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金苗 ◇
“随着现代社会专业化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体系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差别性和异质性,即个体分化。”“个体分化的过程必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持久而深刻的影响”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33页。,在社会行为领域,体现为行为的异质性和需求的多元化。高校心理健康测试中,心理问题学生的数量正在逐年增长,校园安全问题比以往更加复杂,高校学生社区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校学生社区包括学生的生活区域和教学区域。在高校教育活动中,学生宿舍发挥着辅助教学的作用。但正因为其辅助性地位,学生宿舍在高校治理中容易被忽视,学生活动被整合到高校教育机制中,学生宿舍成为大学生活中“三点一线”中的一点,宿舍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教育活动主要在教学区域进行,教学区域重点关注科学文化知识,难以满足学生的独立生活、学习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社会化需求,过于强调知识的传递和学生身份的固化,忽视学生的居民身份和与之相应的自主性,对其主体需求的关注不足。研究高校学生社区主体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应对多元化需求的路径,能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有利于社区和谐和高校治理的现代化。
社区的概念起源于德国斐迪南·滕尼斯(1855—1936)的《共同体与社会》。中文“社区”一词是中国社会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自英文community意译而来,因与区域相联系,所以社区有了地域的含义,意在强调这种社会群体生活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发展至今,社区的概念已有140多种,尽管社会学家对社区下的定义各不相同,在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上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社区就是这样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现实生活中的社区存在形态、发展阶段、功能、规模、区位等方面的差异,社区可分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和功能社区三类。本文研究的高校学生社区属于文化功能型社区。
高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社区一般指院校内特有的地理区域,通过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组建成的集学生住宿、生活、学习于一体的共同体,辅助学校教育,同时也延伸学校教育。狭义的学生社区是学生宿舍区域。广义的学生社区是整个校园区域,包括教学区、生活区和以学生交流为主体的网络社群。高等学校是本科院校、专门学院和高职高专学校的统称,简称高校。本文研究的高校学生社区是广义的学生社区,教学区域是学生完成学业的主要区域,学生宿舍为教育教学提供生活支持,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
社区的主体是社区居民。高校学生社区的主体既是居住在学生宿舍的大学生,也是居民。与其他社区居民相比,大学生群体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2岁,单身,以完成学业为目的而集中居住,接受统一的社区(俗称:宿舍)管理规范和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和约束,具有价值观念多元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娱乐生活网络化、言行举止脱节化等特征①钟蔚梁:《“0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路径》,《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基于社会化视角的主体需求。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角色扮演的学习三大方面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31页,第119页,第127页。。大学生阶段的社会化属于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③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31页,第119页,第127页。。预期社会化主要在学校进行。学校给学生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受教育的各种条件。一方面传授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努力培养和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④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31页,第119页,第127页。。预期社会化阶段,大学生一方面根据学校的系统性安排,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完成学业任务,另一方面要学习独立生活,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方面的基础性劳动,学习基本的道德和社会规范,明辨是非。预期社会化阶段需求的满足影响高校育人功能的发挥。
基于社区治理的主体需求。居民需求的满足是建设和谐社区的要义,“作为地域性生活共同体的社区,需要满足居民的两大基本需要:其一是私人个别需要,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也是人类需要的基础;其二是社区公共需要,是人类进行正常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个人需要得以满足的重要条件”①黄文,佟丽萍:《社区建设与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页。。社区为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满足个别需要的同时,也要根据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所需的条件,满足社区公共需要。
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社区的主体,既是社区的居民,有着私人个别需要和社区公共需要,同时也是处于预期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人,有着学习知识、完成学业和独立生活、学习基本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社会化任务。由于高校学生是以完成学业为主要目的而集中在一起的群体,是18~22岁的青年人,有着这个年龄段共同的任务和需求,同时,也面临着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尝试着独立面对社会生活中是非对错的价值考量,加上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关系,基于个体化视角的人的私人个别需要也具有显著特征。因此,本文将独立生活、学习道德和社会规范及其他私人个别需要概括为主观需要(如表1所示),将学习知识、完成学业及其他社区公共需要概括为客观需求,除此之外的其他需要,因其呈现出大学生群体需求的分化,归属于群体需求,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异质性特征。
表1 基于身份二重性的多元化需求分类
学术界关于社区的研究主要围绕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较少关注功能型社区,尤其是文化类社区如学生社区的关注较少。仅有的研究多注重学生社区存在的问题,如学者李政提出基于以人为本、服务与自治理念改善社区管理问题②李政:《大学生社区管理的逻辑与模式构建》,《智库时代》2018年第50期。,杨笑冰提出建设宿舍文化,发挥学生社区育人功能③杨笑冰:《高校宿舍文化建设路径与思考》,《才智》2019年第07期。,韩明英也提出类似建议,主张发挥宿舍育人功能④韩明英:《高校宿舍文化育人质量提升的建设路径创新研究》,《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这些研究都没有关注主体需求,也缺乏基于高校学生社区治理这一整体视角的考察,导致研究结果具有片面性。要研究高校学生社区主体需求,促进文化类功能型社区的育人功能的发挥,需要首先关注高校学生社区的主体需求,即学生的需求。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文化产业类普通高校,注重人文教育,文化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对于这类文化功能型社区主体需求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同类型高校学生社区中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小组座谈会的方式,在全校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组成4个小组,围绕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交往现状和期望等相关问题,开展了小组座谈会,对座谈会产出的文本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形成了以下现状和需求。
