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子禾与他的结构悖论

2021-07-11 11:10国生
西湖 2021年5期
关键词:夜风悖论舅舅

国生

如果不嫌热闹,子禾的评论,不妨从余华谈起。大作家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初虚构“文城”,以相当直接的方式,将创造隐喻的文学野心写在书籍封面上。封面插画是艺术家张晓刚的作品(《失忆与记忆:男人》):一个男人的眼睛半开半合,泪水悬于眼眶,仿佛静止于幽蓝的冰面下。这些意象如手势般指导着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却只能在相反的意义上,使我想起早期的《活着》。与书名相反,那本经典作品由接续的死亡构成,令“活着”指向立于沉默的死亡(存在与不存在的终点)前的一张张面孔。与《失忆与记忆:男人》不同,那些面孔具体,带有强烈的表情——快活的,疼痛的,腐败的,渴望的。如此古典。如同出于文艺复兴及其以后的画家之手,他们追求透视与人的客观真实。

子禾的小说亦如此。既在小说范畴上——这类小说,人是古典意义上的人,与之相对的,是由萨特、纳博科夫、布朗肖等一系列二十世纪明星构成的阵列;也在小说策略上——以永恒的苦难与人在其自身的有限性中的行动构成明暗对比。当然,小说范畴与小说策略在根本上或许就是一回事——至多是平行世界意义上的不同,或在同一世界内互相决定彼此依存。《绿鱼》中,死亡在小说时空的另一端注视着孙骥鲜活的家庭烦恼(因而小说中死亡的“无理”构成该小说最大的败笔之一);《夜风鼓荡着衣裳》里,与舅舅几乎令人恐怖的对孩子的“处理”所比邻的,是他在天安门前的兴奋热烈。这些无法说明小说的好坏(好坏只有一个标准——小说的好坏本身),却表明了名为子禾的作家建构出的世界的基本地貌——崎岖惊耸,人在崖边攀援。这是深远的,深远是好的。

而为了评论的崎岖,我必须补充——这种好却也无甚难解,我们皆受遍了古典(西方意义上)的文学的教育——但是——但是在寡薄(或尚未被充分发现)的现代,古典无异于一种品质,一种修为。

至于小说本身,在这类文学里,一个基本也是根本的标准是人物的逼真度——人物的行动与心理如丝瓜络般互相勾连缠绕,没有一笔对另一笔的辜负。大处是上述的明暗相接,板块结构;细处是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以及滑动着的作者修辞。《绿鱼》中电视屏幕里变形的黑影、《夜风》里舅舅在华表前的赞叹……这些都是子禾的“做到”,我不必展开,作品就在前页。它们如墙上的钉子,以其充分与扎实返回去服务于小说的策略与它的范畴,以形成作为一个实体物件的小说并传递秘密的信息: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初,对人的朴素的共情依然可能。这无关西北是否贫穷、北漂是否艰难。无关题材。仅仅有关作为作家的子禾的小说写作能力,有关作为真人的子禾的人格与灵魂(如果不嫌这个词语过时或与“人格”同义反复)。有关这两位子禾认为“人”是什么。

然而——值得商榷的又正是这一点。“人”是什么,不仅来自于作家的理解,亦独立于这种单方面的理解,从小说本身的结构中自行衍生。具体到子禾的两篇小说,均是以第一人称叙事,《夜风》中,是“我”与携带着沉重现实的舅舅;《绿鱼》中,是“我”与时空两端的孙骥以及其他。因而在结构意义上,两篇小说都呈现出了人的轴对称:“他”与“我”——“他”的对面站着“我”,反之亦然。于是,“人”是什么,在很大的程度上,“我”由“他”决定,“他”由“我”决定。恰如杨绛译本的《堂吉诃德》前言,“如两面镜子,彼此映出无限深度”。

那么,子禾小说中的“我”是谁?是人物“甘松明”吗?作者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使读者得以拼凑这位松明从西北到北京的大致生活轨迹——《夜风》中有个惊心而深刻的心理细节,远来的“舅舅”赞叹天安门城楼时,“我感到一种隐秘的自豪感正源源不断从心中分泌出来”。这是一种反向的疼,无论对于“舅舅”还是人物“甘松明”。可是,“我”的良心够分量吗?“我”的窘迫也好,真实的人性暗影也好,够分量吗?《绿鱼》中,孙骥死了(尽管这一死亡是可疑的),而我只是看着悬崖边的妻子与儿子,“感到一种惊心的危险”。

“我”不会死。在《绿鱼》中,“我”一丝一毫死的可能也不存在。

就像佛经故事“割肉喂鹰”里那架无理的天平,如果分量不够,倾斜的天平会对佛陀发出刺耳的嘲讽:看,你是假的——那么小说就无论如何也无法洗脱这种嫌疑:“我”是作者的傀儡與代言者,被作者(哪怕是“无意识”的也无法为其脱罪)赋予了文学家般的观察能力——作者还买一送一地给了他确定的观察角度。

这当然是刻薄了。然而多嘴的评论者总有这样的权柄:文学本就严厉。天平不平,则构成结构上的悖论——作者所真心关心的“人”,因其沉重,坐于降低的那端,沦为展示。这一结构上的悖论(它与结构上的暴力多么相似),恰恰是独立于子禾的“子禾的小说”所丝毫不能容忍的、要像剔骨疗毒那样祛除的存在。因为,比起小说写作的好坏,那种悖论更在道德意义——正义的领域里伤害小说。

对于古典意义上的写作来说,这或许是个现代问题。而即使是子禾——那位我结识于首都北京、要经由彼此的印象误解后才得以互相了解、像被某种隐形的力量威逼着在谈话中主动承认自己暴躁的、在我刻薄的小说中被描写为“好心的老班长”的和善的朋友,恐怕也不能否认他所生活的具体年代。在这里,文学与善都变得瘦小。我们只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责任编辑:游离)

猜你喜欢
夜风悖论舅舅
视神经炎的悖论
海岛悖论
夜晚的虫
无题
“帽子悖论”
不用担心
发红包
我总想起过去
磕头
明天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