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双边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测算与展望

2021-07-14 14:01崔春莹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越贸易额引力

崔春莹 阳 帆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越南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首批响应国,也是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和越南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相邻的地理位置,这也为两国经贸发展奠定了基础。1990年,中越首脑确立两国“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关系框架,并于1991年实现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此后两国先后分别签署“十六字方针”以及“四好精神”,确定了中越两国在政治领域的友好合作,发展成为现在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越关系正常化三十年来,两国双边贸易快速发展,贸易总额迅速增加,从1991年的0.37亿美元至2020年的1330.9亿美元,上升了3596倍。(1)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中越贸易对两国的经济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两廊一圈”(即“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越双方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加深,为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往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越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的定量研究成为学术界有待研究的现实问题。

本文研究中越两国的贸易潜力,对正确认知中越贸易的发展态势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加快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继续维护和进一步发展两国的友好合作。另一方面,现有贸易潜力研究成果中大多数是采用引力模型,而本文中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方法引用非效率项来对贸易潜力进行分析,在方法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二)文献综述

1.中越贸易关系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中越关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中越的商品流向及贸易结构分析,中越贸易主要以农副、初级产品为主,双方竞争与互补性相当(谢润德,2014);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背景下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孟婵,2017);3.“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对中越经济合作的现状与未来展望(邱普燕,2018)。

2.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的研究史和最新进展

学术界运用引力模型来研究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问题。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肇始于国外学者Tinbergen和Poyhonen(1962),Linnemann(1966)对模型进行扩展和优化,他将人口和虚拟变量加入到贸易引力模型中。之后,陆续有学者对该模型进行扩展,向其中加入汇率及人均收入等影响因素来解释经济现实。McCallum(1995)提出著名的“边境效应”问题,运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贸易规模和距离既定情况下加拿大与美国的跨境贸易。不久后,Frankel(1997)开始构建出相对完整的引力模型,在模型中加入虚拟变量,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贸易双方是否存在共同边界、相同语言以及共同贸易组织等辅助计算。至此,引力模型对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的研究臻于成熟,引发了该领域的研究热潮。如Nazia和Hafiz(2011)、Mohmand(2014)等开始运用较为完善的引力模型来分析测算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

此外,Tom Kompsa(2003)、Armstrong(2007)等学者率先将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运用到贸易研究中,以实际贸易额与特定条件下最优贸易额比值来计算双方贸易效率。Barattieri(2014)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贸易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成为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经典思路,值得本文借鉴。

国内也有大量研究采用引力模型研究贸易潜力。主要思路是加入自变量及影响因素对模型进行拟合,将其原始数据代入模型中,测算出的贸易额预测值即为贸易潜力,实际发生额与贸易额预测值的比值即为贸易效率(张海森,2011;洪占卿,2012;李艳芳,2015;孔庆峰和董虹尉,2015;孙金彦,2015;孙亚君,2016;张会清,2017)。

近年来,随着分析工具的进化,国内学者开始使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来测算热点贸易地区的贸易效率及潜力。起初,学者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反事实假设研究,例如量化分析北极航道通航对中国贸易的影响(贺书峰、平瑛和张伟华,2013)。后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研究对象逐渐转向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导向地区,体现出极强的解释力。借助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高志刚和张燕(2015)研究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双边贸易和出口潜力;刘宏曼和王梦醒(2017)研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的贸易效率与潜力,并探讨了制度环境对农产品贸易效率的影响;方英和马芮(2018)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贸易国的文化产品出口潜力以及影响因素。可见,基于该方法的研究方兴未艾。

3.文献综述总结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发现,在中越贸易问题上,已有学术研究的匮乏与中越经贸关系的发展速度和重要程度形成鲜明对比。现有的成果主要是经验主义的,通常是针对“两廊一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下中越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范性分析。少量实证研究还停留在中国和越南的贸易竞争性、互补性问题上,在贸易潜力分析基础之上针对中越双边贸易效率问题鲜有涉及。

而国内外有关贸易潜力和效率的研究工具改进是迅速的。从一开始的基础引力模型,到后来的可以综合多种影响因素,并且测算贸易效率与潜力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展现出研究技术手段发展进步的光明前景。本文关注到了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中利用非效率项降低测算误差的优势,拟在前人基础上,将其设计运用到中国和越南的贸易潜力与贸易效率分析中。

