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光宇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 100101)
鲜卑族(中古音 sɪˇɛn pɪˇe)是我国古代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它的起源和今天北方阿尔泰语系的很多民族,尤其是蒙古族和满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鲜卑族在中古时期的我国北方建立过很多个重要的国家和王朝,其文化与性格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盛唐及其以后,而且鲜卑语又是古书中最早留下大量可以考证词汇记录的北方少数民族语言,我们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要相对研究中古以前的其他民族容易。因此,我们了解鲜卑族的历史,对于学习和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尤其是研究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鲜卑族的族称,历来有瑞兽、带钩、森林、围栏或猪圈、锉草、吉祥等诸多解释,其中,前两种解释是汉语,后四种解释来自满语和蒙古语。
表1 鲜卑称谓差异
在上述解释中,4个词的第一个音节都不带“鲜”字的鼻音韵尾,这并不奇怪,因为在古代东北亚地区的民族语言,尤其是秽—倭等民族以及受其影响的东夷诸民族语言当中,词语的音节连接处根据语气或意思的需要添加/脱落鼻音/促音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下面让我们来分析这四种解释各自的合理性。
上述四种意义中,1中第二个音节起首辅音g和其他三个意义的b并不相同,但在黑龙江流域的民族中,往往有口腔前部的b和后部的g的对应,①在“一般的”(即不存在b、g交替的)蒙古语、满语口语中,和圆唇元音相拼的字母b和g常读做w和ɣʷ,二者也是很容易混同的,因此,拓跋鲜卑迁往蒙古高原之后,隋唐时期出现在其故地大兴安岭一带的“室韦”部落,其名称也可能就是“鲜卑”的同音异译。请注意,《隋书·室韦传》开头就说:“室韦,契丹之类也,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室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82页)如满文jobombi(辛苦),蒙古文jobaku(伤心),在黑龙江流域的满语口语里却读如jogumi,相邻的达斡尔语里读做jogugu,由于在蒙古语、满语的口语里,都有把非词首字母b读为w的情况,故笔者推测,蒙古语的sigui和sibehe(也有杂木林之意)也是语音屈折构成的近义词,可能都有“密密层层的木头”的含义在里面。
2、3两个意义的读音都和现代锡伯族的名称相同,第一种据说是游牧的科尔沁蒙古人对居住在有围栏的寨子里的锡伯族的称呼,第二种据说是满语里对发源于锉草沟的锡伯族的称呼,至于西伯利亚的名称sibir是否来自鲜卑,尽管西伯利亚地区民族的语言、文化和血统有很多和东北民族同质的成分,但到目前为止,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测,笔者尚不能定论。
4的解释可能和口语中第一音节元音a受到第二音节元音i同化的结果有关。
至于部分血统出自鲜卑吐谷浑的土族中有一首民歌《素卜尔山》被解释为大鲜卑山,笔者以为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因为土族讲的是蒙古语族的一种语言,其文化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如果我们从蒙古语来看就会一目了然:土族语里的素卜尔山实际上就是蒙古语里的孙布尔山(sumbur ahula),即佛教信仰观念中世界中心的须弥山,而和鲜卑似没有关系。
想要研究鲜卑人的起源,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从中华民族的祖先说起。
我国周边少数民族的华夏起源说,在史书中的记载不占少数,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古人的知识与论断,在没有足够有力的证据能够推翻古人论述的情况下,笔者的意见是应尽可能尊重古人的观点,因为毕竟在文献记录方面,历代史书的编纂者看到的是第一手资料。我们比古人占优势的地方,一个是语言学研究,一个是基因分析。如果把文献记载和语言、基因以及民俗、音乐、地方口头传说等多方面的线索结合起来,齐头并进,相互佐证,我们一般就会发现一些能够指示民族起源、发展和融合的重要的蛛丝马迹,进而顺藤摸瓜,梳理出我们所要研究民族文化的本质。