主观需要是私人的个体需要,主要是独立生活、学习道德和社会规范。通过小组座谈会收集的资料显示,存在宿舍装空调、洗衣机、上床下桌、共享充电、解除用电管制、网络不稳定、私人空间狭小、室友关系复杂、与其他寝室成员的关系疏远、信息不畅通、校园管制太强、生活和社交方面缺少“家长式”指导、交友、劳动赚钱等需要及问题。当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景下,这些基本需要和问题直接影响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私人的个体需要的满足能提高个人获得感、提升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交往、减少冲突,促进社区和谐,有利于预期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预期社会化阶段,德育和美育是学生学习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重要平台,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高校教育改革注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优化,将高校教育的一切内容整合在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能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高校治理的过程中,也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但总体来说,已有的活动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学生表示:能参加的课外活动比较少,专业课太多,业余生活单一,有意思的活动次数少,等等。教育改革一般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渗透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缺少专门针对美育的教学规划,且形式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在大学阶段对美育的兴趣,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大学生的预期社会化。
转型时期,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行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表现为群体需求的多样性。小组座谈会中,教学设备老化、社会交往少这三个问题是四个小组的成员共同提到的。此外还提及其他需求:课程内容不丰富,教学形式单一,食堂菜品单一,校内需要电影院和健身房、羽毛球场地等。在出现频率上,前者占绝对优势,体现出学生关注的焦点在学习知识、完成学业,表现为对预期社会化阶段的任务的关注;在内容的广度上,后者占优势,体现出社区公共需要的多样性。无论是对社会化任务的关注,还是呈现多样性的社区公共需要,都对当代高校治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校学生社区主体的需求分为主观需要、客观需求和群体需求,这三者都具有各自的特征,体现出主体需求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高校治理要通过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满足复杂需求的同时,发挥育人功能,促进高校学生社区和谐,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和谐。
高校作为文化功能型社区,教育是主要功能,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习区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生活区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辅助场所,是学生独立生活、学习道德和社会规范的主要场所,两个区域相互协助,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学生处于高校教育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需求是影响高校教育育人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有效应对多元化的主体需求,充分发挥教育育人功能,促进学生顺利完成预期社会化,推动高校社区治理机制的优化和良性运转,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学生是高校学生社区的主体,其主观需求的满足,关系到学生在校生活的幸福感和认同感。众多需求中,最迫切、最基础、最能直接满足的需求,便是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社区生活品质。基础设施建设要与主体需求、高校育人总体方略、高校社区治理机制相结合,总体布局,才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因此,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势在必行,这是高校育人的物质基础。方洪杰关于城市社区的研究提出从空间规划的角度,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建议①方洪杰:《基于社区体系理念下城市功能型社区资源配置控制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35页。,对于满足高校学生社区主体需求,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基于高校育人的视角,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凝聚社区力量、构建和谐社区,有利于社区和谐。高校学生社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利用自身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结合学生需求和社会热点,打造回应需求的美育教育路径和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能力,挖掘学生社区文化,在美育的熏陶下,打造有乐趣、有水平、有意义的属于学生的社区文化,让更多学生都能找到参与感、存在感和归属感,最终形成社区精神,让学生社区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回应社区公共需求。
在和谐社区共建共享理念的指导下,群体需求的满足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多元化需求的整合,需要居民群体群策群力。学生是社区的主体,在高校院系的指导下,参考居民议事会议制度,建构学生参与机制,进行需求的整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和自主决策,激发学生主体的主人翁意识,构建社区参与机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自己生活社区的事务中,提高基层民主自治水平,更有利于推动基础社区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物质环境,还是其进行预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以教学区域为主,教学区域以外的场所包括宿舍、操场及其他公共空间,都发挥着辅助学习、服务生活、文化育人和素质拓展等多种功能。在城乡社会治理领域,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文化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情感纽带的作用,能提升社区认同感与凝聚力,促进社区融合。深入分析主体需求,将社区治理的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社区治理实践,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扩大社区参与,是促进高校治理效能提升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