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敏
(齐齐哈尔市安康医院精神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3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思维、行为和感情等的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1],而在个体之间,会出现差异较大的症状,另外即便是同一患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出现的症状也可能会不同,而其中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学习等的认知缺陷。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率已高达17.5%[2],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社会发展压力增大,我国的精神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类型之一,一旦发病患者会产生幻觉、妄想、兴奋、抑郁等临床精神科症状,甚至可能引发不良事件[3]。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具有现实价值。本次研究通过纳入100例临床样本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对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应用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价值,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齐齐哈尔市安康医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 (46.42±1.23)岁。试验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 (46.74±1.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经齐齐哈尔市安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4]中关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存在一定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③患者近3个月病情无动态变化,患者没有冲动、自杀等倾向;④患者于研究前并未长期服用某种经典抗精神病药物;⑤不存在躯体合并症。排除标准:①患者处于孕期或哺乳期;②患者病情明显加重。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单奥氮平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口服奥氮平片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9,规格:5 mg/片),建议起始剂量为10 mg/ d,1次/d,与进食无关。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状态调整剂量为5 mg/ d。建议经过适当的临床评估后,剂量可增加至10~20 mg/ d,加药间隔不少于24 h。停用奥氮平时应逐渐减少剂量。患者躁狂发作时单独用药起始剂量为l5 mg/ d,合并治疗时10 mg/ d,连续治疗5个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口服氨磺必利片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31,规格:0.2 g/片),推荐剂量为400~800 mg/d,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 200 mg/d。通常情况下,若每天剂量小于或等于400 mg,应一次服完,若每天剂量超过400 mg,应分为两次服用。试验组也连续治疗5个月。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血脂代谢水平、社会功能评分、自我和谐评分、自尊量表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得出结果。①疾病治疗有效率:结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治疗前后评分结果所得的减分率结果确定治疗效果。PANSS减分率小于25%为无效,25%~40%为有效,大于40%为显效,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②血脂代谢水平:即血糖、血脂、体质指数(BMI ),由医护人员做好详细的统计和记录,患者血脂代谢水平越好,恢复的就越好。③社会功能评分、自我和谐评分、自尊量表评分:患者治疗结束后均接受量表调查,其中社会功能评分、自我和谐评分越低越好,自尊量表评分越高越好[6]。④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失眠、嗜睡、静坐不能、体质量增加、便秘、头痛、口干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 20.0软件来计算,计数资料采用[例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对比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的药物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显著控制,治疗有效率均比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对比[例 (%)]
2.2 两组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的药物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对比 ()
表2 两组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对比 ()
组别 血糖 (mmol/L) 血脂 (g/mL)对照组 4.77±1.21 0.81±0.23试验组 5.24±1.13 1.14±0.22 t值 2.007 7.332 P值 0.048 0.000
2.3 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自我和谐评分、自尊量表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自我和谐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的自尊量表评分均明显提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评分对比 (,分)
表3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评分对比 (,分)
社会功能评分 自我和谐评分 自尊量表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1.37±1.15 14.56±1.23 117.19±0.61 98.25±0.54 13.69±1.41 18.24±1.88试验组 21.51±1.17 11.45±1.22 116.83±0.59 87.33±0.55 14.16±1.47 23.56±1.87 t值 17.468 11.354 106.623 89.603 10.517 12.689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失眠、嗜睡、静坐不能、体质量增加、便秘、头痛、口干等不良反应的情况均较少,其中对照组4例(8.00%)、试验组5例(10.00%),且经过临床处理后症状消失,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类疾病,病程较长且极易复发,部分患者常出现精神活动的衰退和社会功能的严重受损。加上住院周期长和周围舆论的偏见,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悲观、抑郁甚至自杀等负面情绪,对其生理康复造成影响[7]。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严重地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制约了患者的社会功能。治疗难度也非常大,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病情控制有积极的意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明显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长期使用药物对于患者的语言能力、描述能力、流畅性、注意力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8]。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不同的药物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显著控制,疾病治疗有效率均比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试验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社会功能评分、自我和谐评分、自尊量表评分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奥氮平应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有较为突出的治疗效果,且相对而言安全性稳定。氨磺必利与奥氮平联合用药方案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优化患者的社会功能,且能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临床适用需要进一步参考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