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骞
【摘要】写作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学生观点的表述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通过写作方法的优化,引导学生将观点和情感融入作文中,还原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因此,教师应以作文为契机,训练学生体会语言、感悟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优化;教学研究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突破为考试而作文的目的,将学生从命题作文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善于观察,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敬畏环境、敬畏生命,能做到天人合一。引导学生能用真情实感表达思想感情,表现真实的自我,即使是很平凡的事物也予以表扬,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勤于写作,逐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让学生会写文章、善于表达,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不懈努力。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虽然教师逐步关注作文教学的价值,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理论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给学生讲授写作方法、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而不注重各项写作活动的开展,即使是安排写作任务,也是让学生套用讲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写作。因为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和真实的生活体验,在写作时技巧大于实际的作文内容,不能够“以我手写我心”,缺乏真情实感,导致作文内容读起来索然无味,从而制约了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写作教学形式化
由于学生对作文的理解程度不同,自身的语文知识积累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应体现出鲜明的个性。为了提升作文的质量,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融入自己的生活内容,使得写出来的文章能够感染更多的读者。但是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小学生当前的作文写作流程比较固定,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定的套路进行的。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常常会给学生提供一些作文参考书,学生因为受同一类参考书的影响,写出来的文章基本相似,缺乏学生个人的写作特色、自我观点,致使文章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明确的写作要求,包括格式、字数等,这种古板的写作要求使得学生在写作时,不得不屡次对文章格式与内容进行删改,进而导致文章缺乏明显的个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通过阅读大量的优秀作品,会发现经典作品集语言与思想内涵于一体。语言的活力只是文章的表达形式,而写作技巧则是构成文学作品艺术性的主要因素,因而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是很有必要的。通常在小学作文中应用的技巧有移情换景、避实就虚、穿插叙事等,这些方法如果应用得心应手,就会让文章神采飞扬。例如,在作文《影响我一生的一件事》一看题目就知道是记叙文,我让学生写作时针对记叙文六个要素展开渲染和润色,让事件发生的矛盾冲突更集中,人物形象更生動。在对时间的描述上注重把握时空观。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自然环境影射出社会环境的描写,在对人物刻画时,注重凸显人物性格,为了让形象更丰满、生动,可以采用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在场景描写时应注意所选场对人物塑造方面要起烘托、渲染的作用。对事件的描述过程中,注意逻辑思维次序性。通过开展穿插式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让学生对文章主体结构的把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写作的实质是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不能把作文题目扣得太紧或用自己的思想代替学生所要表达的心愿。学生只有在无拘无束中才能产生灵感,才能意识到写作其实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思所想或具有乐趣的事物。而对同样一个事物,由于写作角度思想情感不同,因而写作风格截然不同。如写一篇记叙文,不能前半部分为正序,后半部分为倒序,教师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引导者。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教师既要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又要让学生灵活把握写作的自由度,以防出现天马行空、毫无边际的文章。将作文教学纳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主阵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适合学生学情的教法。同时,作文教学也要融入实践教学,在语言积累丰富、写作技巧娴熟的基础上融入实践活动,才能让作文变得更真实、更能打动读者。
(三)多角度批改作文,提升写作水平
教师以往单一的批改模式只是让学生知道写得好坏,并不明确写得好在哪里,哪些方面还可以改进与提高。有效的作文批改,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教师及时调整和优化写作教学策略,而且通过多角度的作文批改,能够让学生对作文的不足之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发挥写作的优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写作中。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积极开展多角度作文批改。整体来讲,教师不再以单一的作文批改标准进行作文批改,而是从拟题、内容、结构、语言文字等方面逐一进行批改,结合具体作文分析写作中的闪光点,从各个方面审视作文,强化学生对作文结构、语言的把握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作文修改。同时,教师还应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写作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增强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关键,对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理论化、教学形式化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应积极转变写作教学理念,肯定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和改进写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优化写作教学评价,不断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晓玲.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34.
[2]施蕾.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