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上海普陀 200333)
1840年6月,英国殖民主义者为打开中国市场,以林则徐“虎门销烟”影响其在华利益为借口,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开始了近百年的屈辱历程。战争过程中,由于道光帝战和不定,于1840年9月将林则徐革职,派琦善接任两广总督。1841年1月琦善与英方驻华代表义律签订《穿鼻草约》,但英国政府认为英方所获利益较小,将义律撤换改由璞鼎查接任。1841年8月21日英军驻华代表璞鼎查率军北上,于27日攻破厦门。海澄为厦门咽喉门户且靠近漳州,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清初郑成功曾于海澄与清军发生多次激战。而且海澄地理位置特殊,地处九江下游江海之滨,其形如月,“东、南面靠海,西面临湖,只有北面与大陆相连”,易守难攻。因此,厦门陷落之后,海澄岌岌可危。
鸦片战争开始后,闽浙总督邓廷桢竭力整顿军备组织防御,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厦门之战中将英军击退。然而道光帝战和不定,于1840年9月将邓廷桢革职,调云南巡抚颜伯焘任闽浙总督。颜伯焘亦是坚定的主战派,他认识到厦门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到任之后即着手安排厦门的防卫工作。首先,为保证厦门防卫有充足的财政支撑,颜伯焘上书请求朝廷拨付专款二百万两用于海防建设,整顿军队和武器装备。其次,在战术安排方面,他吸取前两次厦门之战中英军从厦门东南之青屿口出入的经验教训,将防卫的重点放在厦门岛南岸。南岸的防线从厦门岛本岛的白石头到虎头山,以及水操台对岸的屿仔尾和与虎头山隔海相望的鼓浪屿。由于白石头至沙坡尾一带多为平地,因此建造石壁以为屏障。南岸防线各处共安设火炮二百七十九门,驻扎水路官兵共计二千七百九十九名。同时他汲取虎门大角和沙角炮台丢失的教训,为防止英军小股兵力从厦门岛东、北、西岸登陆突袭,威胁南岸防线安全,又在厦门岛东、北、西岸英军有可能登陆之处安设百余门火炮,驻扎官兵一千四百一十名。最后,在基本完成厦门岛布防之后,颜伯焘在厦门岛的外围构筑起一道防线即在崌屿、青屿和大、小担岛增建炮台,安设火炮。此外,颜伯焘主张于海上主动出击,而不是于陆上被动防守。他认为“用守而不用攻,则贼逸我劳,贼省我费,大炮止可施诸岸上不能载之水中,小舟止可焚诸内港不能施之大洋”。因此,造战舰五十余艘,招募新兵数千,水勇八千余人,欲主动出击,以攻为守,攻守结合,保障全闽咽喉门户不落入英军之手。
颜伯焘到任之后,对厦门海防的一系列建设使得厦门的整体防卫水平得到较大程度提高,可以说是当时清朝“最强大的海防要塞之一”。但是颜伯焘苦心经营的厦门防线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被英军突破,厦门于1841年8月27日被英军占领,颜伯焘等人亦逃往同安县。
由于海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厦门陷落之后,海澄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英军曾多次派船赴海澄附近侦查,为进攻海澄做准备,所以英军进攻海澄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海澄的防卫力量无论是军队的数量和战斗力还是武器装备的水平均无法与厦门相比,更何况是要阻挡近代化军队的进攻。前两次厦门之战,“海澄的文武官员中即有将家眷偷偷送出城者,百姓亦有逃亡者”。因此,此次厦门陷落,海澄军民在听闻英军欲调厦门兵船进攻海澄的消息后皆惶恐不安。为避免军民恐慌引发不必要的骚乱,负责海澄防卫的福建汀漳龙道张集馨特发告示晓谕军民,称“此为虚声恫吓,万勿轻信。我郡有天生石限为界,逆船何能飞越?且守兵甚多,足以抵御。若先自惶惑,土盗必乘机窃发,为害甚巨”。同时,张集馨还带领文武官员,对守城兵勇进行战前动员,他称:“诸公见贼,切勿惊惧,贼入陆地无能为也,诸公若心定神完,不涉慌张,破贼必矣。”在张集馨的动员下,海澄守军心安神定,士气大振,纷纷投入到守卫海澄的准备中,誓与海澄共存亡。
守卫海澄,首要任务是整修武备。鸦片战争时,清朝已建国近两百年,然而武器装备的水平却仍然停留在两百年前的冷兵器时代,与近代化的英军相比相差甚远。唯一称得上热兵器时代产物的火炮却往往重达几千斤甚至上万斤,炮身笨重,一炮放后,非数十人拉挽不能撤回装药,且射程极低。此前颜伯焘防守厦门时,铸造的火炮即是如此,在英军进攻时,因炮身笨重,火炮不能拉回,导致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因此,在守卫海澄的过程中以张集馨为首的官兵汲取厦门战役失败的教训,充分发挥现有武器装备的最大功效,为火炮制造了炮车。炮车上再加上一层厚板,在板底安放磨脐,前后用沙袋垫稳,一尊火炮由数人即可拉运,而不必再费数十人。同时为了减轻火炮的后坐力,改进了火门,“后座之病”即除。