据《北史》等中原史籍记载,拓跋鲜卑的先世出自黄帝,黄帝的小儿子昌意老实敦厚,受封在北国,那里有一座大鲜卑山,他的部落被称为鲜卑,逐渐发展为一个风俗淳朴简易的游牧民族,统治着幽都之北的广袤原野,通过刻木结绳来传授远古时期的历史。按照古代东方民族的“五德”之说,黄帝属土德,根据史书记载,北方风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因此这个部落被命名为拓跋氏。[1](卷1《魏本纪》,P1)
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四川西南部的雅砻江和安宁河流域,历来被认为是颛顼故里,冕宁、攀枝花等地都有着一些关于颛顼的传说和记载,与古书上昌意居若水娶蜀山氏之女生颛顼之说相合,攀枝花附近安宁河畔美丽宜居的米易县更是有叫做颛顼龙洞的风景名胜,颛顼故里之说似不是空穴来风。这里近年来被定为傈僳族祖居圣地。其实,黄帝的祖父、祖母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传说,本身就和我国西南地区彝语支诸民族的起源传说如出一辙,华夏族中发源于西部的人群和西南夷及羌人的关系是耐人寻味的,可是,昌意受封北土,是鲜卑人的祖先,到这里又和傈僳族、彝族有关了,和鲜卑有关的蒙古、满等民族和使用彝缅语的傈僳族、彝族从语言上看就不一样,昌意居若水的说法是自古就有的,而他受封北土的传说是北魏建立后才见于记载的,它是否鲜卑统治集团为了获得统治中原的合法性而编造出来的呢?从目前的证据来看,我们尚不足以否定这一说法,但可以通过考证,慢慢地接近历史事实。如果昌意真的曾经统治过北方,大概后来也离开那里去了四川西南部的若水流域,并在那里生下了颛顼。昌意是黄帝之子,本身为华夏人,他在其中主政的鲜卑部落或西南夷部落使用的语言都和汉语不一样,可见我国史书上记载的哪个民族是上古哪位帝王之后,主要是讲政治上的隶属关系,至于人种和语言,到了今天都证明不同源,肯定当时也是有区别的。或许如同元宪宗蒙哥,早年被派往西方远征东欧各国,后来又亲率蒙古大军前往四川前线征伐南宋,并死于该地,而他的族属是蒙古人。
考诸现代的民族语言,在突厥语族的各种语言里,“土”字的说法接近“拓跋”,如维吾尔语“尘土”是tʰopʰɑ,“泥土”是 tʰopʰrɑqʰ,回鹘文献中也称以北魏为代表的中原王朝政权为“桃花石”(tʰobʁɑʧʰ),一般被认为是来自汉语“拓跋氏”。然而,《魏书》《南齐书》等汉族史书中记录的有对应汉语意思的鲜卑语词汇中,大部分和今天的蒙古语相同,还有相当的一部分和今天的满语相同,还有少量可以在日本—琉球语里找到,和突厥语族语言相通的却很少,严格地讲,几乎只有这一个。
拓跋鲜卑何以只有族称是用突厥语族的语言称呼,而他们语言的基本词汇却显示出东北夷才是其人种的主要来源,正如史书中所记载的那样?这是否反映了拓跋鲜卑自呼伦贝尔草原南迁之后或是更早的时期,曾经尊匈奴为宗主国的历史,有待进一步考证。
《北史》记载,鲜卑人的首领自昌意传到始均,正当中原华夏部落尧帝之时,作为尧的臣子,始均把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立过功的干旱之神女魃流放到弱水,北方部落仰仗着他的功勋,舜帝封他为田祖。
在这条有关拓跋鲜卑起源的历史记载中,有几个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首先,由于我国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写意性,因而也具有一种古朴美和朦胧美,但与此同时,对于史书上的很多记载,如果不细细考证,很容易产生张冠李戴的错误,如果要为后人提供一个可以继续考证的线索,以便后续进行进一步的语言历史比较和基因分析等研究,就必须把这些记载的确切所指搞清坐实,不能确认的暂且存疑,不能凭想象妄加猜测。同时,由于历史语言学和基因学的研究往往能够反证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不能怕麻烦,不要暂时研究不出来就胡乱写一个,严谨一些,凭已有的知识去推论而不是通过凭空想象去说话,科学往往会在不久的将来给出让我们满意的结果。
比如“弱水”这一地名,古代常常用来泛指险而远的江河。就笔者所知,至少有西北、西南和东北三个不同地方的河流曾经被称为“弱水”。
1.上古时期甘肃和内蒙古阿拉善的黑河。《山海经·大荒西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2](P237-238)
2.唐代四川西部“西山八国”地方的一条大河雅砻江,古称若水,但到了唐代称为“弱”,“若”与“弱”读音同为ȵʑɪˇak,或许就是这条江。
3.东北的黑龙江。《后汉书》夫余国“北有弱水”,[3](卷85《东夷传》,P281)《晋书》肃慎氏“北极弱水”。[4](卷97《四夷传》,P2534)
