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郝雯婧
摘要:以纪录片为代表的视听作品是世界各国真实、立体、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本文认为,要想充分发挥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应该从“文化维”“翻译维”“融媒维”建构纪录片的传播策略,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纪录片 走出去 走进去 习近平治国方略
2019年10月11日,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在第四届金树国际纪录片节“中国之夜”活动上进行了展映,由此拉开了“视听中国 全球播映”活动的正式帷幕。随后,该纪录片在阿尔巴尼亚(2019年10月19日)、摩洛哥(2019年10月29日)、希腊(2019年11月1日)、土耳其(2019年11月5日)、缅甸(2020年1月16日)陆续展开了展映推介会和首播仪式,向国外观众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该纪录片的播映建构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表达创新,从“文化维”“翻译维”“融媒维”等多维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一、建构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表达创新
以纪录片为代表的视听作品是世界各国真实、立体、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China: Time of Xi”(《习近平治国方略》)于2017年10月16日由美国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制播,这是国际主流媒体首次全面、系统地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进行介绍与解读,以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帮助世界观众了解当代中国及其发展。
1.走出去:以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电视媒体与外国影视机构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现阶段文化传播常态。互联网革新了传播速度,成为信息交流的新型窗口,扮演着国际文化传播的“使者”,是传播中国文化、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的主要渠道。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腾飞和国际交流的深入,世界媒体和公众对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越来越有兴趣,尤其近年来,中国的崛起让“中国故事”成为新时期海外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形象“活起来”,赋予世界审视中国的全新视角的同时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离不开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对话与文明倡导,而且离不开各民族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志同道合”。这就要求在摄制国际传播的纪录片时,必须进行双向考虑,不仅要考虑输出方(中国)的主观愿望,同时更要兼顾、甚至更多地关心输入方(他国)的客观需求,以尽可能缩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实现“量需造货”。
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中国故事”借由紧扣当下中国、引发共鸣的人与社会关系持续触达海外观众,受到高度关注乃至传播转发。该纪录片以人民情怀、大国治理和合作共赢为叙事主线,通过一系列鲜活生动的故事案例,以贴近国外公众的讲述方式,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和成就。该纪录片饱含丰富的“中国元素”,向全球各国呈现出中国领导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和成功实践,以及中国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故事。
2.走进去:以国际视角传播中国声音。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力量格局调整转型,使得大国与国际集团竞相争夺话语权高地。国际话语权的拥有,代表着该国或集团能够通过议程设置牢牢占据舆论引导的制高点,进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就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从初期的以国际视角进行新闻报道、节目摄制发展到参与国际议题设置,以持续提升中国形象的对外传播能力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全球一体化推动着世界在经济、政治、科研等领域逐渐走向和谐并进,这就要求要通过国际的视角透析中国的问题。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某些共性。因此,任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不能仅用某一主体的单一视角来考量,而应将其纳入到世界各国的相互关联中进行探究。
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通过西方人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将中国问题置于世界问题域的背景下进行审视,不仅真正建构了全球性的视角,而且让选题高度贴近于海外受众的心理需求。事实上,正是由于该片摆脱了过去“自我叙述”式主观输出的“走出去”方式,才实现了“借嘴说话”呈现,并达到以第三方陈述角度来解读中国政策和改革的效果。例如,“习近平是一位知行合一、言出必行的领导人”等评价,均是借旁观者的观察和分析完成中国的国际社会形象建构,达成了更好“走进去”的传播效果。同时,依托于中国紀录片海外播出的平台,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节目的摄制“技艺”和项目运营模式,进而提升中国纪录片的行业水准,以此反哺更多高质量中国纪录片的生产。
二、建构基于多维视角的传播策略
纪录片要在国际传播中站稳、走远,要主动寻找贴近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精准传播方式,以多维视角建构传播策略。
1.文化维:以跨文化理念建构国际传播模式。纪录片作为新时代中国故事“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跨文化交流并非是简单粗暴地把文化产品销售到国外,而是通过持续打磨文化产品,让其不仅要收获本土观众的好评,而且要收获世界观众的点赞。事实上,强调多种文化间的穿越、识别和对比的跨文化理念,体现的是不同的价值观、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之间的横跨穿越,以及对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对纪录片而言,跨文化理念构建最关键的便在对目标观众需求的清楚了解,这就要求在摄制国际传播的纪录片时,就必须统筹考虑国外观众对类似于中国文化元素这种“异域文化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以此最大程度地纾解在文化差异与文化理解等领域存在的具体问题。
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海外观众看到,更要让他们看懂,让他们既入耳又入心,因此,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制造方面也需要国际化的“议题设置”。事实上,当下国外观众对反映中国现实的作品展现出了浓厚兴趣,并对中国是如何解决在他们国家同样存在的社会问题显得异常关心。例如,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提到了城乡差别、环境污染、医疗治理等大量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将中国对于同类问题的处理办法和成效介绍出去,通过经验推广帮助他国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在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同时,赢得了国际交流的主动权,并以全球性的议题设置构建了国际传播中的“新话语体系”。
