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瑛 杨莉君 王鑫强
【摘要】本研究以711名学前教育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在个体中心视角下,基于效能—价值模型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类型进行划分,并分析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结果显示,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低效能—低价值型、低效能—高价值型、高效能—低价值型、高效能—高价值型,其中低效能—低价值型占比最大,低效能—高价值型占比最小;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水平不高;职业认同不同类型群体在学习投入上存在差异,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学习投入总分最高。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学习投入; 个体中心视角;效能—价值模型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1)04-0038-05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深入发展,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能从心底接受教师职业,并能对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做出积极正面的评价,从而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1〕教师职业认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教师职业认同能够帮助教师克服教学困难,积极投入工作,〔3〕降低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4〕提高職业幸福感和工作绩效。〔5〕教师职业认同起源于职前教育阶段,会贯穿于其整个职前教育阶段乃至今后的教学生涯,从而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学前教育师范生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的主力军,其职业认同关乎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相关的,持久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反映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的重要指标,有利于激发学生乐观等积极品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6〕以往研究在探讨职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时,并没有充分考虑职业认同的类别差异,深入研究两者的影响机制。〔7〕个体中心视角的研究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个体中心视角是指从个体出发,描述个体间变量是如何关联的。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能够识别不同变量在不同个体上可能的特征模式,并探讨这些模式对不同个体心理的影响。已有研究从个体中心视角出发,构建了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效能—价值模型。该模型以职业效能感和职业价值感为两维核心指标,以4分(“比较同意”)为两维度指标的切分点,两指标联合,将师范生人群分类。〔8〕采用该模型分析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能够有效揭示不同类型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发展特点,探究不同职业认同类型学生在学习投入上的差异。本研究以学前教育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个体中心视角下职业认同的效能—价值模型,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类型进行划分,分析不同职业认同类型的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情况,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西省南昌市两所高校的学前教育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765份,回收有效问卷711份,回收率为92.94%。其中,男生24名,女生687名;专科生377名,本科生334名。
(二)研究工具
1.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王鑫强等人编制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调查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情况。该量表共 12个题项,包括职业意愿与期望(即师范生在教师职业上的期望和为之准备的意愿)、职业意志(即师范生愿意从事教师职业及在职业上的坚持性)、职业价值(即师范生对教师这个职业和师范生这个身份的价值判断)和职业效能(即师范生在教师职业上的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各3个题项。量表采用五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为1~5分。〔9〕本研究对该量表进行一定的修改,将“教师”改为 “幼儿园教师”,“学生”改为“幼儿”,“师范生”改为“学前教育师范生”,以适用于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的调查。〔10〕修改后的量表结构效度良好,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4,信度良好。
2.学习投入量表
本研究采用方来坛等人修订的《学习投入量表》,调查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情况。该量表共 17 个题项,包括活力(Vigor)、奉献(Dedication)和专注(Absorption)三个维度。〔11〕活力是指学习时精力充沛,即使面临困难也坚持不懈,共6个题项。奉献是指在认知和情感上比一般认同水平更强烈的参与,共5个题项。专注是指完全沉浸于学习,共6个题项。〔12〕量表采用李克特七点计分法,0分表示“从来不这样”,6分表示“总是如此”。得分越高,表示学习投入水平越高。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4,信度良好。
(三)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效能—价值模型
根据王鑫强等人构建的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及其不同职业认同类型的划分标准,〔13〕本研究以职业效能水平和职业价值水平作为学前教育师范生人群分组的两维指标,以4分(“比较同意”)作为两维度指标的切分点,两指标联合,将学前教育师范生人群划分为四组。具体分组情况为,低效能—低价值型(职业效能得分<4分,职业价值得分<4分)、低效能—高价值型(职业效能得分<4分,职业价值得分≥4分)、高效能—低价值型(职业效能得分≥4分,职业价值得分<4分)、高效能—高价值型(职业效能得分≥4分,职业价值得分≥4分)。
本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类型
由图1可知,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的低效能—低价值型占比最大,低效能—高价值型占比最小。
由图2可知,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每种类型群体在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得分上的变化趋势不同。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在职业意愿与期望和职业意志上的得分最高,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在职业意愿与期望和职业意志上的得分最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职业认同类型群体在职业意愿与期望和职业意志上的得分主效应均显著。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职业意愿与期望上,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类型群体,低效能—高价值型群体显著低于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但高效能—低价值型群体与低效能—高价值型群体、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差异不显著。在职业意志上,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类型群体,低效能—高价值型群体显著高于低效能—低价值型及高效能—低价值型群体,但与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差异不大。
(二)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不同类型群体在学习投入上的差异
为考察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不同类型群体学习投入的差异,本研究以不同职业认同类型群体为自变量,以学习投入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职业认同类型群体在学习投入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上主效应显著。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学习投入总分上,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得分最高,低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和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得分较低。在活力和专注维度,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和高效能—低价值型群体得分较高,低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和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得分较低。在奉献维度,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得分最高,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和低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得分较低。
由图3可知,不同职业认同类型群体在学习投入及各维度得分上呈现出不同的趋势。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的学习投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最高,高效能—低价值型群体的学习投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略低于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且明显高于低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及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低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和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的学习投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较低,且两者间差异不大。
三、讨论
(一)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水平不高