始均究竟把旱魃赶到中华大地的哪个方向,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上述记载中,对于“田祖”一词也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种田的始祖;田(畋)猎的始祖。参考相关的各种史料,这个“田祖”似应为种田而不是田猎。或许有的读者会怀疑,被认为是游牧部落的鲜卑人是否有田地,但无论是文献还是考古材料,都证明了东北夷部落大多是兼营渔猎农牧的土著,即使是生活在漠北的匈奴人当中,也存在着定居农耕文化浓厚的影响。
实际上,根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2](P247)可见,流放女魃的弱水是在赤水之北,可是赤水在哪里同样也是一个问题,正如西夏诗歌中记载党项人祖先的居地白河在哪里一样,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名称相同,在没有其他可靠佐证的情况下就妄下定论。这有点像今天在蒙古族地区找名叫“查干淖尔”(白湖)、“西拉木伦”(黄江)的地名不止一处,但众所熟知的地名、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只有那一处。
从上古三代时期起,至拓跋鲜卑第一位可考的祖先成帝毛止,中间经历了六七十代人的漫长岁月,毛“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1](卷1《魏本纪》,P1)成帝毛及其以后的世系大概是这样的:
成帝毛—节帝贷—庄帝观—明帝楼—安帝越—宣帝推寅(鲜卑语义为钻研)。
据史书记载,拓跋鲜卑的祖先原来居住的石室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km处大兴安岭上的嘎仙洞,宣帝推寅率领部落南迁大泽(一般认为即呼伦湖地区),还想迁徙到更往南的地方,没能实行就去世了。嘎仙洞鲜卑石室的位置是当时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乌洛侯人报告给北魏皇帝的,于是北魏朝廷于太平真君年间派遣使臣前往致祭,并在洞内刻写下了铭文。
宣帝之后的世系如下:
景帝利—元帝俟—和帝肆—定帝机—僖帝盖—威帝侩—献帝邻。
拓跋鲜卑的先世从成帝毛到献帝邻的13位首领,除了推寅意为“钻研”的称号之外,其余12位都取的是汉语单字名,但这些名字并不是很雅致的词语,很有土俗的意味,很可能也是从鲜卑语直接意译过来的,而不是像后来女真、蒙古等民族首领的名字采用音译的方式,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匈奴的单于的名字一般都是用匈奴语来取,而建立北魏的拓跋鲜卑,他们真的是黄帝的后裔,一直保留着华夏文化,还是孝文帝改革以后文化认同发生改变,汉译了这些名字,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隋书·经籍志》中原有5卷《鲜卑语》,[5](P945)已佚,但从这一事实可见整个北朝时期,鲜卑语的教学和使用是很普遍的,鲜卑、汉双语间的切换也在非常自然地进行。
上述情况正如今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中那些仍然会讲满语的老人把明代的辽东总兵李成梁称为šulhe总兵,即梨总兵,梨即李的谐音;再如《金史·国语解》中女真姓氏“夹谷”[6](P2896)(明代朝鲜史书中译为“夹温”)所改的汉姓为仝,考察满语giowan为红铜(似乎蒙古语“黄铜”goli的口语形式与这个词同源),所以后来出自“觉罗”氏族的努尔哈赤当时也被明朝称为“佟奴儿哈赤”。“佟”在魏晋时期就是东北地区汉人的一个大姓,名人有辽东佟万等,经历千百年与当地土著的融合分化,后来终于成为女真—满族中的一个大姓,而姓氏的名称也在民族语和汉语之间相互转换。
相传拓跋鲜卑在献帝时,有一位神人,说这里太偏远了,应该继续迁徙建立都城,献帝由于年老,就把王位让给圣武帝诘汾,命他带领部落南移,后来在一头神兽的引导下,历经九难八阻,走了一年左右才从深山峡谷中走出,来到匈奴故地居住下来。南迁的计划多出自宣帝和献帝二人,因此人们把他们两位都称做“推寅”。
据说圣武帝诘汾一次在山泽中打猎,忽见有帷幔的篷车从天上下来,车上下来一位美女自称天女,说是来和诘汾成婚的,和他一起住了一天就告辞回去了,约好一年以后再在此地相会,到了时候,诘汾再去那里等候,果然见那个女子带着一个男婴,女子把婴儿交给诘汾说:“这是您的儿子,他的后代将要世世代代成为帝王。”说完就走了。这个孩子就是拓跋鲜卑的始祖神元皇帝力微。所以当时有谚语说:“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以往学者认为这体现了鲜卑南迁蒙古高原后同北匈奴余部相融合的过程,可备一说,我们从拓跋一名对应“土”的含义看来,这个词不像是来自蒙古语族或满—通古斯语族,而是来自突厥语族,但《南齐书》中记录的北魏官职名称却几乎是清一色的蒙古语,这很可能说明拓跋鲜卑在南迁进入蒙古高原后,采用或借鉴了匈奴国家的组织形式。正如今天哈萨克、诺盖、鞑靼、巴什基尔等民族当中的部落名称几乎全都是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族的部落名称,但他们的语言却是突厥语。
