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辛酉
去年,我接手了一个班。我对这个班级早有了解,班上有个学习习惯、行为表现都非常糟糕的学生,经常在班上闹得天翻地覆,让前任班主任十分头疼。
果然,我走进教室一眼就发现了他:在教室的角落,一个皮肤黝黑、头发蓬乱的小男孩正在看一本漫画书,因为太投入,没有发现我的到来。
“上课!”我大声喊了一声,就是為了提醒他。
“起立!”班长清脆的声音响起。
小男孩就像没听到似的,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脸上还挂着若有若无的笑容——显然是被漫画书里的情节逗乐了。我走到他跟前咳了一声,他才猛地抬起了头,但依旧没有站起来。我问:“你为什么不站起来?”
“他没穿鞋!”另一个男孩的声音在我的背后响起。
我把目光转向男孩的脚:一双光脚丫子正伸在前排凳子下面。我好不容易才在墙角找到了他的鞋子,那是一双又脏又破的鞋子,而且他的裤子也黑乎乎的,还破了几个洞……
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他的父母有多长时间没有管过他了?他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周五是个雨天,放学后,我悄悄地跟在他的后面,顺着一条小路走了好久才到了他的家。
我推门进去,一股刺鼻的气味迎面扑来。家里只有他,没见他的父母。
通过与他的邻居聊天,我知道了他家的基本情况:他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有一次在工地摔伤了脚,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偶尔打打零工。他的妈妈跟家里说出去打工,结果一去4年都没回来。
自此以后,他的生活没了着落,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慢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对于这样一个历经生活艰辛的孩子,我该怎么帮助他呢?
我想起《身份心理学》这本书,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人们如果穿上相同的衣服,就会做出趋同的行为。我灵机一动,找到几个学习成绩不算好,但很热心的同学,请他们准备一件白衬衣和一件花T恤,尽量与小男孩同款,每周一、二、三穿白衬衣,周四、周五穿花T恤。
周一的早上,当5个穿着一样的男孩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大家都惊呆了,纷纷议论:没想到这5个小伙儿这么帅,我也想加入他们。那天的课堂上,我发现他的头比以前稍稍抬起了一些。
几天后,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他第一次举手回答问题,我明白,他已经慢慢地融入班级了。
自此以后,他渐渐变得大胆起来,有时还主动找我修改作文。平时,在他的日记本或者作文本上,凡是句子比较通顺的地方我都会在旁边加上评语,如:你真棒,你用的词语真生动,你的书写又比上一次好多了。
我让他每天在我上课前到办公室帮我拿教案,这样,他每天都能与我见面,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会跟我说几句话。随着交流慢慢深入,他的心门也渐渐打开了。
被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也是激励人前进的不竭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能融入群体、受到群体中其他个体的接受和尊重也是最高需求。对于这个男孩来说,他以前的身份失败了,谁都不认可,那就换个身份重新开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义务帮他重建身份认同,甚至艺术地用群体身份来掩盖其个人身份的不足。教师一定要明白,一群穿白衬衣和花T恤的孩子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
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处理这样复杂的问题必须找好突破口和切入点,找准了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