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红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南京市斯霞奖获得者。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首届德育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教育部班主任国培班授课教师,国家教育行政院远程网络班主任培训讲师。
每天,做完常规的口算练习后,我会让学生先互相批改,然后再交上来给我查看一遍。这天,我翻阅学生的口算本时,发现一个学生的口算本上那一颗表示全对的五角星下有涂改过的痕迹,仔细辨认后,我发现有两道曾经被判错误的题目现在都是正确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學生自己发现错误主动订正的?还是被同桌批改后,自己涂改的呢?
找来两个孩子了解情况,小A明确告知我,小B写错了题目,被自己打了叉,小B把错误答案擦掉,改成了正确的,还把原先的三角形擦掉,换成现在的五角星。我问小B是否属实,他执拗地抿着嘴巴不吭声。我知道小B一向心高气傲,又是班级的值日班长,可能好话听习惯了,一下子有点拉不下脸来,我也就没有强迫他开口。
小学一年级正是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机,在这个关键阶段,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让孩子懂是非,明事理。所以,我决定借此机会锤炼一下学生。我快速地思考着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最终,我决定选择学生的上进心切入,我既要充分肯定小B向上的愿望,又要借此机会对他提出更高要求,让他在各方面都得到进步。
于是,我把小B拉到身边,轻声告诉他,希望自己口算全对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但这个愿望要靠自己的实力去实现,而不是靠涂改答案来获得。我告诉小B,他的这个行为很不可取,身为值日班长,就更不应该了,我希望他暂停一周值日班长的工作,为本次错误行为承担后果。
听到要暂停一周的值日班长工作,小B原本倔强冷静的表情开始松缓,泪珠开始止不住往下掉。我擦干他的眼泪,又安慰了他几句,便离开了。回到办公室后,我赶紧和小B的父母联系,希望小B的父母能够给予此事较为积极的回应,既要肯定小B向上的心,也要提醒他应采用正确的方式达到目标,更要引导小B明白自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我之所以通知家长,是希望这件事情的处理能够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遇到的这些小问题。小B的父亲写了一段长长的回复,回复客观中肯,完全没有回避孩子身上的小问题,其中有一段话令我非常感动:“孩子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他成长的一部分。我们很珍惜孩子的每一个错误,因为每个错误都是孩子、家长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错误,我们能深入了解孩子,并反观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思想。”
针对小B不肯开口认错的表现,小B的父母还特别强调他在家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情况,希望借此机会让他明白如何认识错误、承担错误、改正错误。他们特地让小B用语音向我承认了错误。我见小B的父母能够有如此正确的认知、平和的心态以及自省的能力,内心感到非常欣慰。我坚信,小B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的。但我还是担心小B的父母逼着小B发语音认错的做法会让小B产生消极情绪。?
第二天,我看到小B并没有因为此事而沮丧和失落,提着的心才稍稍放了下去。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当我以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时,我居然在小B的口算本中又发现了一个和昨天一模一样的涂改痕迹,只是今天,小B没有将三角形改成五角星。
一刹那,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心想,怎么会这样?怎么可以这样?我气急败坏地将小B叫到我的面前,强压住心头的怒火,用手指着那道题目,冷冷地问了一句:“这又是怎么回事?”?小B似乎也特别委屈,冲着我大声说:“我这道题本来写的就是对的,是同桌在批改的时候说我的字写得不好看,就给我打叉了,我只好擦掉重新写,他就说我有错,还给我画了三角形……”
什么?因为字不好看就打叉了?居然有这样的事情?这个回答实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真的是这个原因吗?那昨天会不会也是这样呢?我立刻找来同桌小A,小A证实小B说的都是真的。我的心开始往下沉,昨天兴师动众地折腾半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岂不是误会了小B?我还告诉了家长,家长还逼着孩子认了错……我越想心越虚,心跳得越来越快,身上开始冒汗。小B又告诉我,昨天的两道题中,有一题是同桌说他的字不好看打的叉,另一道题确实是他算错了,而他也确实把错题改正后把三角改成了五角星。
听到这个结果,我感觉自己的心可以安稳地待在胸膛里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耐心地提醒小A不要太过苛刻,以后有什么事情,要当场说出实情,这样才能让老师明白真相,不能跟昨天那样啥也不说。两个孩子一脸轻松地走了,我却像经历了一场比赛那样虚脱,心中暗想:幸亏小B昨天确实做错了一道题,否则,我可怎么收场啊!心慌之余,我细细反思:昨天,在小B根本没有开口、事情真相还不明确的情况下,我根据同桌的叙述,形成了自己的主观判断,想想都觉得后怕!?
我想起胡适先生的那句名言:“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虽然胡适先生说的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但我觉得我们在对待学生时,也应该有这样的严谨态度。我昨天就是只有三分证据,却说了四分话,这事对大人来说,也许不足挂齿,可对孩子来说,却是一件大事。所以,教育的“危险性”就在于大人的每一步都可能正面或负面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对待孩子,我们必须万分谨慎。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