拓跋鲜卑在圣武帝诘汾之后的世系如下:
圣武帝诘汾—始祖神元帝力微—文帝沙漠汗(父力微在位时被诸部大人谋杀)—章帝悉鹿—平帝绰—思帝弗—昭帝禄官。
拓跋鲜卑在崛起的过程中所用的种种政治军事策略和权术计谋我们就不再赘述了,这里仅仅粗线条地勾勒一下他们从大泽南迁后的重要事实。
鲜卑自大泽南迁之后,早期是在漠南一带活动,西汉时期一度役属于匈奴。东汉初年,匈奴常联合乌桓、鲜卑寇扰汉朝北边,汉辽东太守祭肜联合鲜卑对抗匈奴、乌桓,对他们造成了重大的打击,匈奴、乌桓衰落,鲜卑逐渐在塞北地区占据优势。后来,鲜卑与丁零、南匈奴及西域诸族联合起来攻打北匈奴,北单于逃向西方,遗留在蒙古草原上的北匈奴10余万落,皆自称鲜卑。
北匈奴衰落后,塞外的鲜卑人逐步向辽东、辽西、代郡、上谷等四郡移动,与当地的乌桓杂居,以便同汉朝互市,但也与汉朝和乌桓、匈奴之间时有冲突,汉朝主要依靠乌桓,联合匈奴,共同对抗鲜卑。
表2 檀石槐统辖三部
到了2世纪中叶,鲜卑大人檀石槐统一了漠北草原,并于东汉桓帝时建庭高柳(今山西省阳高县)北300里的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歠仇水,东败夫余,西击乌孙,北逐丁零,南扰汉边,尽有匈奴故地,建立了强大的鲜卑部落联盟。
檀石槐将统辖地分为东、中、西三部约60邑,各置大人为首领,归其统辖。
檀石槐去世后,鲜卑部落联盟瓦解,鲜卑人当中出现了拓拔部、慕容部、敕勒部、步度根部、轲比能部、乞伏部、秃发部、段部和鲜卑化的匈奴宇文部等,奠定了北朝时期鲜卑各部落的基础。其中一些部落到了三国两晋时期,逐渐迁入中原,并在不久以后建立了很多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国家,其中以慕容部建立的五燕和吐谷浑等政权和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最为著名。
拓跋部。从呼伦贝尔草原走出来的拓跋鲜卑,无论从语言看还是从文化特质来看,都和后来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甚为接近。
慕容部。鲜卑慕容部建立的王朝都是在中原汉族地区,五燕虽然互不统属,但放在一起和后来的女真金国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北魏衰落后分裂为河东的北齐和河西的北周大概和慕容鲜卑的五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一定关系。这个民族不但面容白皙清秀,而且性格也和女真人相近(我们可以参看后燕的建立者慕容垂的事迹),有些定居渔猎农耕民族的属性。该部还有一部分西迁青海,和当地的羌人联合,建立了吐谷浑王朝。
1965年,考古专家在朝阳北票市冯素弗(去世于5世纪初叶)墓发现了一对外包铜皮的木质马镫。龙城宫城南门考古挖掘者、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立坤认为,辽西的慕容鲜卑可能是最早将甲骑具装和马镫应用于骑兵的。正是这些在当时最先进的骑乘装备和防护装具的应用,使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军力倍增,才得以驰骋辽海逐鹿中原。①《马镫:一项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2017-04-26 03: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网址http://news.gmw.cn/2017-04/26/content_24301177.htm。
宇文部。此外,建立了北周的鲜卑宇文部的先祖曾被认为是“匈奴宇文莫槐,出辽东塞外,其先南单于之远属,世为东部大人,其语言与鲜卑颇异”,而留在塞外的鲜卑宇文部也经过演变,形成了中古以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契丹和奚两个民族。
有一种说法是,宇文部的先祖来自高车俟汾氏,俟汾氏的先世来自炎帝神农氏,神农有尝草之功,“俟汾”(中古音 ɡɪˇəi bɪˇuən)就是草的意思。乍一看,我们似难以找到这个词和现代民族语言的联系,然而,如果我们参考隋唐时期用来音译突厥语官号“俟斤”(irɡin)的“俟”字的话,就会发现它是用来转写北方民族语言中元音i或ə加流音的约定俗成的音节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的满语口语中,就把满洲式老房子屋顶的苫房草叫做elben,其词根 elbe-即动词“覆盖”的意思。“俟汾”不是一般的草,而是茅屋房顶上的苫房草,这个意义仍然完整地保留在黑龙江流域的满语口语里。
表3 汉朝长城一带置郡情况