二、中越贸易现状

(一)中越双边贸易规模

中越自1991年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以来的经济贸易交往,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1996年,中越贸易缓慢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以边境贸易为主。中越于1991年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两国共同签署《中越联合公报》,双边经济贸易合作再次拉开序幕,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加。中越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初期双边贸易总额为1.79亿美元,进口额为0.73亿美元,出口额1.06亿美元。期间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但是由于基数小,双边贸易发展缓慢。到1996年,中越双边贸易总额增加至11.51亿美元,较1992年增长6倍之多。(2)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数据取自海关总署公告,下同。

第二阶段,1997年-2003年,中越贸易动荡发展阶段。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中越贸易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从1997年到2000年,中越双边贸易额逐年下降,由14.37亿美元降低至12.18亿美元,降幅达15.24%。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中越两国政府为促进双方关系健康发展签订了“十六字方针”,第二年又共同发表了《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中越双方的共同努力激活了中越两国贸易的活力,促使两国贸易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到2003年,中越贸易额已上升至46.39亿美元,超过1992-1996年的双边贸易额总和。

第三阶段,2004年-2009年,中越贸易稳定发展阶段。中越两国于2004年5月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建设“两廊一圈”,涉及中国广西、广东、云南、海南、香港和澳门及越南的10个沿海地带。两条走廊总跨度达1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900万。2004年中越进出口总额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加了21.03亿美元,环比提升52.94%。2004至2020年,中国已连续17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

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中越贸易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该自贸区一经成立便成为继欧盟、北美外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其成员国拥有独特的优势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且均为发展中国家。它的成立成为中越经贸关系新的突破点,也为中越贸易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2016年,越南首次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国。随着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部分产业从中国大陆外迁至东南亚,越南成为主要迁入国之一,承接大量制造业分工环节,带来了中间品贸易的繁荣。

图1 1992年-2020年中国对越南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趋势图 单位:万美元

(二)中越双边贸易特点

表1分析了2010年-2020年中越贸易依存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中越贸易依存关系在近十年明显上升,中国逐渐成为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越南并非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对越的贸易依存度由2010年的0.42%增加至2020年的1.14%;越对中贸易依存度由2010年的19.63%增加至2020年的64.53%,上升幅度达328%。

表1 2010年-2020年中越贸易依存关系 单位:亿美元

由中国对越南的贸易依存关系可以看出,两国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值、两国贸易额占中国GDP的比值都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这表明中越贸易对于两国贸易及经济的影响力都在不断增强。从数值看来,其对贸易的影响力要高于对经济的影响力,但是数值都偏低,均在3.5%以下,说明其影响力并不大。

由越南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关系可以看出,两国贸易额占越南进出口总额的比值、两国贸易额占越南GDP的比值均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并且增长趋势显著。

总的来说,中越贸易存在较强的依存关系,越对中的依存度要远大于中对越的依存度,但是两国的发展需要互相支持。

(三)中越双边贸易进出口结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中越双边的关税水平在不断下降,各种非关税壁垒逐渐消减,两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也随之增多。根据HS2012标准,目前中对越的进口贸易产品除第十九章外均有涉及,中对越出口则覆盖了所有商品种类。由于产品种类较多,本文主要针对2020年中国对越南进出口总额前八名的产品进行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进口还是出口,第十六类机电、声像设备及其零部件均排在第一位,进口中甚至接近一半的比例;第十八类光学、医疗及精密仪器与设备的进出口额的排名也开始上升。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优于越南,越南在国内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这也是越南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之一。与此对应,由于中国工业水平提高,加之越南工厂成本低廉,中国沿海制造业部分产业开始逐渐转移至越南,加快了其工业化进程。越南制造业受益良多,发展最为迅猛,出口大幅增加。

表2 2020年中国对越南进出口金额前八名的产品所占比重(100%)

中国从越南进口的商品中,第二十二类特殊交易及未分类商品占比20.02%,主要是因为越方存在较多的灰色清关,以至于该类产品无法得以细分。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二类植物产品如第十章谷物等、第七类橡胶及其制品、第十二类鞋伞及其零件等、第五类矿产品均为越南的优势出口产品,且多为初级产品。由于机电类产品进口大量增加,以至于其他类产品的进口额占比下降幅度较大。

