健康;主观幸福感

1 绪论

本文是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受伊斯特林悖论的影响,在既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主观幸福感的变化趋势如何?因此他认为,经济的增长与国民整体幸福感的上升存在着悖论,充满着争议。运用不同的数据库研究者往往给出相反的研究结论。从前人研究来看,包括上升的、下降的、保持不变的以及倒U型的趋势。然而,相关研究忽略了从年龄队列和时期的交互作用来考察可能的时间趋势。对于城市职业女性主观幸福感在其他时间维度上,尤其是出生队列上的变化,被给予充分的认识。在强调机会公平的当代社会,不同代際间的差异,以及其在主观幸福感上的作用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课题。

2 年龄—时期—队列的理论基础与文献梳理

尽管对不同学科和国家的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主观幸福感的变化和社会差异了解相对较少。关于三种与时间相关的变化——年龄、时期和群体效应——对于这些变化的独特贡献,人们知之甚少。年龄效应代表了生命过程中与衰老相关的发展变化,其中跨时间段或出生队列的时间趋势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条件中的外生背景变化[1]。周期效应和群体效应也可以相互区分,它们包括早期生活条件的影响,以及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暴露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历史和社会因素。但不同时期和群体的差异表明了特定时期和群体的社会力量的存在,这些社会力量影响着幸福感的变化。

人们在生命历程中会变得更快乐吗?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问题越来越多,重要的社会关系因死亡率而丧失,这导致了对生命过程中生活质量下降的预测。另一方面,衰老过程的“角色理论”认为,自我整合、洞察力和积极的心理社会特征,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而这些成熟的迹象反过来又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生活质量[2]。据报道,幸福的年龄效应有消极的、积极的、恒定的和U形的,幸福的最低水平发生在30~40岁之间。

代表性样本的缺乏、测量结果的差异、样本的年龄构成、调查年份以及不同组的协变量调整可能是幸福度年龄差异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不充分的研究设计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关于生命过程变化的大多数相关发现是按年龄分类的一个时间点的横断面观察。这种设计忽略了不同历史时期幸福水平的年龄变化,混淆了年龄和群体效应[3]。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尽管历史和队列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年龄与幸福的关系,但年龄效应是一个基本的和强有力的趋势[4]。现有的关于幸福时间趋势的研究普遍支持,尽管经济日益繁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幸福没有增加。最近对1972—1998年GSS数据的分析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越来越不快乐[5]。当年龄和其他协变量都保持不变时,这种影响被限制为线性的,幅度非常小,在统计学上不显著。

对于不同的日历年中幸福生活过程的变化,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研究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老年人比年轻人不快乐,但在最近几年,他们更快乐,因为65岁以上的成年人比年轻人快乐。不同的年龄组的差异时间趋势已被假设为反映队列差异[6]。因为出生队列作为一个结构类别具有解释力,并且代表了生命过程结果中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来源[7]。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在幸福的多变量分析中明确检查出生队列效应。因此,教育和收入水平更高的较新群体变得不太关心基本生存需求,而更关心更高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赖德的经典队列分析命题强调个体在生命过程的早期特别容易受影响。

3 职业女性APC模型框架的分析

我们过去,从时间趋势来研究城镇职业女性的幸福及主观幸福感。虽然也关注时间维度,但在现实世界中,幸福感的变化往往会涉及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三种维度,忽略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维度而讨论其中的一种变化会存在缺陷的。其研究的前提往往是,对于同一观测时期,假设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研究。但在现实经济世界中,假设往往难以如此。因此,要全面把握城市职业女性健康及主观幸福感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不能忽略其年龄效应,要进行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的APC分析。

3.1 年龄效应

年龄效应是指被访城市职业女性的生理年龄。对于生理年龄的变化所发生的身体心理及社会经济地位的转变所带来的差异。人往往随着身体机能的变化以及社会角色的转变,尤其是在中年之后,其性格和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认知都会发生显著的差异。突发的社会事件带来每个同时代的人的心理变化,当然也包括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和对整个社会所有成员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工作和内涵的影响。由于这些内因和外因,交互影响,对于城市职业女性健康及幸福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通过累积形成及延迟发生来体现的。由此可以知道,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时间维度上的各种趋势,都有其特有的价值。

