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英
【摘要】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之下,更多的农村人口正在向城市转移,伴随而来的即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为了能够推动农村幼儿园的高效管理,通过建立集团化资源中心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最终推动幼儿全面发展。农村本土资源丰富,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树枝、泥土,以及民间游戏、传统技艺等这些本土资源融入到幼儿教育之中。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培养幼儿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鼓励教师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加以变通,使其成为区域活动材料,实现“廉价”但高质量的区域活动。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开发;实践
区域活动是课程组织的一种常用形态,具有自主性、趣味性、多样性的特点,它能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是集体教育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本土资源是一种天然的教育资源,教师要物尽其用积极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活动,让幼儿能够在与教师、资源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彼此互动之下,取得更多层面的进步。
一、农村幼儿园集团化资源中心本土资源开发与利用概述
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主要围绕着幼儿的实际需求以及兴趣为主,同时兼顾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可以运用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区域,并且投放相对应的活动材料帮助幼儿全面发展。通过引导幼儿与伙伴以及材料展开互动,最终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使得幼儿园开展的学习活动更加多样化。本土资源主要指的是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以及自然景观等等,狭义上主要涵盖了人类历史以及自然地理等资源,广义上也包含着幼儿园周围的环境、教师个人资质以及家庭环境等等[1]。
二、本土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一)流于形式,区域活动虚设化
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区域活动”是摆设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对区域活动认识不到位,以集中授课为主,忽略了区域活动所蕴藏的教育价值。二是区域活动材料单一,更新不及时,幼儿感觉枯燥失去兴趣。三是开展区域活动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相比集中授课开展区域活动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工作量增大,所以很少开展,只有检查时,才匆忙组织,区域活动就成了摆设[2]。
(二)教师素质低,开发本土资源表面化
许多教师对本土资源的认识存在误区,对本土资源的认知停留在自然环境层面上,其实本土资源还涉及到民俗风情、民间艺术、民间游戏、传统技艺等方面,对本土资源认识不全面导致大量本土资源浪费;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较低,未经过系统的岗前学习和培训,不能客观分析农村幼儿园教育资源,缺乏对本土资源的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仍在弥漫。
三、农村幼儿园集团化资源中心本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一)完善培训机制,制定鼓励方案
幼儿园应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一在管理资源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工作人员的只能以组长以及组员的形式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并且开展相关的教学培训为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二是“走出去”组织教师去外地参观学习,借鉴相关优秀经验,学习别人是如何挖掘、开发、利用本土资源进行高效的区域活动。幼儿园还应设置相应的鼓励机制,通过比赛、评优等形式加大教师创设的积极性,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物质、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让教师有更大动力投入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
(二)加强理论学习,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
农村幼儿教师首先应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客观分析农村幼儿园可挖掘的本土资源,并对本土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投放到相应区域活动。例:在种植区种一些应季的瓜果蔬菜,每日观察做记录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在科学活动区,可以投放带领幼儿在田间野外采集的植物标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思考获取经验,美工区,投放树叶、豆子、花生壳、瓜子壳等常见材料进行手工制作,还可以进行粮食画、泥塑、剪窗花、蓝印花布印染等传统技艺制作;沙水区,泥土沙子这些简单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乐园;户外活动区,搜集传统民间游戏如丢手绢、攻城门、跳山羊、竹竿操、跳皮筋、抓石子等。鼓励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主人,杜绝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带领家长和幼儿勇于探索,走出农村幼儿教育新道路。
(三)激发幼儿兴趣,丰富区域活动内容
在区域活动中要善于把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进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驱动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才会变得积极主动。幼儿感兴趣的是他们熟悉的、可感知的、具体的、形象的内容,可以把常见的沙子、泥土、野花野草、农产品等引进到区域活动中,它们能吸引幼儿视角,成为幼儿探索的良好素材,让幼儿能够乐于进行区域活动,在亲身实践中思考,获取感性[3]。
(四)发挥家长优势,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發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在区域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认识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能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二是通过家长提供物质材料的支持,带动家长共同参与材料的收集和制作。
结束语:
农村的本土资源是得天独厚的,而根据本土资源展开区域活动也能够使得幼儿园教育更加原始、更加自然。作为教师也应当充分挖掘本土地区的资源,并且将其转变为区域活动的材料,最终使得区域活动朝着低成本以及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这也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相吻合。
参考文献:
[1]李思思.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2(06):25-27.
[2]徐浩,张倩倩,肖幸.渝东北地区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分析[J].文教资料,2019(26):214-215.
[3]周淑清,关忠良. 基于本土资源开发农村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C]//.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2019:648-650.
课题项目:六盘水市基础教育教学课题成果—《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有效利用的研究》课题编号2021LPSY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