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黑傈僳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2021-07-12 08:16
大众文艺 2021年7期
关键词:傈僳族服饰文化服饰

(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一、黑傈僳服饰文化

傈僳族服饰是傈僳人民情感和智慧的结晶,是傈僳人民的精神“文本”。在文字空白的历史上,依靠口语相传、民俗歌谣、民间神话故事,以及生产劳动、生产工具、服饰文化代代相传得以保存和流传。黑傈僳是由于各地麻布衣服饰色彩不同而区别开来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怒江、云南、高黎贡山一带,历史上被称为“乌蛮”。那里山路崎岖,交通闭塞,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

黑傈僳妇女的服饰材料简洁朴素,形制大方典雅,源其先人在本民族服饰创作成衣之初就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着勤劳与智慧的民族。崇拜大自然的一切馈赠并心怀感恩,用最质朴的双手将古人的美好传统传承下去,寄托自身的美好愿望。将自然界一切美好的万生万物通过色和图案的形式表达在服装中,祈祷风调雨顺、生活安康。

傈僳族传统服饰的材料大部分来自大自然的事物,服饰的制作与加工也一直沿袭着古老的方法,服饰的色泽、肌理与质地始终都保持着本民族传统固有的特点。傈僳族人民把对服饰元素的认识与理解包含在傈僳族传统服饰材料的采集与制作中,因此傈僳族人凭借精美服饰制作过程中对材质的精准而娴熟的把握,使得服装材料本身被赋予了自然形态与主观的完美意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方面表现出鲜明独特的视觉美感,华丽的装饰语言,纷繁复杂的形体结构,斑斓的服装色彩无不体现傈僳族独特的审美文化;另一方面又蕴含着“难以笔罄”的文化内涵,“民族服饰是一副看不尽的画,一本读不完的书,一条不枯的河,一个永恒的诱惑”。这种质朴的风格是傈僳族人民人格、心理的反应,是傈僳族人民独特魅力与审美取向的再现表达。

二、黑傈僳服饰特征

(一)上衣

1.女子服饰

黑傈僳妇女服饰多右衽短上衣,多为短立领或无领,窄袖,没斜襟。纽扣从颈口往右边腋下开,布纽扣,纽扣在颈口、右肩锁骨以下各缝制一枚,腋下至腰间一枚,紧腰宽摆。衣袖从肘关节处缝制宽窄不同的彩色圆形带状镶边,由于是沿衣袖形状缝制成圆形形态。还有的在上衣内套白底黑纹短衣做叠穿内搭,外罩深黑色坎肩。有的袖口以黑布镶边,与白色内搭相配极为美观。

2.男子服饰

尽管傈僳族女子服饰种类较多,呈现不同特点。但男子服装大体相同,形制上比较统一,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支系,在服饰上都有着相通之处。男子服装在款式、形制、装饰上都比女子简单得多。男子服装上衣款式:对襟,主体部分上宽下窄,短袖有领,内外两层,里面为浅蓝色,外面为深蓝色,接近黑色。服装下摆开叉,以近20枚纽扣最具特点;大襟衣,又称“斜襟衣”,用腰带束扎,结构简单,离身性好,便于穿戴;有的还着长衫,上身像衣,下身像裙,长及脚踝,短达膝盖,独具特点的他们在制作服装时喜欢将前摆出减去一截,形成前短后长,前襟短及膝盖以上,便于活动。

(二)下裳

下穿黑长裤或麻布长裙,裙子长及脚踝,有褶皱,裙体上宽下窄,撒开成圆形状,裙体为黑白相间的条纹布料,基本无装饰。喜爱在上衣或长裙上镶锈花边,行走时随风飘逸,楚楚动人。傈僳妇女一般喜爱长裤与长裙同穿戴,基于民族地区的气候环境与审美心理因素而形成的独特穿着方式。一方面为了防冻,保暖而穿上裤子,另一方面为了美丽,在裤子外套裙子。由于妇女多穿长筒百褶裙,一般看不到里面穿着的裤子;腰间系小围裙劳作时方便穿着有时还在小围裙上镶锈纹样,造型独特。服饰材质以麻料为主,除了当地产麻原因外,还因麻的特性,麻的透气性比棉要好、防潮湿等特性,非常适合在高海拔、湿度低的环境中穿戴,穿麻是少数民族自身适应山地环境的结果。

男子着大裆裤,宽脚宽裆式,裤管宽大,裤裆用麻布和棉布拼搭,无门襟,无裤袋,无前后之分,大多以黑色或蓝色制作,由于裤管肥大,看起来像裙子;还着吊筒,即腿套,用白麻布或帆布制成,上面绣有纵横交错的星星和月亮,象征爱情永恒,同时也有护膝防虫的作用。