汉末三国时期,驻牧于辽西一带的乌桓的蹋顿单于骁勇强悍,经常寇掠汉朝边境,曹操平定蹋顿之后不久,鲜卑大人步度根即位,部落衰弱,不断发生内讧,后为靠近汉家边塞居住的小种鲜卑大人轲比能所杀,轲比能统一了塞北,尽收匈奴故地,从云中(据学者考证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境内)、五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的五原县)直至辽河流域,即整个内蒙古中部一带,都是鲜卑人活跃的势力范围,幽州、并州一带的百姓深受其害,轲比能对中央王朝时叛时降,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于是派遣剑客韩龙刺杀了轲比能,于是部落离散,不再对边境构成太大的威胁。
表4 昭帝三部落
被北魏尊为神元帝的力微早年在西部内侵时,曾投到没鹿回部首领窦宾帐下,窦宾去世后力微兼并了他的部众,控弦20万,迁都于定襄的盛乐,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和林格尔,并与魏晋两朝和好。力微之子昭帝禄官即位后,将国家分为三部。
拓跋鲜卑的居住地主要分布在今天河北省西北部到山西省西北部直至河套的以大同为中心的地区,位于中原地区的正北方,对于与中原汉族进行文化交流乃至后来的入主中原来说,可谓得天独厚。北魏早期的平城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形成的,拓跋鲜卑南下后,山河环抱的山西地区发展了很长一个时期,这里地形闭塞,容易保留古老的文化,因此,我们在研究山西文化,尤其是大同地区的文化时,定会发现很多和鲜卑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化特质。
云冈石窟经历代北魏皇家的开凿、修缮,承载了拓跋鲜卑人古老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其中的价值,还远远没有被我们认识,因此,大同大学成立云冈学学院是顺天应人的明智之举,恰好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和大同乃至整个山西地区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古老的文明尚未消亡而亟待保护的关键时期,该学院的设立,可谓恰逢其时。
一次,在游云冈石窟时,笔者曾见到一块北朝时期的石碑上刻写着一位佛教信士的姓名,其中姓氏为鲜卑姓文忸于氏,令笔者眼前一亮:这个文忸于氏(mɪˇuən nɪˇəu ɣɪˇu)即是《魏书·官氏志》《路史》等书中所记载的勿忸于氏(中古音 mɪˇuət nɪˇəu ɣɪˇu)、万忸于氏(mɪˇwɐn nɪˇəu ɣɪˇu),后改为于氏。这个姓氏的三种译音,第一个汉字都是明母字。
从北朝时期鲜卑语的汉字记音当中,我们还能够看出当时民族语言的发音特点和历史演变的过程。虽然鲜卑语里和蒙古语对应的词多,和满语对应的词少,但很多同源词的发音风格更接近满语,高欢字贺六浑(中古音ɣɑ lɪˇuk ɣuən),据前辈学者研究是名的鲜卑语诠释,对应着蒙古文kalahun(哈伦)或满文halhūn(哈勒浑),意为热情。
代北姓氏渴烛浑氏(中古音 kʰɑt ʨɪˇwok ɣuən)在北魏时期所改的汉姓是“味”,前辈学者有认为“味”字是“朱”的误写,因为渴烛浑氏也译做渴朱浑、渴足浑,但是,如果我们参考现代民族语言就会发现蒙古语的kadahu(哈都,烈性的,有味的)、满语的hatuhūn(哈图浑,咸味)和它有着对应关系。
通过高温制曲的菌群演化规律分析,一方面可通过分析菌群演化特征,为监测曲块品质差异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优化制曲工艺,如缩短曲块储藏时间、改变储藏条件、调节曲房条件(如温度、通风)等,奠定基础。最终为提升与稳定酒品质、降低制曲生产成本提供科学依据。
杨坚的家族曾被北周赐姓普六茹(中古音pʰu lɪˇuk ȵʑɪˇo),可试比较“杨树”的蒙古文 uliyasu 和满文fulha,其中满文存古,在金代女真语和今天黑龙江中下游的一些方言里,满文词首的f还读做pʰ。
《北史·王昕传》:“尝有鲜卑聚语,崔昂戏问昕曰:‘颇解此不?’昕曰:‘楼罗楼罗,实自难解,时唱染干,似道我辈。’”[1](卷24,P884)“楼罗”形容胡人说话声,满语 leolembi意为谈论,“染干”(中古音 ȵʑɪˇɛm kɑn)意为汉人,满语nikan、蒙古语nanggiyad与之对应,即“南家”。今天东北话里“唠嗑”的“唠”看来在魏晋时的鲜卑语中就已经有了。
秃发鲜卑的先祖寿阗是在迁徙途中生于被子里,鲜卑语称被子为“秃发”(中古音tʰuk pɪˇwɐt),后一个字的韵尾t可能是蒙古语族语言里表示复数的后缀,而这个词的词根可能和满语“被子”jibehun对应,因为除在借词当中出现外,满文字母j、c一般对应着女真语里颚化的d、t。