如此一来,在现有条件下,海澄守卫的军备水平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其次,制定可行性的作战方案。一场战役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战术是否得当。古往今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数不胜数。因海澄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难攻,因此以张集馨为首的海澄官兵制定了两套作战方案。第一,如果英军全力进攻海澄,则英军战舰离城较远之时,高扬战旗,吹擂战鼓,以耀军威;英军战舰离城较近之时,偃旗息鼓,“俟逆船炮子落城上”则枪炮兼施,轮流装药,攻击敌军战舰。另外,从北路分派兵勇,前来助战。第二,如果英军分兵两路,一路进攻海澄,一路进攻石码镇,海澄城内的军队则佯装救援,不能“妄出一兵”,以防止敌人杀回马枪。另外派精兵埋伏在从海澄至石码镇的险要隘口,派出小股部队与敌接触,佯装溃败,诱敌深入,一举歼灭。这两套作战方案虽因英军最终未攻打海澄而未付诸实施,但却充分利用了海澄的地理优势,发挥了当时现有武器装备的最大功效,体现了海澄守军团结一心,共抗外敌的决心。
此外,海澄的民众也为抵抗英军入侵作出了一定贡献。据《道咸宦海见闻录》记载,英军进攻海澄的过程中,因为不识海澄“沙线”,遂雇佣当地的渔民为其掌舵。渔民驾船行驶过程中触碰到暗礁,英军令其改变航线后又复触暗礁,英军认为其是故意为之,用刀威胁渔民,但渔民坚持声称暗礁太大,并称海澄城中百姓皆为躲避战乱而逃亡,海澄是一座空城。且反问英军:“城中人民货物,迁徙一空,得亦何益?”最终,英军放弃了进攻海澄的意图。虽然英军放弃进攻海澄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但是海澄当地的渔民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近百年的屈辱历程。无数先辈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断探索,无数先烈为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海澄军民对海澄的守卫规模虽小但意义甚大,它是那个时代仁人志士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的缩影,是军民团结抗击外敌入侵的典范。海澄军民在明知厦门陷落海澄凶多吉少的情况下,毅然选择坚守海澄,誓与海澄共存亡,这体现出海澄军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战斗精神以及反抗侵略的勇气和斗志。
但是我们同样需要看到,海澄军民虽然在张集馨的带领下积极备战,改进火炮技术并制定了较为妥善的战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但这只是在传统防御理念指导下利用传统的防御方式组织的防御,难以与近代化武装的英军抗衡。而且海澄守军对英军缺乏了解,连当时负责海澄防卫的张集馨都认为“贼入内地,无能为也”,换言之他认为英军仅擅长海上作战而不擅于陆上作战,此种观点亦是当时清朝内部对英军普遍看法,这实际上是对近代化战争缺乏了解。因此,无论是作战能力还是作战理念及战术运用,海澄守军与英军相比均差距巨大。从颜伯焘耗时近一年时间构筑的厦门防线不到一天就被英军轻易突破来看,如若英军全力进攻海澄,则与厦门防卫力量相去甚远的海澄难以逃脱被攻占的厄运。
总之,海澄军民组织的防御,虽然不一定能够阻挡英军的进攻,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其代表的价值与意义。虽然英军最终并未进攻海澄,但是海澄军民为抗击外敌入侵所作的努力亦可载入史册。
注释:
①邓廷桢(1776—1846年),江苏南京人,字维周,号刚木老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官至闽浙总督,于任内积极组织防御,取得第一、二次厦门之战的胜利,后因道光帝战和不定,将其革职。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被起用,二十六年(1846年)卒于任上。
②颜伯焘(1792—1855年),广东连平人,字鲁舆,号载帆,别号小岱。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官至闽浙总督,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因厦门战役失败被革职。咸丰四年(1854年)被起用,次年卒于任上。
③张集馨(1800—1878年),江苏仪征人,字椒云,别号时晴斋主人。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官至江西巡抚。同治四年(1865年),因防御太平军北伐“出兵迁延”,被弹劾革职。
④沙线: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