中国向越南出口的商品中,第十一类、第十五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第六类化工及其相关产品、第二类主要为07章蔬菜类、第七类、第十三类石料及其类似材料制品和陶瓷产品等也多为初级产品。由于两国均为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产品相似度较高。

三、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设立

(一)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设计

随机前沿模型最初是用于分析生产效率,相较于其他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分析技术本身,还可以测算技术效率。效率通常是指在既定投入下的最优产出或既定产出下的最优投入的状态。1992年,为了解决技术效率的时变问题,Battese&Coelli提出时变衰减模型,该模型还能测算估计单个样本单位的时间变化技术效率。其具体表达式为:

Yat=f(Xat,β)exp(νat-μat)

(1)

(2)

(3)

μat={exp[-η(t-T)]}μa

(4)

以上公式中变量解释说明如表3所示。

表3 时变衰减模型变量解释说明

将随机前沿模型与传统引力模型进行结合。随机前沿代表双边贸易额,非效率部分指代阻碍或者制约贸易发展的因素。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下,双边贸易规模可以看作是贸易国经济、距离、制度等因素的变量函数。其本质上与生产函数相似,因此随机前沿模型不仅可以用于测算贸易双方的效率,还可以用于分析影响贸易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而贸易效率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的贸易潜力。

根据随机前沿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表达式如下:

Tabt=f(Xabt,β)exp(νabt-μabt),其中μabt≥0

(5)

两边取对数所得表达式:

lnTabt=ln f(Xabt,β)+νabt-μabt,其中μabt≥0

(6)

公式5、公式6中变量解释说明如表4所示

表4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变量解释说明

(二)模型的设定

1.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设定

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选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从中国和越南进口、出口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证分析。文中在传统引力模型的经济规模和距离两个核心要素上增加了其他多种变量,如人口、自由贸易协定、共同边界等等。具体回归方程式如公式7、公式8,公式中μ服从截尾正态分布:

lnIMPabt=β0+β1lnPGDPa+β2lnPGDPb+β3lnPa+β4lnPb+β5lnDab+β6Bab+β7FTAab+β8LANDab+νab+μab

(7)

lnEXPabt=β0+β1lnPGDPa+β2lnPGDPb+β3lnPa+β4lnPb+β5lnDab+β6Bab+β7FTAab+β8LANDab+νab+μab

(8)

公式7、公式8中变量解释说明如表5所示

表5 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变量解释说明

2.数据来源

遵循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惯例,选择贸易效率参照国样本,以综合反映贸易配对国之间的效率水平,通常会采用贸易额排序原则从大到小挑选15-20个重要贸易伙伴。本文参考刘海云,聂飞(2015)的做法,选择两国近10年贸易规模平均排名前20名的贸易伙伴展开分析。因中越南海争议问题带来的冲击会带来两国贸易的转移,本文去除2012年以前的观察期,对2013-2020年我国与贸易伙伴国进出口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本文选取东盟贸易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共20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埃及、荷兰、丹麦、乌克兰、新加坡、菲律宾、缅甸、老挝、印度、柬埔寨、吉尔吉斯斯坦、伊朗、巴基斯坦。

进口、出口贸易额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数据来自海关总署网站,为了提高模型拟合的准确性,减少各国物价的影响,均以现价美元表示。各国人均GDP以及总人口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其中人均GDP也以现价美元表示,与进、出口数据保持一致。两国距离来源于Distance Calculator网站,共同语言来源于CEPII网站。边界与是否内陆均来自于世界地图。FAT指标来自于中国自由贸易服务网站。

四、中越双边贸易潜力及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适用性检验

为选取合适的模型函数形式,保证其有效性,需要对模型基于统计量LR的最大似然比适用性进行检验,首先是贸易非效率项是否存在,在其存在的基础上再进行非效率时变性的检验。检验方法为:在假设条件下,得到有无约束两种情况下的最大似然值,然后根据最大似然值计算出LR值。其次比较LR值与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得出结论为拒绝或接受原假设。检验中的假设条件一般为H0:γ=μ=η=0和H0:η=0,其中:

(9)

当γ接近于0时,表明实际贸易额与前沿贸易额的差距主要由随机因素造成;当γ=0时,通过OLS进行估计;当γ接近于1时,表明实际贸易额与前沿贸易额的差距主要由非效率因素造成。