段氏鲜卑的首领疾六眷(也作就六眷)中古音ʣɪˇeˇt lɪˇuk kɪˇwɛn(ʣɪˇəu lɪˇuk kɪˇwɛn),由于没有汉语翻译和其他的线索,我们不敢保证这个词就是蒙古语的jirüke(珠日和),即心或胆量,更不敢胡乱联系,妄加猜测,但如果仅从这个鲜卑语词汇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至少在语音方面,当时就存在着口语里词首的i被后面的ü同化的现象。
最后,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魏书》《南齐书》等古籍中记录的一些重要的鲜卑、柔然等语言的词汇。
……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矣,今举其可知者。[7](卷113《官氏志》,P3005)
这里让我们列出《魏书·官氏志》中的全部塞北民族姓氏,并将所有姓氏译音汉字的上古音和中古音构拟根据李珍华、周长楫二位先生《汉字古今音表》和蔡梦麒先生《广韵校释》中的研究成果标出。北朝时的汉语应属上古音,但正向中古音过渡,因此我们重点参考括号中的上古音,把中古音也列在旁边作个借鉴(括号外),看看有何规律。
纥骨氏,后改为胡氏。(ɣeət kuət)ɣət kuət
普氏,后改为周氏。(pʰua)pʰu
拓拔氏,后改为长孙氏。(tʰak buat/beat)tʰɑk buɑt/bæt
达奚氏,后改为奚氏。(dat ɣie)dɑt ɣiei
伊娄氏,后改为伊氏。(ɪˇei lɔ)i ləu
丘敦氏,后改为丘氏。(kʰɪˇwə tuɒi/tuən/duən)kʰɪˇəu tuən/duɑn
侯氏,后改为亥氏。(ɣɔ)ɣəu
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ɪˇet ȶɪˇan)ɪˇet ʨɪˇɛn。
车焜氏,后改为车氏(kɪˇa/ȶʰia ɣuən)kɪˇo/ʨʰɪˇa ɣuən。
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kʰɪˇwə mɪˇuk lɪˇəŋ)kʰɪˇəu mɪˇuk lɪˇəŋ
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bua lɪˇuk ka)bu lɪˇuk ku
贺赖氏,后改为贺氏。(ɣai lat)ɣɑ lɑi
独孤氏,后改为刘氏。(dɔk ka)duk ku
贺楼氏,后改为楼氏。(ɣai lɔ)ɣɑ ləu
勿忸于氏,后改为于氏。(mɪˇwət nɪˇu ɣɪˇwa)mɪˇuət nɪˇəu ɣɪˇu
是连氏,后改为连氏。(ʑɪˇe lɪˇan)ʑɪˇe lɪˇɛn
仆兰氏,后改为仆氏。(bɔk lan)buk/buok lɑn
若干氏,后改为苟氏。(ȵia/ȵɪˇak kan)ɽʏa/ɽɪˇak kɑn
拔列氏,后改为梁氏。(buat/beat lɪˇat)buɑt/bæt lɪˇɛt
拨略氏,后改变为略氏。(puat lɪˇak)puat lɪˇak
若口引氏,后改为寇氏。(ȵia/ȵɪˇak kʰɔ ʎɪˇen)ɽʏa/ɽɪˇak kʰəu jɪˇeˇn
叱罗氏,后改为罗氏。(ȶʰɪˇet lai)ʨʰɪˇeˇt lɑ
普陋茹氏,后改为茹氏。(pʰua lɪˇuk ȵɪˇa)pʰu lɪˇuk ɽɪˇo
贺葛氏,后改为葛氏。(ɣai kat)ɣɑ kɑt
是贲氏,后改为封氏。(ʑɪˇe pɪˇən/bɪˇwən/puən)ʑɪˇe pɪˇe/bɪˇuən/puən
阿伏于氏,后改为阿氏。(ai bɪˇwək ɣɪˇwa)ɑ bɪˇuk/bɪˇəu ɣɪˇu
可地延氏,后改为延氏。(kʰai dɪˇai ʎɪˇan)kʰɑ di jɪˇɛn
阿鹿桓氏,后改为鹿氏。(ai lɔk ɣuan)ɑ luk ɣuɑn
他骆拔氏,后改为骆氏。(tʰai lak buat/beat)tʰɑ lɑk buɑt/bæt
薄奚氏,后改为薄氏。(buak ɣie)bɑk ɣiei
乌丸氏,后改为桓氏。(a ɣuan)u ɣuɑn
素和氏,后改为和氏。(sa ɣuai)su ɣuɑ
吐谷浑氏,依旧吐谷浑氏。(tʰa ʎɪˇwɔk ɣuən)tʰu jɪˇwok ɣuən
胡古口引氏,后改为侯氏。(ɣa ka kʰɔ ʎɪˇen)ɣu ku kʰəu jɪˇeˇn
贺若氏,依旧贺若氏。(ɣai ȵia/ȵɪˇak)ɣɑ ɽʏa/ɽɪˇak
谷浑氏,后改为浑氏。(kɔk/ʎɪˇwɔk ɣuən)kuk/jɪˇwok ɣuən
匹娄氏,后改为娄氏。(pʰɪˇet lɔ)pʰɪˇet ləu
俟力伐氏,后改为鲍氏。(ʤɪˇə lɪˇək bɪˇwat)ʤɪˇəlɪˇəkbɪˇwɐt
吐伏卢氏,后改为卢氏。(tʰa bɪˇwək la)tʰu bɪˇuk lu
牒云氏,后改为云氏。(diap ɣɪˇwən)diep ɣɪˇuən
是云氏,后改为是氏。(ʑɪˇe ɣɪˇwən)ʑɪˇe ɣɪˇuən
叱利氏,后改为利氏。(ȶʰɪˇet lɪˇei)ʨʰɪˇeˇt li
副吕氏,后改为副氏。(pʰɪˇwə lɪˇa)pʰɪˇəu lɪˇo
那氏,依旧那氏。(nai)nɑ
如罗氏,后改为如氏。(ȵɪˇalai)ɽɪˇola
