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诗剧《那里,永恒的中国》上演

2021-07-12 09:02左娟
岭南音乐 2021年3期
关键词:诗剧戴望舒手掌

文|左娟

5月29日晚,广州大剧院歌剧厅上演合唱诗剧《那里,永恒的中国》,献礼建党10 0周年。它创新性地将诗歌、合唱、戏剧巧妙的结合,展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戴望舒。

“我和世界之间是墙,墙和我之间是灯,灯和我之间是书,书和我之间是——隔膜!”男中音歌唱家李遥此次在剧中饰演戴望舒,醺然状的吟诵让故事缓缓展开。在匠心打造的舞台上,通过契合情节、情感推动的舞美设计与“说唱的艺术”,并由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唱指挥教授苏严惠担当指挥,将戴望舒的一生娓娓道来。

合唱诗剧《那里,永恒的中国》(又名《望舒草》)以青年作曲家夏炎彬同名合唱诗话再创作而来,是2020年3月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推荐代表广东省文联获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中国文学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作品。此次演出版本对原项目内容和篇幅进行扩充,以男中音(饰戴望舒)、混声合唱与钢琴作为主要表演编制的形式呈现,由广州大剧院、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出品,苏严惠担任艺术总监、指挥,夏炎彬作曲,李遥饰演戴望舒,邓韵与宋玉龙担任导演、舞美/服装设计,演出时长约75分钟。

该剧题材以爱国诗人戴望舒诗词中12首代表性诗词为蓝本组成,以《我用残损的手掌》最后一句诗“那里,永恒的中国”命名。描述了戴望舒从小我情怀走向家国大爱的一个过程,刻画出诗人从个人生活的不幸到对将会诞生的“永恒的中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憧憬。整部作品共分为三个章节:“旧事”“寻梦”“永恒的中国”。对戴望舒来说,这是一个个惊人的转变,从“旧事”沉溺于个人的低声哀叹,到“寻梦”中对追逐美好事物的人性转换,最后在“永恒的中国”中满怀爱国激情地为祖国、为人民而歌。

从广州大剧院的演出可看出,戴望舒所走过的创作道路是错综曲折的,其思想发展的阶段性来看大致可以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为界。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戴望舒的思想和创作全面更生的转机,亦是后两个章节诗词的划分。他在时代潮流的召唤下,以满腔的爱国激情投入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终于发出了战斗的呼号。他歌唱“新的希望”在“血染的土地,焦裂的土地”上出现,而“新的力量”也将在“坚苦的人民,英勇的人民”中生长,从而坚信“苦难会带来自由解放”(《祝福》)。在长期的痛苦和忧郁中喑哑了的歌喉,第一次放开嗓子歌唱了,1941年香港沦陷,戴望舒因积极从事抗日宣传被日军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民族气节,尽管受尽日寇的凌辱与毒打,但诗人毫不消沉悲观,坚强的民族自信心鼓舞他“耐心地等待”(《狱中题壁》)最后胜利的来临。在恐怖阴暗的牢笼里,诗人的心却充满阳光,他的思绪越过千山万水,飞向受难的祖国大地,飞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的解放区,并为此发出了流自心坎的礼赞“那里,永恒的中国”。“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人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解放区。他向往那里的人民所过的自由民主的生活,相信从那里升起的阳光一定会驱逐笼罩祖国大地的阴暗,带来民族的复兴。

该作品以创新的舞台表现形式,塑造了戴望舒嬗变为具有担当的爱国诗人的心路历程,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的表演情绪深切的感染着在场的观众,曲终,霎时间台下掌声雷动绵延不绝。

【专家评价】

“这在合唱届是一种新的演出,合唱诗剧是广州舞台上的新生力量。朗诵与歌唱结合,音乐好,指挥好,表演好,舞美也特别好!”

“不仅留下了音乐,而且留下了历史。”

“这是一次美丽的相遇。感谢广州大剧院周一星剧场向高校伸出橄榄枝,给了一个这么好的展示舞台。学子们见证了自己辛勤汗水所结成的美丽的花。这是一朵代表他们寻梦的花。诗里面美好的理想之花通过音乐呈现,让它绽放在每个人的心中。”

“演出通过美好的音乐,去给到时下艰难的时刻方向。当广州以一市之力挡住病毒入侵时,我们更紧密地团结,用更纯粹的心灵去接受一切,去战胜一切!”

猜你喜欢
诗剧戴望舒手掌
戴望舒《雨巷》(节选)
诗剧
诗剧
诗剧
诗剧
摊开手掌
萧红墓畔口占
手掌上的童话
在天晴了的时候
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