由表6可知,进出口模型均拒绝原假设。这说明该模型存在贸易非效率项,并且在此基础上随时间改变,可以应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估计。

表6 模型适用性检验

(二)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运用Frontier4.1估计结果见表7:

表7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结果

1.在进口模型和出口模型中,γ值在1%显著水平下均显著且大于零。在进口、出口模型中,实际贸易额与前沿贸易额的差距来源于贸易非效率因素的比值分别为86.38%、99.87%,说明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阻碍贸易发展最主要的因素。而这种差距在出口模型中表现更为显著,说明出口壁垒大于进口壁垒。

2.进口、出口模型中,μ均在1%显著水平下显著且大于零,显示非效率项存在。

3.两模型中,η在1%显著水平下显著且为正,证明贸易非效率为时变且随着时间递减。由数据可知进口贸易非效率以0.0170的速度随时间下降,出口贸易非效率因素以0.0273的速度随时间下降。

4.进口、出口模型中,双方人均GDP弹性系数均为正,说明GDP的增长对于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然而贸易国的人均GDP弹性系数均在1%水平下显著且大于我国,且我国进口模型中的人均GDP弹性系数不显著,是因为所选取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贸易额尤其是对中国出口的贸易额较低,因而对我国产生的影响较小。

5.两个模型中贸易国总人数 lnPa在1%水平下显著且为正,说明贸易国的人口增长有利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增长。进口模型中,中国总人口的弹性系数不显著;出口模型中在1%水平下显著且为负,说明中国的国内市场随着人口的增加消费及生产量也逐渐升高,因此对进出口的影响较小。

6.两模型中距离的弹性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均为负,说明距离每增加1%,进口贸易额减少1.7185%,出口贸易额减少0.1438%,对进口的贸易影响要高于出口。这说明距离的增加提高了运输成本,从而阻碍了贸易的发展。

7.两国是否接壤、贸易国是否为内陆国家的弹性系数均为负,在进口模型中,二者皆在1%水平下显著;出口模型中,lnB不显著,lnLAND在5%的水平下显著。由于与中国接壤的国家多处于亚欧大陆内部,交通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家发展水平不高都对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

8.自贸协定FTA在进出口模型中都为正,且出口模型中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自贸协定的签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贸易壁垒,促进两国贸易的发展。

(三)中国与越南贸易效率分析

根据软件回归结果整理得出中国和越南在2013-2020年间的进、出口贸易效率值,如表8所示。贸易效率值与潜力呈负相关关系,即效率值越高,双方贸易效率越高,贸易潜力越小;效率值越低,贸易效率越低,贸易潜力越大。

表8 中国和越南进、出口贸易效率

从时间角度上看,中国对越南的进口、出口效率在2013-2020年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说明中越双边贸易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与估计的η值弹性系数为正相符合。由于中越两国政治领域的友好合作对经济的助力、一系列双方经济合作协议的签订以及越南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内经济发展快速,中越双边的贸易额连年大幅增长。

从效率数值角度上看,中国对越南的进口效率值在0.5-0.8之间,出口效率在0.81左右。出口效率大于进口效率,反之说明进口潜力大于出口潜力,这是由于越南的发展水平较中国低,对其出口市场逐渐趋向饱和,中越的双边贸易可能由顺差转为逆差。

从国家排名角度上看,20个研究国家中,中国对越南的进口效率排在第4位,出口效率排在第2位,排名均靠前。越南近年来的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升,以致其进出口贸易总额要高于其GDP值,因此越南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虽然在所选20个国家中并不处于上游水平,但基于国力等基础上,其贸易效率值要高于其他大部分国家。

(四)中国与越南贸易潜力分析

根据公式8可知贸易效率值与贸易潜力值有着相关性,由此测算出中越2013-2020年的贸易潜力值(即最优前沿),所得数据如表9所示,计算公式见注解。

表9 中对越进口、出口贸易潜力估计 单位:亿美元

从表9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中越的贸易效率在逐年增加且偏高,根据进口贸易潜力的估计,在既定贸易规模下,2013年最优贸易值为122.01亿美元,2020年的最优贸易值则达到688.54亿美元,8年间增加了5.64倍;根据对出口贸易潜力的估计,在既定贸易规模下,2013年的最优贸易值为287.65,到2020年则上升至876.59,增加了3.05倍。说明两国在2013年以来的双边贸易发展态势良好,实际贸易额与最优贸易值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额所占比例在不断缩小,表明中越两国贸易壁垒在逐渐减少。在现有贸易条件下,进、出口的贸易最优前沿整体上为增长趋势。这说明在两国间政府合作支持的背景下,若进一步实现两国的互联互通,中越的双边贸易额将继续快速增长。

