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天联华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在无线电通信技术不断完善的形势下,其设备的精密性也在不断升高,尤其是电子配件和电路方面,这也就导致了其有很强的引雷性,在雷电天气中很容易遭遇雷击,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基于此,需要采用各种合适的防雷措施,做好设备的防雷保障,提升其对雷电的抵御力。
雷电入侵的方式主要有直击雷、天馈线引雷、信号线引雷、地网电位反击、传统避雷针二次雷击以及供电线路引雷六种,一旦其击中无线电通信设备,雷电会产生惊人的破坏力,严重影响设备运行。经研究表明,设备在遇到雷击后,基本不能再继续使用,且大部分设备都没有维修的价值。这种雷害产生主要是因为带电云层和地面联系产生感应电荷,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较强电场,当这种电场的强度积累到一种程度后,就会向下放电,范围内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会受到电流影响,其中的金属配件会为电流提供扩张的环境,进而对设备产生严重破坏。因此,需要做好防雷工作,保证设备安全,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1]。
2.1 提升人员规划意识 这一点主要是从人员角度出发,建议相关人员在设备使用前期就做好防雷工作规划,当前气象预报虽然已经较为准确,但是由于天气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想要实现精准预测的难度过大,需要相关人员具有未雨绸缪的思维,提前做好防雷规划,并将其实施,避免事后预防的滞后性。对此,需要在前期就做好站点接地系统、感应雷系统以及天馈线防雷等规划设计,充分明确雷电对设备运行的影响,综合运用等位、疏导、消散以及隔离防雷手段,保证有效防止雷害。其中,等位主要表示将公共物的电位进行一致化处理,避免过大电位差的出现;疏导则是将雷电引向大地,避免雷电直击设备,保护设备安全;消散则是指中和雷云电荷,释放异性电荷,让雷电无法形成,从根本上避免雷害;隔离主要是运用保护物隔开设备,使其不能和雷电信号进行接触。需要相关人员结合设备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防雷手段,从而最大化的保障设备在雷电天气中的安全。
2.2 优化外部防雷设备 当前,在外部防雷上最常见的手段就是避雷针,但是其容易发生二次雷击效应,在遇到雷电天气后,避雷针会利用电场干扰手段,将雷电进行集中,通过接地装置把雷电引向地下,避免雷电危害。但是,从当前通信设备情况来看,部分设备缺少避雷针的保护,还有部分设备即使安装避雷针,也会受到其避雷效果不同的影响而得不到有效保护,需要考虑将避雷针和其他外部防雷设备进行混合使用,增强对设备的保护力度。同时,考虑到部分设备受环境限制安装避雷针可行性不大的问题,建议采用微型避雷针,或者将避雷针进行公用,保证外部防雷环境的良好。在安装避雷针上,需要格外注意对避雷地线的处理,按照当前的技术情况,一般要求其直流通路电阻在10到50欧姆之间,减少电感量,并且不可以采用绞合线和扁平编织线来充当底线,这类线的抗腐蚀性能不佳,雷击电流不会及时被泄放出去,建议采用实心导线(>3mm)。针对防雷级别要求高的特殊工程,也可以考虑采用放射性避雷设施,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释放α粒子,电离空气形成电子,使其和雷电场产生作用,将空间电场的强度进行降低,避免发生雷击,其防雷性能好,保护范围大,且安全无害[2]。
2.3 改进内部防雷性能 设备的内部防雷性能的改进可以从其构造和材料特点入手,首先,可以采用等电位连接器。设备遭遇雷击的主要就是由于设备电位和雷电电位的差异性过大,运用连接器可以将二者的电位进行处理,降低电位差。其次,运用避雷器。需要结合不同避雷器的实际性能,也就是其工作原理进行选择,当前常见的避雷器有管式、金属氧化物以及碳化等,其工作原理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增温增压,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让气体将电弧喷灭;第二种是运用高压形成短路效果,把雷电引向地面;第三种则是材料隔离带电导体,避免雷电接触设备,无论哪种工作原理的避雷器其使用效果都极为可观,需要注意对其的运用。最后,运用金属屏蔽手段,即将双绞线用金属屏蔽,分割电磁场。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串音问题,将多个双绞线采用一个金属进行屏蔽,在防雷的同时不会影响设备其他性能情况。
2.4 其他防雷保障方式 一方面,可以运用天线杆进行防雷,具体的操作方法为,连接地面防雷电和天线,连接材料需要选择绝缘材料,连接之后,将金属保护层(电缆线)和金属外皮(铜芯线)也和天线杆进行连接,并处理好等电位连接,降低由于各部分本身情况产生的电位差对设备产生损害,避免在雷电天气的高压现象对设备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供电系统进行防雷。该设备的供电方式一般是三相五线制,建议运用三级防护手段增强对电源的防护,也就是将总电源避雷器安装在市电引入端中,此为第一级防护;将分电源避雷器安装在配电柜中,此为第二级防护;将单机电源避雷器增设在开关电源中,此为第三级防护,通过这种层层防护,将防雷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保证设备安全。考虑到不同地区天气特点的不同,建议雷电天气较多的区域增设浪涌吸收器,加强防护。此外,也就会进行机房防雷,也就是加强对建筑物及其内部电子网络设备的防护,保证设备存放环境的安全,严格检测建筑中防雷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等的质量,保证防雷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雷电属于不可避免的自然天气现象,考虑到雷击对设备所产生的危害,可以综合考虑等位、疏导、消散以及隔离四种防雷方式,结合设备本身的特点,创设有效防雷的内外部环境,保证设备运行安全,从而为国民财产安全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