本研究调查发现,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的低效能—低价值型占比最大,说明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水平不高。从四种类型群体在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上的得分来看,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在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上的得分最高,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在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上的得分最低。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杨明媚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效能感得分较高,职业价值感与职业意志得分较低。〔14〕另外,调查发现,四种类型群体具有异质性。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往往认为自己胜任不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且消极看待幼儿园教师职业,从而不愿意从事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低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往往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但认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价值,有意愿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但担心自身能力不足以支撑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高效能—低价值型群体往往认为自身能力能够胜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但认为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虽然会考虑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但是缺乏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热爱,容易遇到困难就产生离职倾向。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不仅认为自己有能力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而且认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价值,期待并坚定地选择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可见,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比其他三种类型群体拥有更高的职业意愿与期望和职业意志。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即积极的职业认同能增强个体对教师职业的喜欢和留任教师职业的愿望,并能够克服恶劣的工作条件。〔15〕可见,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效能感和职业价值感两者的培养缺一不可。
(二)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不同类型群体在学习投入上存在差异
本研究调查发现,不同职业认同类型群体在学习投入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上主效应显著,说明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不同类型群体在学习投入上存在差异。总体来看,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不仅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学习投入活力与奉献,而且学习的专注水平也较高。已有研究发现,职业认同是个体对职业的认知和评价,是存在于学习过程之外的变量,当学习者具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定向时,职业认同就可能会对其学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16〕因此,高效能—高价值型的学前教育师范生往往更愿意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为未来职业做准备,更愿意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
调查也发现,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和低效能—高价值型群体的学习投入水平较低。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往往认为自己既无法胜任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也不认可幼儿园教师职业,他们虽然选择学前教育这一专业,但往往没有将其作为未来的职业定向,在专业学习上往往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已有研究发现,职业效能是影响教师职业承诺和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17〕职业效能是教师对自己从事教师职业及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判断,〔18〕对职前教师而言,与其在教师教育阶段的职业准备程度密切相关。〔19〕低效能—高价值型群体虽然有意愿从事幼教行业,但在教学技能上往往不自信,不确定自己能否成为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职业效能水平往往不高。
调查还发现,高效能—低价值型群体的学习投入水平低于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高效能—低价值型群体虽然具有较高的职业效能感,但他们对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并不是很热爱,未来即使从事幼教行业也很有可能离职。教师职业价值是师范生根据自身需要对教师职业价值的综合看法。〔20〕职业价值往往会影响师范生的就业选择、学习和工作态度。职业价值感的增强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的发展,提高其学习投入水平,反之则会降低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四、建议
(一)根据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类型实施针对性指导策略
为有效提高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水平,应当根据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类型实施针对性指导策略。对低效能—低价值型群体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和辅导干预。对高效能—低价值型群体,应当提高他们对自身身份及幼儿园教师职业的认同,加强对他们的职业价值引领。对低效能—高价值型群体,應当着重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优化其知识、技能等认知结构。对高效能—高价值型群体,应当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专业支持,促进其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发展,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做好充分准备,为国家基础教育培养和储备高层次人才。
(二)强化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价值引领
本研究调查发现,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水平不高,普遍对自身胜任幼儿园教师工作有信心,但缺乏对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同,主要体现在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充满期待,但不意愿从事这一职业。因此,应当强化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价值引领。师范院校可以通过讲“道德故事”树“师德典型”等活动,促进学前教育师范生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角色形成正确认知,了解社会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价值立场,激发他们的教育情怀、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政府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的宣传,改善大众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认识,吸引更多的学前教育师范生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
(三)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效能感
本研究调查发现,职业效能感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投入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应当积极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效能感,帮助他们积极参与教育实践等培训项目,并认识到自身能力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差距,完善职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同时,师范院校应当积极推动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的融合,合理安排学前教育师范生到幼儿园学习的时间,丰富他们的专业实践,促进其职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职业效能感,以更好地应对教师职业的挑战,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DOUWE BEIJAARD,NICO VERLOOP, JAN D VERMUNT.Teachers per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An exploratory study from a personal knowledge perspective〔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0,(7):749-764.
〔2〕谭友坤.迷失与重建: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113-115.
〔3〕李岩.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8,(8):11-17.
〔4〕李紫菲,叶宝娟,李东斌,等.特岗教师离职倾向模式的探索: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2):277-280.
〔5〕王钢,范勇,黄旭,等.幼儿教师政府支持、组织支持和胜任力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6):801-809.
〔6〕〔11〕方来坛,时勘,张风华.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6):618-620.
〔7〕刘坚.以个体为中心的分析技术在发展心理学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8〕王鑫强,张大均,曾丽红.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6):662-669.
〔9〕〔13〕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等.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南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52-157.
〔10〕ZHANG L Y,WANG X Q.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tudent 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 scale in pre-service kindergarten teachers〔J〕.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8,(8):252-260.
〔12〕SCHAUFELI W B,SALANOVA M,GONZALEZ-ROMA V,et al.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71-92.
〔14〕杨明媚.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调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7):10-12.
〔15〕张晓辉,赵宏玉.实习教师支持对师范生职业效能、职业认同及职业承诺的作用〔J〕.教师教育研究,2018,(3):46-52.
〔16〕GROSS L A,FITTS S,GOODSONESPY T,et al.Self as teacher:Preliminary rol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otential teaching candidate〔J〕.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10,(2):1-19.
〔17〕JOSEPH D,HEADING M.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Moving from student identity to teacher identity〔J〕.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10,(3):75-87.
〔18〕GROSSMAN P,RONFELDT M.Becoming a professional:Experimenting with possible selves in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J〕.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2008,(3):41-60.
〔19〕宋萑,王恒,张倩.师范生教师教育质量认可度及其对从教意愿的影响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2):48-54.
〔20〕高敬.教育实习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幼有所育”政策背景下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8):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