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的现状与不足及发展对策
——以昆明市五华区为例

2021-07-14 08:52:52王昊宇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五华区农产品物流

王昊宇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1 五华区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1.1 目前五华区主要农产品规模及销售途径情况

产品规模主要销售途径备注蔬菜1666.7 hm2,基地146.7 hm2(其中绿色及有机认证基地面积63.3 hm2)蔬菜基地产品通过超市、经销商、会员配送及采摘等形式销售,其余的蔬菜主要销往富民、晋宁及王旗营批发市场主导产业,无大宗产品核桃933.3 hm2(投产533.3 hm2)客商上门收购及农贸市场销售2018年平均售价6元板栗335.7 hm2客商上门收购及农贸市场销售2018年平均售价8元桃303.5 hm2客商上门收购及农贸市场销售品种老化,已改良面积约500亩梨53.3 hm2现场采摘30%,批发70%打造白泥潭采摘村苹果46.7 hm2(未投产)山药26.7hm2香椿26.7hm2客商上门收购草莓13.3 hm2樱桃33.3 hm2大闸蟹2 hm2石蚌5万只现场采摘、品尝销售鲜切花46.7 hm2(投产9.3 hm2)通过贸易公司出口玉米1199.9万hm2大麦200 hm2小麦133.3hm2粮食作物自用为主

1.2 目前五华区农产品物流情况

商家及社区物流点凯普自购送货车配送婷毅自行送货供应母公司梓盟厂口半路街梓盟基地有顺丰、邮政物流服务点良道厂口半路街梓盟基地、东社姆格良道基地有顺丰、邮政物流服务点;自购送货车配送昆明会员林奇林奇贸易公司货车运输

商家及社区物流点鼎卓自购送货车送至呈贡冷库东村大村沙朗中通快递点,邮政物流点陡普鲁瓦恭迤六陡坡无物流服务点龙庆社区超市、小卖铺进行代收代寄厂口新民厂口街上中通、申通、顺丰、天天快递点,邮政物流点桃园桃园中通快递点,邮政物流点

1.3 目前五华区的部分农业龙头企业

公司名称主营产品应用电商情况产品产量、销量云南良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蔬菜、水果微店,在微盟商城开店产量:17000 t销量:14000 t(2019年)云南梓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蔬菜、水果有赞商城、京东商城(准备中)产量:80 t销量:65 t(2019年)云南云琦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药材种苗黄精、白及微商城、微博、淘宝店产量:2400万株销量:1900万株(2020年)云南凯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蔬菜、水果无电商销售产量:3800 t销量:3800 t(2019年)昆明婷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无电商销售产量:7200万t销量:7万t(2020年)云南莱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水果无电商销售产量:569 t销量:541 t(2019年)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澳洲坚果淘宝店、京东商城产量:4300 t销量:4300 t(2019年)昆明爱德组培有限公司马铃薯及种子种苗无电商销售产量:3282027粒销量:3282027粒(2020年)云南强尼农业有限公司鲜切花无电商销售产量:1245万支(2020年)

1.4 目前五华区农村电商发展状况

目前五华区农村电商主要集中在瓦恭社区、梓盟企业、良道企业、云琦丹生物企业这些商家与社区,农村电商发展还未完全展开,大部分销售方式以收购为主。

2 五华区农村电商发展的不足

2.1 缺少电商人才

农村本身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区域化差异的问题,导致对电商相关人才的吸引力小,缺乏电商人才培育的体制和人才的激励体系,从而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如何吸引与培养电商的人才并且将人才留住,这是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巨大考验。

2.2 缺乏产品监管与产品品牌建立

五华区管辖下的农村区域内的电商的核心是农产品的在线销售,但是目前对于各类电商农产品的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监管机制,从而产生很多因产品质量不佳而出现的负面新闻,导致消费者不信任农产品,从而不利于农村电商发展,而且目前市场上拥有 QS 认证的农产品企业很少,农民产品质量意识淡漠,导致其很难建立农产品品牌,降低了人们购买的意愿。

2.3 电商发展滞后

发展农村电商特别是云南地区的农村电商,电子商务服务水平是制约因素之一。目前,五华区管辖下的农村电商服务商的数量和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农村电商需要,电商服务的发展滞后影响了五华区农村电商整体水平的提升。

2.4 物流配送体系需完善与健全

五华区农村地区物流仓储基础设施不完善。五华区管辖下的农村地区邮费偏高,且有部分村落无快递点位,这些条件都难以满足现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同时部分物流公司对一些小农户或者农业企业的收取的物流费用较高,因为农产品具有季节性、时效性等特效,所以在与农业企业或农户合作时存在物流费用标准不统一、对于农产品损失赔付对象和数额不明确,从而影响农村电商的发展。

2.5 认知能力有限,消费习惯不同

农村里的村民们人均受教育程度有限以及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和“能省则省”的消费习惯对于很多生活商品,往往偏向于赶集市,在集市上面购买一些看得见且摸得到能讲价的生活商品,对于农村电商则认为有些不太靠谱,对于农村发展电商接受度与认可度不高。

3 五华区农村电商发展对策

3.1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

五华区政府可以与当地高校合作,学校开设电商相关专业,培养电商人才,并且鼓励大学生去农村工作与创业,五华区政府也可出台一些对于大学生去农村就业的奖励政策,并为去农村就业创业的大学生们提供一些电商资源,从而提升农村电商的竞争力,五华区管辖下的农村可以成立农村合作社与农村龙头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形成高校为农村提供电商人才,农村为高校提供实习场所的体系,理论结合实际形成一套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体系,从而就地进行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补全农村电商人才的匮乏。同时进行外部电商人才引进。

3.2 建立农村电商产品的溯源机制与建立农村电商产品品牌

五华区政府需要对农村电商产品加强监督与管理,从商品源头开始让消费者了解农村电商商品的生产场地,日期,配料等信息,将农产品按品种分类对农村电商产品质量进行溯源机制的建立,推动农村电商品牌化发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让消费者能买到健康绿色的农村电商产品,只有保证了产品质量,才能推动电商的发展。同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积极申报名牌产品认定。

3.3 完善与健全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要以五华区政府为主导,多方积极配合参与的方式推动建立区级多功能物流区,以及配套的仓储、配送门店服务点,配备完善的提供农产品包装加工、运输储存服务的设备机器,形成农村电子商务“区-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实现各级服务网点的信息共享传递,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提高仓储物流效率。同时政府可以出面协调集中设一个物流点,组织农业商会与快递物流企业统一协商运费,逐步做到快递物流企业每天上门取货,对寄农特产品给予一定的补贴,降低农业生产经营者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竞争力

3.4 加强农村电商的教育培训

农村居民作为农村电商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对电商的认识度和接受度对农村电商的发展影响很大,目前五华区农村农村居民对电商的认识度和接受度还不能支撑农村电商的全盘发展,因此做好相关的教育培训很重要。可以通过举办教学讲座,安排专业技术职员进行现场培训等方法增强农村居民对计算机、网络、电商平台、电商业务等的了解,同时实时组织开展电商活动,使农民从电商中获取实际益处,提升全体农村居民对电商的接受度。

3.5 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五华区政府可以将电商服务体系本土化,从而促进农村电商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五华区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开展文化统战创新社会治理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以需求为导向 以创新为动力 以应用促发展
让每个呼声都有回应
时代风采(2015年16期)2015-09-09 20:55:48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昆明市五华区林权流转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