由于进、出口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贸易潜力在逐渐减小,潜在的拓展空间也出现明显下降。整体上,进、出口的平均拓展空间分别为53.49%和23.43%,说明两国的贸易潜力仍有不小的开发空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良好条件并且持续地对其进行优化,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对越的进口贸易拓展空间要高于出口贸易拓展空间,意味着以后中越贸易可能会出现逆差,因此两国应当尽量减小贸易阻力,实现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

从国际背景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两国的双边贸易发展提供了一条便捷的绿色通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出也为中越之间的经贸交往搭建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平台;“两廊一圈”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涉及中国和越南经济、贸易等诸多方面,合作内容愈加广泛;加之南宁-友谊关的高速公路、中越边贸金融结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都缩小了中越贸易中距离阻碍等因素造成的影响,促进了两国的发展。

综合以上的数据和时代背景分析,可以得知中越的双边贸易仍然拥有较大的潜力,利用现有的优厚条件,最大限度发挥贸易潜力,减少贸易壁垒,才能使中越经贸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对中越两国的贸易效率进行了测算,2020年中越贸易进、出口贸易效率分别为0.7316、0.8170,效率值较高,说明中越两国的贸易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果。而高效率的成因在于近几年越南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发展经济。鉴于越南为发展中国家等因素,计算得出的效率偏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越两国的贸易潜力处于较低水平。相反,越南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度以及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会为两国带来更大的贸易空间。加之两国政府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中越贸易潜力不容小觑。研究发现:越南的GDP和人口总数、中国的GDP增长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签订都对中越双边贸易产生正向作用。反向作用方面,距离对贸易起到了阻碍作用,而且非效率因素即人为因素成为阻碍中越贸易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近年来的南海争端等领土问题正好可以印证这一点。在中越双边贸易中,中国自开始便处于贸易顺差地位,随着中国制造业低端环节的逐渐外迁,未来中越贸易顺差关系有可能出现逆转。在中越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方面,本文认为应着眼以下几方面:

1.维护和加强两国友好关系

中越两国间良好的政府关系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都十分有利。互信互利的两国关系可以不断拓展双方贸易潜力,提升贸易效率。从两国多年边境摩擦到和平恢复贸易,再到2014年由南海领域争端引发一系列越南反华事件,加之背后美日的影响,一度让中越关系出现反复。从中越两国的交往历史可以看出,政府间的友好关系对于两国的双边贸易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中越两国互信,维系两国友好关系是促进两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前提。

2.缓解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

中越间的贸易逆差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由于越南现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国内的市场需求,短期内使双边贸易达到平衡是很难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越方应当以客观、理性、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中越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提高自身经济水平,积极承接中国制造业向外转移产业,而非限制乃至于抵制对华进口,以至于错过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为其带来的贸易潜力及投资发展契机。其次,中方也应当重视该问题,尽量扩大对越投资,实现中低端产能对越南的有序转移,引发反向进口越南商品的贸易结构再平衡过程。

3.优化双方产品贸易结构

优化贸易结构也能够促进双方贸易的均衡健康发展。越南应当利用先进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迁的契机,深化产业结构改革,对初级制成品进行细分化、多样化发展。一方面满足自身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加工包装,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增加产品附加值,调整出口结构。质量差的商品终将会使企业失去市场,因此中方也应当改变策略,从以价格取胜逐渐转变为以质量和技术取胜,树立良好的品牌知名度,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商品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4.完善双边贸易基础设施,加速互联互通机制建设

中越双边贸易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设施上双方虽有投资建设,但是仍不够完善。两国应当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两廊一圈的契机,加速互联互通机制建设,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确保专款专用。另外,进一步探讨包括“南宁-河内”高速公路等现代化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可行性,形成中越经贸便利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中越贸易额引力
中越米轨铁路大桥完成“换骨手术”
延安新引力
中越情谊深
中国与中东主要国家贸易数据
中越边境地区壮、岱族婚姻文化初探
感受引力
A dew d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