2.翻译维:文化“走出去”离不开好译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除对作品内容自身的不断优化外,还应关注文化输出后的落地效果,这就要求通过“翻译”提升外国观众对中国故事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诞生了大量的中国本土和海外的纪录片创作者,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Discovery、BBC等。《舌尖上的中国》《航拍中国》《我们诞生在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講述中国故事的优秀纪录片都包括在内,不仅从内容上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在技术上接轨国际前沿、在形式上不断开拓创新,而且兼具人文内涵与艺术特性,具备显著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纪录片要在国际交流中占据多元畅通的传播渠道,便离不开优秀的翻译工作者(译者)。事实上,中国纪录片的翻译,不仅是对作品本身内容的翻译,更是对中国国家现状的“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纪录片的翻译大多是以“字幕翻译+旁白配音”的形式呈现,其相较其他翻译类型,更需要关注作品本身所蕴含的翻译生态环境。
以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为例,宏观层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习近平治国理念思想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微观层面,因为纪录片中存在较多中国特色词汇,译者立足字幕翻译,须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维度进行整体考量,从而使译文达到最高的“整合适应选择”。语言维上,要求译者需要同时关注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汉语重意合,汉语具体化,汉语用动词和主动语态;英语重形合,英语抽象化,英语用名词和被动语态。文化维上,要求译者采用增译、减译、改写、阐释等翻译策略对原文进行加工处理,转换中国特色词汇,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交际维上,为有效地影响国外观众,要求译者针对传播受众的语言习惯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将译文打造成为符合传播受众喜闻乐见的文本惯例样式。
此外,在《习近平治国方略》中,译者还充分考虑到字幕翻译在字幕停留时间和屏幕长度方面的限制,并配合纪录片字幕翻译纪实性等特点,对译文进行了适应选择转换,最大程度地达到翻译传播效果。例如,《习近平治国方略》,英文译为“China: Time of Xi”,译者首先将中文的“治国方略”这一饱含政治含义的词转换为西方惯以理解的“某某的时代”的格式,再加以“代表中国的习近平”这一人物形象,使得该纪录片的主题突出的同时,符合西方语言逻辑的表述又让外国观众迅速抓住关注重点。又如,纪录片第一集《人民情怀》被译为Peoples Republic,片中呈现普通人的小故事与“中国是人民的共和体”这一概念相通,能迅速引发外国观众的具体联想,达到受众的共识与理解。
3.融媒维:从单向传播转向互动传播。一是媒体融合发展催生了新的传播方式。互联网的跨平台、碎片化、互动性特征融合于原本“教科书”“深奥晦涩”般的传统影像形式,焕发新的光彩。大量专业频道、客户端、社交平台、视频网站、搜索引擎、社区论坛、即时通讯等媒介平台以及Twitter、Facebook、YouTube、微博、微信等移动应用,不仅提供了系统性、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使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借以媒体融合创新了传播流程,打破了文化壁垒,而且在拓展传播观众面的同时,实现了传播链条的互联互通。以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为例,就是通过前沿技术与内容建设体现传统电视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同时,外语频道旗下的英、法、西班牙、阿拉伯、俄语五个语种频道,形成了海外社交媒体账号集群,通过电视荧屏、客户端和社交平台的联动有效提升央视品牌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二是纪录片与新媒体的融合诞生了新媒体纪录片。除在内容摄制方面的革新外,纪录片还在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中改变了其原有的生态属性,新媒体纪录片强化了“新概念、新方法、新范畴”。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中,话语生产逻辑的变迁与重构,为国家形象的话语构建提供了多元而丰富的资源。由于新媒体纪录片的主要传播渠道为各类主流视频、短视频、新闻资讯和自媒体平台等,自然让纪录片的选题内容、题材方向与表现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另一方面,新媒体纪录片赋予了话语展现的去中心化、反权威性、可拼贴以及解/重构性,使得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公众能够通过以微博、微信、抖音、Twitter、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参与中国话语建构的“舆论传播场”,自然让纪录片的传播广度、受众面和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三是全媒体交替传播,构建了纪录片传播新秩序。移动互联网和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与创新服务,使得电视荧屏、PC端电脑屏、手机端与平板等媒介交替传播,并形成高频次、碎片化的跨屏传播方式,拓宽与延伸了视听内容的传播渠道,新的纪录片传播秩序悄然生成。一方面,2016年是“直播元年”,“互联网+纪录片”“泛纪录化”“泛文化化”等纪录片创作模式理念下诞生大量纪实短视频和微纪录片,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甚至追捧;另一方面,互联网与市场化的双向驱动,催进现代纪录片产业产生了“台—网—院—线”渠道立体化、线上与线下传播互动化、资源流动互通化的全媒体传播体系。首先,构建纪录片立体化传播渠道:头部以各大电视台为主的传统媒体作为支持,中部以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为主的新媒体作为力量,尾部各大影院作为重要补充。其次,传播方式变化达成良好传播效益:由原来单一的官方推介形式,发展成为现在以观众互动、网络分享、线下活动等“线上+线下”的传播方式。最后,电视台、网络平台、影院也给予了纪录片资源多向流动可能,使得传播范围得到有效扩张,覆盖受众群体更加广泛。
三、结语
《习近平治国方略》纪录片为世界观众呈现出中国独立的价值判断以及人文立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到中国的发展、善意和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具备国际视野、国际表达与国际传播的优秀中国纪录片,来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现实中国,从而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作者单位 四川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志强,刘彤,李海东.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转型战略与路径[J].电视技术,2015(16).
[2]王雪梅,刘彤.从“双11”电视晚会看电视转型新模式[J].当代电视,2016(04).
[3]张娜.“文化走出去”与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编辑:沈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