乞扶氏,后改为扶氏。(kʰɪˇət bɪˇwa)kʰɪˇət bɪˇu
阿单氏,后改为单氏。(ai tan/ʑɪˇan)ɑ tɑn/ʑɪˇɛn
俟几氏,后改为几氏。(ʤɪˇə kɪˇei)ʤɪˇə ki
贺儿氏,后改为儿氏。(ɣai ȵɪˇe/ŋie)ɣɑ ɽɪˇe/ŋiei
吐奚氏,后改为古氏。(tʰa ɣie)tʰu ɣiei
出连氏,后改为毕氏。(ȶʰɪˇwəˇt lɪˇan)ʨʰɪˇueˇt lɪˇɛn
庾氏,依旧庾氏。(ʎɪˇwɔ)jɪˇu
贺拔氏,后改为何氏。(ɣai puat)ɣɑ puɑt
叱吕氏,后改为吕氏。(ȶʰɪˇet lɪˇa)ʨʰɪˇeˇt lɪˇo
莫那娄氏,后改为莫氏。(muak nai lɔ)mɑk nɑ ləu
奚斗卢氏,后改为索卢氏。(ɣie tɔ la)ɣiei təu lu
莫芦氏,后改为芦氏。(muak la)mɑk lu
出大汗氏,后改为韩氏。(ȶʰɪˇwəˇt dat/dai ɣan)ʨʰɪˇueˇt dɑi/dɑ ɣɑn
没路真氏,后改为路氏。(muət la ȶɪˇen)muət lu ʨɪˇen
扈地于氏,后改为扈氏。(ɣa dɪˇai ɣɪˇwa)ɣu di ɣɪˇu
莫舆氏,后改为舆氏。(muak ʎɪˇa)mɑk jɪˇo
纥干氏,后改为干氏。(ɣeət kan)ɣət kɑn
俟伏斤氏,后改为伏氏。(ʤɪˇə bɪˇwək kiən)ʤɪˇə bɪˇuk kɪˇən
是楼氏,后改为高氏。(ʑɪˇe lɔ)ʑɪˇe ləu
尸突氏,后改为屈氏。(ɕɪˇei duət)ɕi duət
沓卢氏,后改为沓氏。(dəp la)dɐp lu
嗢石兰氏,后改为石氏。(oət ʑiak lan)wæt ʑɪˇɛk lɑn
解枇氏,后改为解氏。(ɣe/ke bɪˇei)ɣai/kai bi
奇斤氏,后改为奇氏。(kɪˇai/ɡɪˇaikiən)kɪˇe/ɡɪˇekɪˇən
须卜氏,后改为卜氏。(sɪˇwɔ pɔk)sɪˇu puk
丘林氏,后改为林氏。(kʰɪˇwə lɪˇəm)kʰɪˇəu lɪˇeˇm
大莫干氏,后改为郃氏。(dat muak kan)dai mɑk kɑn
尔绵氏,后改为绵氏。(ȵɪˇei mɪˇan)ɽɪˇe mɪˇɛn
盖楼氏,后改为盖氏。(kat/ɣap lɔ)kɑi/ɣɑp ləu
素黎氏,后改为黎氏。(sa liei)su liei
渴单氏,后改为单氏。(kʰat tan/ʑɪˇan)kʰɑt tɑn/ʑɪˇɛn
壹斗眷氏,后改为明氏。(ɪˇettɔ kɪˇwan)ɪˇettəukɪˇwɛn
叱门氏,后改为门氏。(ȶʰɪˇet muən)ʨʰɪˇeˇt muən
宿六斤氏,后改为宿氏。(sɪˇuk/sɪˇu lɪˇuk kiən)sɪˇuk/sɪˇəu lɪˇuk kɪˇən
馥邗氏,后改为邗氏。(bɪˇuk han)bɪˇuk hɑn
土难氏,后改为山氏。(tʰa nan)tʰu nɑn
屋引氏,后改为房氏。(ɔk ʎɪˇen)uk jɪˇeˇn
树洛于氏,后改为树氏。(ʑɪˇwɔ lak ɣɪˇwa)ʑɪˇu lɑk ɣɪˇu
乙弗氏,后改为乙氏。(ɪˇet pɪˇwət)ɪˇeˇt pɪˇuət
宇文氏。(ɣɪˇwa mɪˇwən)ɣɪˇu mɪˇuən
慕容氏。(mua ʎɪˇwɔŋ)mu ɪˇwoŋ
茂眷氏,后改为茂氏。(mu kɪˇwan)məu kɪˇwɛn
宥连氏,后改为云氏。(ɣɪˇwə lɪˇan)ɣɪˇəu lɪˇɛn
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ɣeət dɔ lɪˇəŋ)ɣət dəu lɪˇəŋ
侯莫陈氏,后改为陈氏。(ɣɔmuakdɪˇen)ɣəumɑkȡɪˇen
库狄氏,后改为狄氏。(kʰa diek)kʰu diek
太洛稽氏,后改为稽氏。(tʰat lak kiei)tʰɑi lɑk kiei
柯拔氏,后改为柯氏。(kai buat/beat)kɑ buɑt/bæt
尉迟氏,后改为尉氏。(ɪˇwət dɪˇei)ɪˇuət ȡi
步鹿根氏,后改为步氏。(bua lɔk kən)bu luk kən
破多罗氏,后改为潘氏。(pʰuai tai lai)pʰuɑ tɑ lɑ
叱干氏,后改为薛氏。(ȶʰɪˇet kan)ʨʰɪˇeˇt kɑn
俟奴氏,后改为俟氏。(ʤɪˇə na)ʤɪˇə nu
辗迟氏,后改为展氏。(tɪˇan/nɪˇandɪˇei)ȶiɛn/nɪˇɛnȡi
费连氏,后改为费氏。(pɪˇəi/pɪˇwəi lɪˇan)pi/pɪˇwəi lɪˇɛn
其连氏,后改为綦氏。(ɡɪˇə lɪˇan)ɡɪˇə lɪˇɛn
去斤氏,后改为艾氏。(kʰɪˇa kiən)kʰɪˇo kɪˇən
渴侯氏,后改为缑氏。(kʰat ɣɔ)kʰɑt ɣəu
叱卢氏,后改为祝氏。(ȶʰɪˇet la)ʨʰɪˇet lu
和稽氏,后改为缓氏。(ɣuai kiei)ɣuɑ kiei
冤赖氏,后改为就氏。(ɪˇwan lat①内蒙古赤峰一带有的人说“不赖”叫“不赖(阴平)呆(轻声)”,“呆”字不知是否上古入声韵尾的遗留。)ɪˇwɐn lɑi
嗢盆氏,后改为温氏。(buən)buən
达勃氏,后改为褒氏。(dat buət)dɑt buət
