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小丽
“公生明,廉生威”这句为官箴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讲话中公开引用。这六字官箴犹如明镜,可以正衣冠、明公道、知清廉,时刻告诫领导干部要对执政用权持有敬畏之心。
此次廉洁文化三晋行来到霍州署,对此官箴与霍州署官衙文化及明永乐年间霍州学正曹端先生之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霍州署衙是一座历经千年风雨而依旧璀璨恢宏、保存较为完整的州级署衙,现存古建筑主要是中轴线上的谯楼、仪门、元代大堂、二堂、内宅等建筑,横跨元、明、清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建筑精巧,堪称古代官衙建筑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参观游览和学术研究价值,1996 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河南内乡县衙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官衙,曾于2000 年一起被列入“中国四大古代官衙国际旅游专线”。
行走在霍州千年署衙中,所看到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承载着故事、渗透着文化。其中州署的主体建筑元代大堂,最具有代表性。现存的元代大堂是元大德七年洪洞、赵城特大地震后第二年修建的,整个建筑巍峨壮观,堂内既无雕梁画栋,又没彩壁绘墙,给人一种朴实无华、庄严肃穆的感觉;与大堂紧密相连的是明代抱厦,抱厦的四柱之上有斗拱七朵,却没有一朵是放在任何柱头之上,这种“随意搁置”的搭建方式是目前我国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范例,被古建筑研究专家梁思成先生赞誉其为“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
然而,这样精湛独特的建筑形态只不过是霍州署衙古建艺术的冰山一角,除了其精美的构造外,更为珍贵的在于其建筑中所承载和渗透的中国千年官衙文化以及随处可见的廉洁元素,散见于署衙中多处的石碑、牌匾、楹联和展品上。
在元代大堂外柱上就有一副楹联,由民国知县汪志翔撰写。上联是“莫谓民可欺,一二事偶不经心,其怨其咨,议腾众口”;下联是“漫说官易做,千万户于兹托命,以教以养,责在藐躬”。旨在告诫当政者,百姓的事不可漫不经心,当官的事不可失职渎责,当官者就要做到守职尽责、谦恭为民,可谓寓意深刻,醒世警人。同样是在大堂前额牌匾上,书写着“亲民堂”三个字,是明代霍州知州楮相所题,它以“亲民”为宗旨,体现了为官者当体恤民情、体察民意、当官为民的民本思想。不得不说的是,楮相在任职期间克己奉公,为政清廉,曾写下了“居敬”“惩忿”“持廉”“守谦”为主旨的《居官四要》,留下了廉政文化的经典;他还在陶唐峪为怀念帝尧而建造了巍峨神圣的尧祠。
在大堂外十多米远的甬道上,保存着一座明代嘉靖年间所建的戒石亭,其上方面向大堂一面的牌匾上写着“清慎勤”三个字,另一面的牌匾上写着“天下为公”。“清慎勤”三个大字正对着州署大堂,知州每天升堂办案,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它像一块警示牌,时刻提醒着在此办案的州署官员要做到勤于政务、处事慎重,同时它也是封建时代为官者自我约束与追求的最高境界。
戒石亭下方东西两侧即是著名的公廉碑:东书“公生明”,西书“廉生威”。这六个字就源自明代霍州学正曹端所言。曹端,祖籍山西曲沃闫村,明洪武九年(1376 年)生于河南省渑池。明永乐六年(1408 年)得中举人,曾任霍州、蒲州学正,属明朝六品职官。明永乐八年(1410 年)、洪熙元年(1425 年),先后任霍州学正18 年。他一生学识渊博、品行卓异、著述甚多,被推崇为明代初年的“理学之冠”。他的诸多著作被清乾隆朝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中,在他过世后四百多年清咸丰九年被允准从祀孔庙,饬知天下,一体遵行。
永乐二十二年(1424 年),曹端的弟子郭晟科考中举,擢西安同知。赴任前他专程赴蒲州向老师请教为官之道。曹端说:“其公廉乎?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此话不胫而走,传至山东巡抚年富那里,增加了“公生明、廉生威”六字,并用楷书刻碑立于泰安府衙内,成为我国最早的一块石刻“官箴”,也成为对官员训诫约束的官场箴言。
曹端不仅以此教育学生,而且也将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他一生三次典试陕西,均以清廉博得赞誉。他初去陕西就对同行说:“取士要公平,比如盖屋,用一朽木,必弃一良才。”话刚说过,就有当地一位权势要员写信给曹端寻求照顾,曹端以诗相拒,他说:“天道原来秉至公,受天明命列人中。论才若不依天道,王法能容天不容。”来者惭愧,只好作罢。
曹端生前清正廉洁,又力行爱民为民之事。宣德九年(1434 年),曹端染病逝于霍州,却因路途遥远、身无分文而未能叶落归根,而是由学生捐资葬于霍州城东。他死后,“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霍州、蒲州及家乡渑池均建祠祀之。
曹端所倡导的“公生明、廉生威”的清廉思想,被明清两代许多官员作为座右铭,影响深远。据霍州署馆内工作人员介绍,从元朝开始700 余年间,有200 多州官在此任职,绝大部分都是清官。曹端之后,出现了很多清官廉吏被史志所记载,这与署衙内公正廉洁的文化氛围必然有很大的关系,如明成化年间知州崔明,减废捐税,巡山防虎;清乾隆年间知州陈钧,刚正不阿,为民献身;清道光年间知州崔允昭,不畏权势,严明执法,都在民间留下美传。清康熙年间知州黄复生勤政爱民,清正廉洁,他在霍州大堂前立了一块“霍州秩序官题名碑”,按年代将在霍州先后执政的官员的政绩品行刻录其上,用以鞭策后任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康熙年间霍州知府李绍祖。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春,康熙皇帝西巡留宿霍州时,一名内员当晚向时任霍州知州李绍祖索要钱财。李绍祖为政清廉,愤然拒之。内员恼羞成怒,多次以其前程、性命相威胁。李绍祖不肯屈从,愤然自刎。霍州老百姓听闻此事,自发联名赴京控告。康熙知晓后,下令刑部押解此内员至霍州斩首示众。为祭祀这位为官清廉、不屈权势的好官,霍州百姓自发捐资在城中建立了李公祠,以此纪念这位刚直不阿的清官廉吏。
霍州署衙就是这样一座正气存千年、廉风随处在的古署行衙。漫步其中,一方匾额、一副楹联、一件藏品,都向世人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治世道理,引人深思;一段段为人称道的名臣故事,一代代流传的清廉精神,都涤荡着每一个徜徉其中的灵魂,沁人心脾。
正是依托这样得天独厚的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2012 年10 月,在州署大堂东南处的几处院落里,霍州市委、霍州市纪委创建了“霍州署廉政文化馆”,由“乾坤正气、贪腐古鉴、激浊扬清、继往开来”四个篇章共11 个展室组成。2014 年7 月,被山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命名为“山西省廉政教育基地”。数年来,“霍州署廉政文化馆”面向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持续发挥涵育功能,为霍州廉政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霍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卫成还就廉政文化馆如何更好发挥作用与我们进行了交流探讨,并提出了廉政文化馆近期提质升级的计划。届时,将由霍州市纪委监委与霍州煤电集团纪委双方协作,企地共建共享,对廉政文化馆进行全面改造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所古今结合、以古鉴今、软硬件设施水平一流的展馆即将全新呈现,同时也对盘活霍州廉政文化资源、助力党史学习教育、重新焕发古署衙的生机与活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