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舒雯
(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 530023)
河流生态流量是指为了维系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要保留在河湖内符合水质要求的流量(水量、水位)及其过程[1]。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事关河湖生态系统健康,事关国家水安全保障,事关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和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2]。
西江是珠江流域最大的河流,发源于云南省,自西向东进入广西境内,在梧州市流入广东省境内,与北江相会在珠海市入南海。西江干流全长2145 km,从上游至下游分为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5 个河段。西江干流横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流经百色市、河池市、南宁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等6 市22 县,境内全长1248 km,流域面积20.21万km2,占广西国土总面积的85.4%,水资源总量达286.7亿m3。
广西西江干流水力资源丰富,境内规划的梯级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平班、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大藤峡、长洲共11 个梯级(见图1),除大藤峡梯级在建外,其余梯级已全部建成。根据调查,已建10座梯级电站均未设置专门的生态流量下放设施,主要采用泄水闸和发电机组相结合的方式,保障下游河道的生态需水。
图1 广西西江干流梯级分布示意图
目前,西江水系分布的鱼类共有18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种,广西重点保护动物1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鱼类21种,珠江水系特有鱼类54种[3]。广西西江干流涉及水生态敏感保护区域包括涉水自然保护区3 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4 个、风景名胜区2 个、鱼类“三场”16处。河流水系生态现状问题为干流纵向连通性较差,部分湖库局部富营养化,鱼类资源量下降、濒危种类增加、土著鱼类锐减等。
广西西江干流水生态环境敏感区涉及广泛,梯级分布众多,因此,通过确定生态流量目标和保障方案,以满足河流生态系统需水要求、维护健康的河流生命水文过程,对于推动广西西江干流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通过梳理广西西江干流生态流量相关成果,综合考虑监控能力、调度性能,确定河流生态流量控制断面,从保障程度和生态需求等方面考虑制定生态流量目标,从西江干流上控制性工程的调度、主要控制断面流量的监测与预警、生态流量保障的各方责任及考核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流量的保障方案,为保障广西西江干流生态流量提出可行性建议。
本文选取广西西江干流上具备流量监控能力、涉及跨市级以上行政区的5个代表水文站作为生态流量主要控制断面。通过综合梳理《珠江流域综合规划》《珠江水资源综合规划》《西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广西水资源综合规划》《广西水资源保护规划》《第三次广西水资源调查评价》的生态流量成果,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水资源论证、环境影响评价等资料,确定了广西西江干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目标(见表1)。
表1 广西西江干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目标及占比情况
西江干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比例在12.61%~18.34%,生态流量成果基本反映了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系统需水特征。各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与多年平均流量占比情况见表1。
通过纵向比较西江干流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取值情况,西江干流从上游至下游各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总体呈现递增趋势(见图2),分析控制断面生态流量目标上、下游衔接情况基本合理。
图2 西江干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成果图
采用1956-2016年水文系列中各月份实际径流量超过生态基流的月份数与1956-2016年水文系列61 年的月份数总时长的比值评价生态基流的月满足程度;收集主要控制断面2007-2014 年实测日径流量数据,评价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日满足程度。
结合西江流域水资源条件、工程调控能力、生态保护重要性等因素,确定西江干流考核断面生态基流设计保证率不低于90%。
分别对天峨水文站、都安水文站、武宣水文站、武林水文站、梧州水文站断面生态流量目标进行日、月满足程度评价,主要控制断面生态基流的日满足、月满足程度均在98%以上。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指标满足程度分析见表3。
表3 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目标满足程度分析%
本文从广西西江干流上控制性工程的调度、主要控制断面流量的监测与预警、生态流量保障的各方责任及考核、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流量的保障措施。
西江干流生态流量调度的调度期为5 月~次年4月,关键调度期为10月~次年3月。结合控制断面分布情况及骨干水库调节性能情况,西江干流采用天生桥一级、龙滩、岩滩、大藤峡、长洲水库为保障水库,支流郁江百色水库作为后备补水水库。流域年度生态流量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由珠江水利委员会会商各相关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下达。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根据西江的年度水量调度计划,配合珠江水利委员会对年度或关键调度期分水指标和断面下泄水量实行动态调整、滚动修正。密切跟踪监视广西西江水情、雨情、墒情、旱情及引水等情况,预测其发展趋势,根据需要下达实时调度指令,配合珠江水利委员会优化骨干工程调度,控制取用水户引水,确保各考核断面生态基流达标。
生态流量控制断面依托西江干流现有水文站和观测断面进行水位、流量监测;各控制断面开展水位、流量监测,就近纳入水文部门信息报送体系,依托现有广西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生态流量控制断面数据整合、共享和监管。
预警阈值分别按照生态基流的120%、100%和80%设置,对应预警等级分别为蓝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根据生态流量保障的紧急程度,按蓝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的顺序逐级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预警信息发布、保障水库执行生态应急调度任务、控制预警断面上游的西江流域河道外用水等预警响应措施。
为确保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措施能够有效落实,需要对生态流量保障的责任主体进行界定,落实相关主体责任。生态流量的责任主体包括监管责任主体、保障责任主体以及调度执行单位。珠江水利委员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为监管责任主体;西江干流涉及各市人民政府为行政管辖范围内主要控制断面的保障责任主体;主要控制性工程与规模以上取水工程的管理单位为生态流量的调度执行单位。
为加强生态流量管控,根据枯水期来水保障率确定考核评价标准,组织控制断面涉及地市每年定期对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保障情况进行考核。
(1)行政管理保障方面。加强流域层面组织协调,流域委组织水情预报、预警发布,并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下达调度指令、开展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等工作;加强各市组织协调,由各市水利局组织当地水文测站与水库进行水文监测与数据报送,督促及协调主要控制性工程执行调度指令,协助地方人民政府开展河道外取用水管控;加强生态流量考核监管,将生态水量监管作为各级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河长制执法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
(2)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强化监督检查,制定监督检查任务清单,监督主要控制断面监测、主要水库生态流量泄放、规模以上取水工程的取用水管理等情况,同时定期与不定期、现场与远程监控等联合检查;完善监管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监管能力,以河长制工作平台作为依托,把生态流量的监管工作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对考核断面的生态流量保障情况进行考核,开展总结评估。
(3)资金保障方面。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推动西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可通过资金补偿、政策补偿、实物补偿等水生态补偿方式,建立河流生态水量保护者与受益者科学合法的补偿关系。
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工作需要结合水资源调度管理实践需求,充分利用河流生态水量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制定统一、规范的河流生态流量表征指标和确定准则。结合河流特点考虑流域内不同区域
生态功能定位、生态保护对象等生态要求,完善河流生态流量计算分区分类分级研究成果,明确河流分区分类分级结果;遵循区域差异、统筹三生用水,提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河流生态流量确定方法和相应阈值。在已开展的西江生态流量研究基础上,需要继续推进有关研究工作,重点针对不同类型河流生态保护对象生态习性特点,开展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及生境要素对生态流量的需求,形成相应研究成果、指导不同类型的河流生态流量确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