独孤浑氏,后改为杜氏。(dɔk ka ɣuən)duk ku ɣuən
贺兰氏,后改为贺氏。(ɣai lan)ɣɑ lɑn
郁都甄氏,后改为甄氏。(ɪˇwək ta ȶɪˇen/kɪˇan)ɪˇuk tu ʨɪˇeˇ/kɪˇɛn
纥奚氏,后改为嵇氏。(ɣeət ɣie)ɣət ɣiei
越勒氏,后改为越氏。(ɣɪˇwat lək)ɣɪˇwɐt lək
叱奴氏,后改为狼氏。(ȶʰɪˇet na)ʨʰɪˇet nu
渴烛浑氏,后改为味氏。(kʰat ȶɪˇwɔk ɣuən)kʰɑt ʨɪˇwok ɣuən
库褥官氏,后改为库氏。(kʰa ȵɪˇwɔk kuan)kʰu ɽɪˇwok kuan
乌洛兰氏,后为兰氏。(a lak lan)u lɑk lɑn
一那蒌氏,后改为蒌氏。(ɪˇet nai lɔ/lɪˇwɔ)ɪˇet nɑ ləu/lɪˇu
羽弗氏,后改为羽氏。(ɣɪˇwa pɪˇwət)ɣɪˇu pɪˇuət
北朝时期由代北入塞的鲜卑等民族语言中,其最具代表性的基本成分多来自蒙古语,而常用成分除少数来自突厥语外,多和满语有着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些词在今天满语里有而蒙古语里却没有,而且同源词汇的语音形式和音节结构往往和满语更为接近,契丹语里的情况也大致如此,都体现出了现今蒙古族到来之前东北地区的某些方言特征,这对于我们探索中世纪以前满—通古斯语族和蒙古语族的状态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表5 代北姓氏原民族语言与蒙古语比较
①古代北方草原、森林民族多住在类似“仙人柱”的用木架搭成的只有圆顶没有立式墙壁的帐幕里,“顶”即是“房”。②哈萨克族有种酸奶制成的又酸又咸的食品名称和此词近似。③“俟”字,现代汉语虽读sì,但在当时却往往用以翻译北方民族语言中的ir或il。如古突厥语官号“俟斤”(irgin),到了辽代就被译为“夷离堇”。《魏书·官氏志》又载:“高车十二姓,九曰俟汾氏。”《姓谱》上说:“神农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北方,鲜卑俗呼草为俟汾,以神农有尝草之功,因自号为俟汾氏”。
《魏书·官氏志》中的代北姓氏所改汉姓中有17个不是直接取原姓氏中某个字,有的是取原民族语言该词的意思意译而成,其中和蒙古语相通的词如下。
据乌其拉图先生研究,拓跋鲜卑语的官号绝大多数和今天的蒙古语有着严谨的对应关系,[10]请看它们的中古汉语读音:
“比德真”bi/pi tək ʨĭěn(曹局文书吏,bicigcin)
“朴大真”puk/pʰɔk dɑi ʨĭěn(檐衣人,制茶人?budahacin)
“胡洛真”ɣu lɑk ʨĭěn(带仗人,ulahaci,笔者认为,这个词更可能对应着蒙古语的korcin,即“箭筒士”一词,因为箭筒士更重要的职能是汗王的仪仗队)
“乞万真”kʰĭət mĭwɐn ʨĭěn(通事人,kelmürcin)
“拂竹真”pʰĭuət ȶĭuk ʨĭěn(乘驿贱人,berdegcin)
“折溃真”ʨĭɛt ɣuɒi ʨĭěn(为主出受辞人,可能是辩护人,jarguci)
还有少数几个和突厥语有着对应关系,如“可薄真”kʰɑ bɑk ʨĭěn(守门人,qabaqci,在现代的各种突厥语中,qabaq 为盖子或眼皮)、“契害真”kʰiei ɣɑi ʨĭěn(杀人者,qirghuci,蒙古语kirgaci为剃头匠),可见《魏书·官氏志》中的代北姓除了北魏的统治民族拓跋鲜卑的姓氏之外,一定还有不少来自其他部落的姓氏,占其中显著地位的就是和后来满族语言相通的那部分姓氏,可能来自东部鲜卑或秽貊族系的民族。
柔然的先祖也出自拓跋鲜卑,柔然的语言中也以蒙古语族词汇为主。
柔然语词汇:《魏书·蠕蠕传》称蠕蠕为“东胡苗裔”,[7](卷103,P2291)该传中有翻译其君主及大臣称谓含义的几条“魏言”,即汉语。
表6 《蠕蠕传》君臣汉语称谓与蒙古、满文比较
对于柔然始祖木骨闾,其名字是“首秃”的意思,与它最相近的是朝鲜语mong gu ri,意为“光头、和尚”,它还对应着蒙古文mukur(钝的;无角的,秃头的;徒,空)。
我们把中古时期代北民族语言的汉字记音按中古音标出对进一步研究当时北方民族语言的音韵有一定的好处,从已知汉意的一些北族语言词汇出发,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某些音节对应着当时的什么音节,这样在研究鲜卑等中古北方民族语言的时候,才可以得出更靠谱的结论。
鲜卑诸国家的兴起,推进了我国的历史向一个新的时期迈进,来自东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给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汉民族带来了大量新鲜血液,继而重新走向统一,使得中华民族在两汉空前强盛的时期结束之后,又开始酝酿隋唐盛世的第二次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