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方飞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呈现,课程改革内容知识的学习也越来越深,所以从小学教育中开始深入学习更为重要。教师要想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就需要在教学讲解过程中展开深层次的讲解。所以,在现实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明确分析深度学习的特点及其它所存在的意义,同时再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然后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学习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思维发展;策略
【正文】小学数学是为升入初中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准备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在上课前留好预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深入学习内容,并做一些习题来巩固知识,课后要求学生及时复习,做好知识点总结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深入的了解数学里的知识,充分的掌握数学知识。
一、分析小学数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现状
1.1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缺乏思考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一味的在课上讲知识,而忽略了学生们是不是能够学会,学生也只是听老师讲课,不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为了不浪费学习的时间,就只能跟着教师讲的知识学习,不思考老师讲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就缺乏了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后面的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学生没有深入思考数学问题的机会
教师在上课时只顾自己讲授课程,追求进度,没有给足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不深入讲解数学知识,不重视学生的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
二、在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
2.1做好课前预习,促进新知学习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课堂上能够更好的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把自己不会的地方重点听老师讲解,一来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在上课前思考自己在预习时存在的问题,二来可以在课上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让老师帮忙解答问题,这样更能提高学习效率,也加深了学生在学习时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可能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上课前翻看一下教材,了解什么是可能性。如果学生不能充分的了解可能性,就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相关的短视频进行了解。就好比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动手做一个小盒子,在盒子里放入三个白色的小球和五个蓝色的小球,然后用手摇一摇这个盒子把小球的顺序打乱,最后闭着眼睛从小盒中抽出任意一个小球,摸出白色小球的概率是3/8,出蓝色小球的概率是5/8。这样就可以清楚的了解什么是可能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深刻的了解并记住可能性,也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2.2课上认真听讲,促进深度实践
教师在上课时,要尽量放慢自己讲课的速度,这样可以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提问。而学生在老师讲课时,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样可以把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在课上提出来,让老师帮忙解答,这样学生就可以更深入的学习并掌握知识,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小学课本中的位置时,首先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先让学生们知道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然后给出例子(列,行)。学生们则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例子来描述一下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比如甲同学的位置在第一列第四行,表示出来就是(1,4)。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在课堂中更好的学习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老师教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也能做到深度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在讲完知识点后选出几道习题,让学生们做一做,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理解老师刚讲完的知识,对知识点起到了一个巩固的作用。
2.3营造出良好和谐的学校课堂氛围
集中学生倾听注意力在班级教学管理中,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一方面要能够充分全面了解学生们的本学段心理特点,尝试探索采取一种多元化灵活的课堂教学新手段,建立一套"以学生为本"班级教学的理念,将高效课堂主动权充分的交给班级学生,通过一系列丰富和多彩灵活的课外自学、互学辅导和兴趣展学活动,让学生们自觉有效地倾听,提高了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可以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画面和亲切的语言带他们融入学习环境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静态的书本内容变为动画和绘本内容,在讲解知识点时,像讲故事和猜字谜一样,让学生养成主动倾听的兴趣,使学生更乐于思考,
比如我们在钟表教学课程《认识钟表》一节中,教学设计目标内容之一主要是通过让每个学生都通过实地观察、操作来初步了解认知钟表系统的内在外部及其構成,懂得时针、分针及钟面中的数字,知道表示两种时间的方法,会认、会读并会写整时。目地是为了能够让广大学生能对我们所学的知识产生某种好奇感,调动他们的倾听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创设有效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老师引出"同学们?你们一般都是在几点左右起床洗澡呀?你们都是怎么知道的时间的?"、"钟表虽小,可是它的本领可不小,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知道什么时间起床"。通过上述这些的师生课堂互动交流活动,充分限度的地调动到了每个学生们的创造性想象力,他们开始争先恐后踊跃地提出回答各种问题,课堂氛围浓厚变得很融洽,对于数学的思维也在不断扩展,同样在之后的认识整时中,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比如学具钟、实物钟等,设计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看一看、数一数、拨一拨,调动他们的自主学习性,教师积极的观察孩子的表现,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的思维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深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想更好地在教学中让学生们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就需要学生们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在课前认真做好预习,在课本上标注好自己不会的内容,在课上提出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课后做好归纳总结,把自己在课上掌握的不好的知识点记在笔记上多看多读。
参考文献:
[1]刘海莉.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解题策略教学思考[J].名师在线,2019(13):31-32.
[2]李名广.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J].读写算,2018(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