3.2 时期效应

以前的研究过度研究时期维度,而忽略了其他两种维度。这将会在某种情境下,误读驱动主观幸福感变化的一些影响机制,甚至导致整个幸福感的趋势的认识发生偏差。引入出生队列效应,可以将研究的视角引入社会宏观因素。外部的社会经济因素作用于不同时代的生命个体,从而在不同的世代人群身上产生了变化,也就形成了不同世代人群的差异。我们往往从生命历程的视角来诠释社会经济宏观因素在女性出生队列中的影响。

3.3 世代效应

同时将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的趋势效应进行研究且消除之间的干扰因素需要引入比较先进的APC模型[8]。在实际操作中,APC模型的计算式,挺有难度的。在方法论意义上,这三个维度是完全共线性的关系。也就是说,知道了其中的两种因素,就可以自然的决定第三种因素。APC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问题,通过普通线性分析,无法得出唯一的解决方案。杨杨教授,提出的分层随机效应模型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该研究方法,不仅开拓了APC研究,也可以直接使用,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的微观数据,并且杨杨教授也提供了相应的软件代码。本研究基于杨杨教授的研究,以及李婷发表于人口与经济上的论文,聚焦于城市职业女性,健康及主观幸福感[9]。同时我们也引入了协变量,这些趋势是否受到社会经济风险因素的影响。探讨这些社会经济分层因素,以及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的内在机制。

4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旨在通过最近开发的分层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来解决城市职业女性的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问题。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评估了以下问题: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城市职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什么?考虑到所有三种类型的变化时,生命历程和时间趋势如何?生命历程和时间趋势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出生队列的差异?此外,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在连续的出生队列中,城市职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对城市职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系统的年龄、时期和队列分析的研究,使我们能够看到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城市职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的年龄—时期—队列,为我国城市职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提供全景式的时间维度的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春晖.中国20~84岁女性乳腺癌死亡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5.

[2]Walter R.Gove,Suzanne T.Ortega,Carolyn Briggs Style.The Maturational and Role Perspectives on Aging and Self Through the Adult Years:An Empirical Evaluation[J].Walter R.Gove; Suzanne T.Ortega; Carolyn Briggs Style,1989,94(5).

[3]Bruce F.Maison,Carl F.Neuss.Dynamic Analysis of A FortyFour Story Building[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1985,111(7).

[4]Dov Shmotkin.Subjective wellbeing as a function of age and gender:A multivariate look for differentiated trend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0,23(3).

[5]David G.Blanchflower,Andrew J.Oswald.Wellbeing over time in Britain and the USA[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4,88(7).

[6]Debbie S.Easterling.Virtual Community and Connections:Their Relevance to Health Care Marketing[J].Journal of Nonprofit & Public Sector Marketing,2001,8(4).

[7]A.F.C.Ryder.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IfeBenin Relationship[J].The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1965,6(1).

[8]Ethan Fosse,Christopher Winship.Bounding Analyses of AgePeriodCohort Effects[J].Demography,2019,56(5).

[9]李婷.哪一代人更幸福?——年齡、时期和队列分析视角下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变迁[J].人口与经济,2018(01):90102.

作者简介:王希泉(1975— ),汉族,江苏南京人,管理学博士,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管理咨询师,会计师,中国管理国际学会(IACMR)会员,主要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健康人力资本等研究;何紫笑(2000— ),汉族,江苏淮安人,本科在读,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沈琰(1998— ),汉族,安徽池州人,本科在读,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龚薇彤(1999— ),汉族,江苏南通人,本科在读,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职业女性主观幸福感健康
愧疚感损害职业女性健康
职业女性参与健身俱乐部瑜伽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累积情境风险与职业女性自杀意念的关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解答时尚鞋履“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