(三)配饰

头部缠绕式的黑布包头,包头不仅用于保护头部,还有实用功能:用于外出打猎捆绑猎物、用来当作被褥盖身,或是当作吊床休息,大的如斗笠小的如凉帕,缠绕方式有别,可顺缠也可逆缠。头饰又分为便装和盛装两种,便装头饰简洁,盛装头饰布满各种珠饰,已婚妇女用4米长的黑布缠至前额呈人字形叠层式包头,耳戴大铜环,长可垂肩。年轻未婚姑娘披毛巾,喜欢戴帽子或用缀有小白贝蒂红线系辫子扎于巾上;手戴手镯或竹藤,耳戴小珊瑚饰品,背绣花挎包,胸前佩戴玛瑙、海贝或银币做装饰,象征着富贵华丽,其中海贝是傈僳族配饰中不可缺少的一样,海贝是最古老的货币,将贝壳缀于服饰中,不仅起到了装饰美观的作用,在古代还起到保护自身财富的作用,同时也方便灾难和敌人来临时快速迁徙;小腿上佩戴藤篾圈,用来保护膝盖和防止蚊虫叮咬,还起到了美观的作用。黑傈僳服饰又依年龄、地位有别。受气候影响,也有所不同,气候寒冷时,穿离身性低、厚重的服装款式;气温高时,穿离身性高的轻薄服装款式,不同的温差形成傈僳族独特的用料和服装结构。

三、黑傈僳服饰色彩

顾名思义,黑色是黑傈僳的象征色,象征着神秘与独立,以黑色为美,将黑色作为主色调,典雅脱俗、深沉含蓄、厚重憨实等。在古代以捕食狩猎为生的原始生活中,对大自然崇拜景仰的同时,又充满着恐惧、未知的心理,黑色作为保护色阻挡他们受神秘势力的侵袭,同时起到提高警觉的作用。同时大山养育了傈僳人民,黑色与大山融为一体,增加打猎的概率。黑色又是百搭色系,与其他色彩搭配在一起充满和谐美感,赋予服饰情感的表达。

四、黑傈僳服饰纹样

服饰纹样是服饰的形式美的表现,通过服饰图案纹样对自然界万物一草一木的勾勒,来表达傈僳人民对自然生活的崇拜与景仰,同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沿袭传统手工制作来祭奠他们的祖先,感激先人为他们留下最宝贵的财富。

无论是自然界的具象写实,还是赋予情感后的抽象描绘,服饰图案都作为一种特殊的形象美表达傈僳人民对着山水间的热爱,形成天然的创作灵感,造就了傈僳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成为“有韵味的形式美”。

黑傈僳女子裙摆上的图案也有着专属的独特寓意,裙摆横绣水波纹,表示江水源源不断流淌,象征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裙前有一竖十厘米见方、不绣花纹、断开的裙门布,意在表达当初远迁时,与族人一江之隔,无文字沟通,文化落后,用图案用来做纪念历史,表达对同胞们的思念之情。让祖祖辈辈的铭记傈僳人民永远是一家人,永不忘本。

集织、挑花、刺绣等纹样比较丰富繁多,色彩醒目艳丽。其中挎包居多,汉话称为“花口袋”,出工劳动用它装午饭,穿衣用来做装饰,男女恋爱用来做信物,与其他民族结交朋友,用来表达诚意,挎包的制作还是傈僳族少女的必修课。

五、黑傈僳服饰审美

黑傈僳服饰银装素裹,源于双手穿针引线缝制,服饰反映着天道循环、感通天地神灵、蕴含着神秘故事、影响着生命轮回。没有现代机器化的渲染,淳朴自然,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自给自足感,远离城市的喧嚣,怡然自得的生活在这山水间。淳朴风土人情,和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孕育着傈僳族的世代人民,形成傈僳族人民善良敦厚的魅力人格。这是一种大自然浑然天成的审美情趣,更是一种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

黑傈僳人身穿本民族服装,如同一部无字天书,象形史记,随身携带的百科全书。荒古神话、始祖文化、家族始谱,将历史、习俗、文化蕴含、宗教信仰、道德规范,到在衣装上将一针一线勾勒得清清楚楚。配饰随风飘扬,与本民族的演奏乐曲交相辉映,形成了大自然中最动听悦耳的乐章,仿佛天然混成一般。将傈僳族本身积淀的千年来厚重的民族气息赋予到服饰的款式结构、图案色彩当中,栩栩如生,令人神往。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傈僳人民善良、天真、热情的淳朴个性。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发展,傈僳人民不断打破传统接受新事物,同时又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独具一格的火花,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傈僳文化也走出大山,其服饰在保持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被更多的人传播与知晓。傈僳族的服饰也不断创新,创作者的设计灵感与精神自由。款式、色彩、图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无论从缝纫线的搭配还是到图案组合的排列,都独具匠心,不拘泥于一种形式的创作,制作工艺更加精细复杂,被更多外来慕名而来的访问者欣赏和学习,不断将傈僳族服饰文化发扬与传承下去,提高审美修养和艺术美感。同时又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推动傈僳族服饰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凸显傈僳族的民族气概,不仅让更多人民欣赏到傈僳族服饰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傈僳族服饰文化还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弘扬内外,被更多艺术审美个体探索与学习。同时,时代的因素亦会渗入到傈僳族服饰文化内涵中,傈僳服饰将会呈现划时代的新面貌。

猜你喜欢
傈僳族服饰文化服饰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樱花浪漫迎阔时,刀山火海任尔闯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
Wearing History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
傈僳人的阔拾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